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已經知道自己哪裡有問題了,學生還是太年輕了,所思所想太過理所當然,還希望上官博士能給學生一些指點。”
常瑜看着拿着自己試卷蹙眉的上官敏才,趕緊向他說出自己的問題,希望他能夠指點一二。
“你策論中所言的問題,确實是存在的,也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但你不能直接那樣說出來你懂嗎?直言不諱是好事,但也隻限于谏臣。”
上官敏才本身也是年輕官吏,而且比較惜才,但他作為先帝昭容的子侄,一個标準的貴族子弟,更多時候是站在大官僚的立場上看問題,對那些掌權之人心思的揣摩要比常瑜好不少。
“我能看出你為民的心思頗濃,應是聖人所看重的人才,但凡事都不能過激了,不然勢必會得罪一些人。就比如你提的田壟之言,于民有利卻傷了一些人的利益和體面,這不是你現在可以說的。”
看着眼中神采飛揚的常瑜,上官敏才心知對方是有些才能的,隻是年輕氣盛,有些不知深淺。他應該敲打一番,但也不能太過苛責。
“這次的策論我給你判的中上,你自己拿回去好好改改,将那些激進的東西折中一下再拿來給我看看。我也知道你現在的夫子是都夫子,他貫有才名,也是有名的倔脾氣,恐怕他不會說你激進,但你也得做到心中有數才行。”
常瑜心說這個上官敏才也是個人才,對都夫子的猜測都很貼切,都夫子确實從來沒說過自己是個激進之人,隻說她有想法有個性。
“學生知曉了,以後會謹言慎行,不忘博士教導。”說完常瑜又向上官敏才拱手行禮以示感謝。
“你有為民的想法也是件好事,雖然我希望你能慎言,但也切記不可因此失了本心。”
“是,學生謹記了。”
經過一天的修改,常瑜總算把自己的文章改得适合這個時代的腳步,不再那麼激進。将文章再次送到了上官敏才的手裡,也總算得到了對方的肯定。
之後回到家中,常瑜又拿着改後的策論交給都夫子和紀夫人查看,紀夫人隻說确實是有進步了。而都夫子看後久久不言,最後隻是拿着策論長歎一口氣。
“唉,一篇好好的文章,這麼改已失了原本的風骨。罷了罷了,時也勢也。我也心知别人怎麼看我的,我自己倔就罷了,總不能耽誤了你。”
常瑜看着面帶寂寥的都夫子,也在心中忍不住歎氣,這萬惡的封建時代。
“夫子本質高潔,不與污濁為伍罷了,學生欽佩夫子的氣魄。哪怕是改了文筆,學生亦知自己所求為何。”
“也好,我知道你也是堅韌的性子,至于其中尺度,你自己好好斟酌吧。”
雖然都夫子因為常瑜改文章一事心中頗為抑郁,但也知道自己那一套并不适合朝堂,便隻教常瑜如何将文章寫得文筆漂亮,突出文采。
常瑜又在都夫子的指點下将文章潤色了一番,最後總算得到了上官敏才和其他兩位助教的肯定。到此時,常瑜半個學年的學習也算是告一段落,可以安安心心準備回家過年了。
“沒有歪,這裡挂着就很好。對,就是這樣。”一大早,常瑜就聽到院子裡常夫人在那裡指揮着家裡的仆從們裝扮院子。
和常瑜前世的春節很類似,大晏也會熱熱鬧鬧地過春節,管院和學生都有七天的假期。不過因為常年早起的生物鐘,過節大家也沒有睡懶覺,都在認認真真準備着過節的各項事宜。
常夫人領着仆從們将家裡早就打掃的幹幹淨淨,在三十這日則是給家裡挂上各種裝飾,比如換上新的桃符,上邊一面寫着“神荼”、“郁壘”兩位神的名字,一面寫着今年時興的吉祥詩句。
而院子裡也挂上了不少用彩布做的“幡子”,就是一種長條形狀的彩旗,以寓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風調雨順。
看着忙忙碌碌地大家,常瑜也跟着常瑤準備除夕的飯食,這比平時要豐盛不少,有幾種不同的烤肉,屠蘇酒和各種果脯乳酪,還有平時不怎麼吃的叫“膠牙饧”的糖,在常瑜看來有點像現代的麥芽糖。
至于常大人,因為今年升了五品官,要去陪宮裡皇帝過年,并不在家中。據說宮中還會舉行大型的傩戲驅鬼,非常精彩有意思,不過隻有高級别的官員們能夠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