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伸手調整林挽領口的珍珠别針。
溫熱的指尖觸到女孩發燙的耳垂,“記住這種狀态,以後在鏡頭前,這就是你的底氣。”
暮色浸透城市時,黑色商務車駛入集團附近的梧桐街區。
林挽貼着車窗,看老式洋房的紅磚牆在夕陽下泛着暖光,穿西裝的行人夾着公文包從街邊咖啡館走出。
“到了。”蘇硯指着前方白牆黛瓦的小區。
保安亭的攝像頭随着車輛靠近緩緩轉動,“門禁卡、電梯權限都在這張信封裡。”
推開23棟302室的房門,雪松味的香薰撲面而來。
林挽望着淺灰色布藝沙發、原木色的懸浮書架,落地窗将最後一縷夕陽揉成碎金灑在波斯地毯上。
“左邊是你的房間。”蘇硯推開貼着淡藍色牆紙的房門。
床上已經鋪好印有淩想集團logo的真絲床品,“另一個室友陳子禾明天才到,她雖然話多,但人不壞。”
她打開衣櫃,裡面整齊碼放着浴袍、拖鞋和備用毛巾,“有任何需要随時聯系我。”
房門關閉的瞬間,林挽跌坐在柔軟的床墊上,聽着自己劇烈的心跳聲。
床頭櫃上,青瓷花瓶裡插着新鮮的鈴蘭,葉片上還凝着水珠。
她摸出手機,鎖屏上鄭允恩的照片在微光中閃爍,窗外傳來歸鳥的鳴叫。
混着遠處淩想集團大樓亮起的霓虹,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
空調外機的嗡鳴在深夜漸漸沉寂,林挽蜷縮在陌生公寓的床上,盯着天花闆上晃動的樹影。
這是她第一次離開深市,樓下便利店熟悉的招牌換成了陌生的香樟樹。
連窗外車流的聲響都帶着南林特有的濕潤氣息。
輾轉反側到淩晨三點,手機屏幕亮起,是鄭允恩最新采訪的片段。
她攥着手機,在偶像溫柔的聲線裡終于沉沉睡去。
晨光透過紗簾爬上枕邊時,林挽被微信提示音驚醒。
置頂對話框裡,蘇硯的轉賬記錄靜靜躺着——5000元,下方跟着一行字:
"這是你生活費,工資需要兩年後才結,這兩年算我個人投資給你。别跟錢過不去。"
她慌忙點擊退還,紅色感歎号卻瞬間彈出,新消息緊接着跳出來:"再推就餓着肚子去基地,我可不管。"
洗漱台前,冷水潑在臉上的涼意沒能驅散林挽的慌亂。
水珠順着下颌滑落,她盯着鏡中自己發紅的眼眶,支付寶突然震動——又是5000元到賬,備注赫然寫着**"林挽生活費"**。
鏡中倒影與記憶重疊,想起福利院食堂的白菜豆腐,想起便利店夜班啃的冷面包,喉頭不禁發緊。
門鈴響起時,林挽正對着早餐訂單頁面發呆。
外賣員遞來雕花食盒,保溫袋上燙金的"翠雲樓"字樣刺得她呼吸一滞——那是南林最貴的粵菜館。
打開食盒,蝦餃晶瑩剔透泛着水光,紅米腸裹着酥脆油條,連配的例湯都盛在青瓷盅裡。
她握着象牙筷的手微微發抖,咬下第一口蝦餃時,鮮甜的湯汁在舌尖爆開,眼眶突然酸澀難忍。
十點整,防盜門傳來電子鎖解鎖的"嘀"聲。
蘇硯推門而入,黑色西裝褲裹着修長雙腿。
手裡提着Gucci紙袋:"發什麼呆?"她将紙袋丢在沙發上,露出件米白色衛衣。
"換上,基地空調能把人凍成冰雕。"轉身時,林挽沒注意到她西裝内袋露出的劇本一角。
那泛黃的扉頁上,"女主角:林挽"的字樣被紅筆描了無數遍,墨迹層層疊疊,像極了她這些年尋角的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