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許你安瀾 [重生] > 第22章 第 22 章

第22章 第 22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年初三,京中的雪終于停了。晨光熹微時,李靖瀾乘着公主府的馬車碾過未融的積雪,緩緩駛向宮門。

宮牆下的積雪被宮人們掃得幹幹淨淨,朱紅的高牆,在陽光下鮮豔得刺眼。

她此番入宮并未提前知會宮中,李豫在太後處,二人見到她時眼中難掩驚詫。

“雲仙給皇叔請安,給皇祖母請安。”李靖瀾盈盈下拜,粉色宮裝在地闆上綻開。

“快起來。”李豫親自上前扶她,聲音裡盡是關切,“朕不是傳旨讓你好生将養,不必急着入宮?這數九寒天,你這身子骨怎麼經得起折騰?”他轉頭吩咐,“魏千,給公主看座,再添個手爐來。”

李靖瀾唇角淺笑:“皇叔賜的千年人參,皇祖母賞的雪蓮靈芝,把雲仙這身子都補過頭了,現下好着呢。”

“瀾兒,過來讓祖母瞧瞧。”

李靖瀾緩步上前,太後太後顫巍巍伸出手,撫上她的面頰,“是看着比年前精神些了,公主府的太醫該賞。”

李豫忽然道:“你的身子虧空的厲害,可大意不得。陸冕到底年輕,不若朕再派個老太醫去你府上?”這話聽着是關心,卻好像打着他自己的算盤。

李靖瀾心頭一凜,多一位太醫,她眼下沒有那麼多精力去應付。她輕笑道:“皇叔不知,陸太醫那張臉可比太醫院那些老頭子看着舒心多了。”原本是句戲言,卻沒想到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太後面露傷感:“瀾兒長大了,這幾年……早到了該議親的年紀了。可有中意之人?無論是誰,皇祖母替你張羅。”

李靖瀾指尖微微一顫,倒忘了還有這個茬等着她。她根本無心男女之事,況且她眼下的那些籌謀,身邊斷不能再多一個礙事之人。

“皇祖母,”她聲音微啞,“雲仙這副身子……您許是聽太醫說過,這樣的缺陷誰能真心接納我呢?”她長睫垂下,聲音漸低,“雲仙實在不願在此事上多發感傷,等調養好些再言其它吧。眼下,隻能辜負皇叔和祖母的關心了。”

“你這孩子,胡說些什麼!太醫院的太醫們必定能為你調理好,你放寬心。上元佳節,皇上和哀家要去護國寺祈福,哀家在佛祖面前替你好好拜拜,定能達成所願。”

李靖瀾還未回應,李豫倒先急上了:“母後,雲仙這身子實在不宜勞動過度,既已拜了年,便早些出宮回去歇着吧,皇後那也不必去了,朕會同她說。”他意味深長地看了李靖瀾一眼,“你且回去好好養着,至于其它事不必往心裡去,有朕在,無人敢輕視了你。”

李靖瀾心中暗自冷笑,他是多怕太醫将她調理好了,日後留下血脈。

既然李豫已經趕客了,那她也沒必要多留。不必去見皇後倒合了她的心意,看到鄭毓凝那張假面,她便覺得惡心。

剛剛太後提到了上元節祈福之事,上元節,那可是個好日子呢~

回府路上,李靖瀾本想去看看外祖父和外祖母,快到蕭家時又生生折了回去。如今這情境,還是不要去給他們徒添傷感了。元國公府她也未去,便如李豫所願,老老實實在府中将養着吧,誰都不見才能讓他放心。

原本這個年節便這樣平平淡淡的過了,誰知初八一過,隔壁侯府的鼓樂聲便如潮水般湧入公主府的朱牆,攪得李靖瀾心煩意亂。她讓歲喜出去打聽了一番,過些日子便是顧圻安十八歲生辰,鎮遠大将軍顧承峪年前打了一場勝仗,聖上為嘉獎顧家,要為顧圻安大辦。

十八歲啊……正是該建功立業的年紀。若未入京,他本該在邊關縱馬挽弓,如今卻要在這錦繡牢籠裡虛度年華。她擡眼望向窗外,侯府飛檐上的積雪映着日光,刺得她眼睛微微發疼。恍惚間,她忽然憶起了那日梅園中翻飛的紅綢。

“聽說,皇上特準顧小侯爺的姐姐入京陪他過生辰呢!”歲喜聲音壓得極低卻掩不住興奮。

姐姐?李靖瀾想起密室中關于顧家的信息。顧圻安的姐姐顧元纓比他年長四歲,自小跟随顧承峪在軍中曆練。顧圻安入京時,顧承峪為顧元纓求了個校尉一職。雖然官職不大,但卻是天家承認的大宸第一位女将軍。

李靖瀾當時看到這,心中隻有唏噓,顧家滿門忠烈,到頭來竟要用兒子的自由,才能換來女兒一個正經軍職。顧圻安原本也該是馳騁疆場的“顧小将軍”,如今卻隻能做流連花叢的纨绔侯爺。不知這筆賬該算在誰的頭上。

顧元纓既要入京,不知她有沒有機會一睹這位女将軍的風采。

“歲喜,去将陸太醫請來,既是顧小侯爺生辰,本宮豈能沒有表示?”她唇角挂着一抹笑意,不知道顧圻安看到她的禮,會有多“高興”。

正月十一,顧元纓入京這日,整個京城都躁動起來,聖上一早便派了兵部侍郎盧乃非和禮部侍郎季清遠到城門迎候。天剛放亮,街市上便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李靖瀾早早訂下了觀鳳樓最好的雅座,這裡視野極佳,能将城門處的動靜盡收眼底。

觀鳳樓位于京都最繁華的城中心,每年春闱放榜,此處便是京中貴女的“獵場”,多少新科進士在此處被相中,轉眼就成了某家的乘龍快婿。今日倒是清淨,隻有幾位白發老者在窗邊對弈,想來對顧家軍的風采并無興趣。

李靖瀾倚在雕花欄杆旁,聽着樓下街市熱鬧的議論聲,連販夫走卒都知曉顧家軍的威名。她垂眸輕笑,這些百姓倒比朝堂上那些衣冠禽獸更懂忠義二字。

茶已續了三道,城門處仍不見動靜。

但卻在街道上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