言罷便出門了,沒全聽到蘇媽媽說,“三少奶奶,還是别回去了,如今大少奶奶在家裡天天搞事情,老爺太太都時不時出門躲清淨。”更來不及聽蘇媽媽焦急補充,“更何況,外頭黑壓壓的,就要下雨了。。。”
新家到老宅大概四十分鐘車程,婉凝開了不到半小時,還沒進入宅院時,遠遠看到大宅的三層和四層全黑着燈,一反往常燈火通明的情景。
門房見是三少爺的車子,車子剛駛近院門,便開了門,給放行,等婉凝從車子上下來,還恭恭敬敬地叫了聲,“三少奶奶。”
婉凝拿了個小竹箱,裡面裝的是在香港買的西洋參和煲湯用的補品,進了門,管家婆才從餐廳走出來,迎着婉凝道,“三少奶奶回來啦!三少奶奶吃晚飯了嗎?”
婉凝笑迎道,“爸爸媽媽在家嗎?是在吃晚飯嗎?”
管家婆這時略頓頓才道,“老爺去甯波公幹了,太太去了林太太家白相,說是今晚不回來了。大少爺去了杭州。。。”
沒等管家婆子說完,趙靜怡也從餐廳走出來,還未到客廳便聽到她道,“我以為是哪路貴客到了!原來是我人見人愛的三弟妹啊!”
趙靜怡走到婉凝面前,上下打量一番,又坐到絲絨沙發的主座,翹着腿,真絲拖鞋險些從玉足上滑下來,叉着腰輕飄飄道,“聽聞三弟留在廣州有公幹,還想着你也且有些日子回來,家裡房間還沒來得及收拾。”
婉凝溫柔一笑,“不妨事,我是今天剛到,想着二嬸給爸媽哥嫂帶的補品有幾樣時興貨,早點送來煲煲湯也好的。”
趙靜怡道,“這火燒火燎地盡孝心可是大大一記功勞,可惜呀,爸爸媽媽都不在家,你白跑一趟啦。哎,那個小菊呀,讓陳媽媽出來幫三少奶奶拿食材。”
她言罷便有一個小丫鬟去廚房叫廚房管事陳媽媽。
婉凝便隻把食材放到沙發旁的桌子上,對靜怡道,“給父母和兄嫂的補品是分開放的,陳媽媽查了便知,我回來是想取幾樣東西,打擾大嫂用晚飯啦。”
“家裡的東西,你想拿便拿;自己家裡,想走便走嘛。”說着便又起身道,“我原是還在吃晚飯的,也不知道三弟妹今晚要回來,沒備上你的碗筷,你若也要在家裡吃飯,我讓陳媽媽那這些食材再加個湯。”
“不吃了,我拿了東西便回去了。”婉凝客氣對靜怡說完,便往樓上走。
文琮有幾個速寫本落在書房,裡面有些筆記和手稿要給貝麟參考,比較緊急,婉凝想着明日去啟明便能帶過去。卧室裡沒拿的衣服和物件大大小小的也裝了三四個皮箱子,不知不覺時間已過九點,婉凝才一個一個箱子地往樓下搬,到了一樓才聽到轟隆隆的聲音,外頭雷聲大作,春雨傾盆。
陳媽媽見婉凝自己搬着箱子,氣憤地對站在走廊間和在客廳擦桌子的小丫頭道,“你們都眼瞎了呀?讓三少奶奶自己搬東西?”
“三少奶奶獨立能幹,搬幾個箱子怎得了?且,大少奶奶也吩咐了,三少奶奶若想把家裡搬空了,我們可不能做幫兇!”
什麼邏輯?!
陳媽媽受不住,跑到婉凝身邊幫她搬箱子。
婉凝柔聲笑道,“不礙事。我自己來。”
陳媽媽心疼道,“新看着下了這麼的雨,少奶奶在家裡住一晚,明早雨停了再走吧。”
“不了,明早還要去處理公事。”
陳媽媽微微歎了口氣,道,“其實我知道,老爺太太大少爺不願意回來,也是為了清淨清淨。這家裡也不知怎得,人越來越少,事卻越來越多。”
婉凝無奈一笑,又道,“外頭雨大,這箱子裡是三少爺的本子,您幫我找件席子或者找把傘擋一擋罷。”
陳媽媽這才發現一向放在大門口傘桶裡的傘都被拿走了,趕緊急匆匆地往後廚跑,“您等等我,我給您拿一把傘。”
婉凝拿陳媽媽找到的昂貴的塑料席子包裹了裝着文琮手稿的箱子,又把有些漏雨的油紙傘全擋在那個皮箱子之上,安置了這個箱子又折騰了兩趟才全部搬好回到車子中坐定。
她正要發動車子,見車把手上都是頭發上滴下的水漬,才恍然自己淋了好些雨,可她一點都不惱,甚至有些開心:幸而她學會了開車,幸而她用自己的一些積蓄和文琮一起買了套屬于他們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