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可堪回首 > 第10章 子承父志

第10章 子承父志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梁武帝蕭衍見天賜良機,立馬讓貞陽侯蕭淵明領兵十萬北伐,支援侯景。蕭淵明在彭城外的寒山築大壩阻斷泗水,意欲借水勢破城。自時從河南到淮泗全線烽火。

高澄封慕容紹宗為燕郡公,任命為東南道行台,授開府之機,讓他節度三徐二兖州軍事,以大都督高嶽為副手一起解彭城之危。慕容紹宗在寒山大破梁軍。生擒主帥貞陽侯蕭淵明。彭城之圍既解,慕容紹宗馬不停蹄回師河南對陣侯景。

侯景不敵一路向東南移軍,最終在渦陽兩軍相逢。慕容紹宗鳴鼓長驅直入,順風布陣。侯景緊閉營壘,不敢應戰。等風停天黑,命士卒持短刀沖陣,專砍人腳和馬腿,慕容紹宗馬驚墜地,隻得暫退谯城稍作修整,讓手下深溝固樓圍困渦陽,侯景軍中糧草不足,部将司馬世雲納城而降。侯景率部突圍南渡,遭到慕容紹宗的騎兵追擊,部下人心渙散,不願南渡。

侯景隻得欺騙說:“你們的家屬在北高澄已殺之,不得北返。”

慕容紹宗下馬在江邊披發仗劍,指着北鬥誓說:“無此事,爾等北返家屬尚在,免罪。”

衆人聽了紛紛請降,侯景見大勢已去,隻帶着八百親兵,南渡過江投奔梁朝。

侯景敗逃,高澄任尚書辛術率領衆将主持江淮,大軍乘勝追擊勢如破竹一連占領了南梁二十三個州。一年後壽陽太守王顯貴堅持不住獻出城池向高澄投降,羊海也率領部隊投降,東魏終于拿下整片淮陰之地。

侯景反叛時将颍川割讓西魏,現在由王思政占據。高澄改命慕容紹宗為南道行台讓他奪回颍川。王思政建玉壁城,守弘農郡,有他在大軍圍攻一年,也難近一步。高澄下令在洧水修築堰壩,準備水攻。

慕容紹宗乘船巡視工事,偵探敵情。不意東北方狂風大作,少時就吹斷纜繩,并将船吹到了颍川護城河。王思政命守軍用長鈎鈎住船舷要活捉慕容紹宗,慕容紹宗用劍斬斷長鈎。王思政無奈下令亂箭齊發,慕容紹宗看着河水說:“我當有水災。”說罷跳入河中,溺水而死。消息傳來高澄嗟傷良久,追贈慕容紹宗持節,都督七州軍事,尚書令、太尉、青州刺史,谥景惠。

高澄讓皇帝元善見改元太清,同年六月高澄公開為高歡發喪。元善見親自為高歡舉哀,服缌缞,喪禮依照漢代霍光去世時的規格進行,追封高歡為相國、齊王,并備九錫之禮。

七月初三,元善見任命高澄為使持節、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大行台、勃海王。高澄讓高洋留在邺城攝理軍國,自己領軍十一萬親征颍川。

高澄臨行在高歡靈前發誓,“我一定生擒玉壁城始作俑者王思政,讓他跪之階下,俯首稱臣。”

王思政聽聞高澄親征,不以為患,說,“他父在日尚不能破我,他小兒家知兵否。”

高澄帶兵圍城不攻,先截斷西魏糧道,又親自趕到堰下,督勵士卒,并聚水灌城。須臾之間,大水漫灌,城牆傾倒,城中到處都是積水,無立足之地。

王思政眼看城破,便率随從跑到土山,仰天大哭道:“我如今兵力已盡,無計可施,隻有一死以報效朝廷。”然後向西叩拜,欲拔劍自殺。都督駱訓死命攔下。

高澄派通直散騎常侍趙彥深上山送給王思政一把白羽扇,随後趙彥深和王思政一起下山,拜見高澄。

王思政見到高澄後,心說,這不愧是高歡的兒子,好少年,好人物!面上還言辭激昂慷慨,沒有一點屈服的意思。

高澄看王思政敗軍之将盔甲狼狽,況年已花甲,就起身向他施禮,“大将軍安,可惜我父親不在了,不然有你做臣子肯定很高興。”

王思政無言以對,稱臣而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