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紅樓]在紅樓靠打卡救金钗 > 第14章 香譜

第14章 香譜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等等,泰和三十六年?這是前朝的香譜?

宋鶴晴讀書,自然也讀史,讀這個世界的曆史,這個泰和,就是前朝的年号之一,還是前朝沒有滅亡前最鼎盛的時光,如果要宋鶴晴拿自己熟悉的朝代相比,大概是盛唐。

這可是一百多年前的書,在那個書生家裡指不定都傳了幾代人了,怪不得他又窮又困還舍不得賣出去。

書大概是好書,就是裡頭的方子不知道真假,宋鶴晴打算嘗試一下。

隻是這一嘗試,她就搭進去了不少錢,香料這東西,的确是昂貴,原料稀少,賣的就貴,如果是調制好的好香,更貴,一點點就能賣幾十兩銀子。

她做的宣和香,大概是宮廷秘制香的一種,按着譜子買回來東西,一個一個的配好,光是做這一味香,就已經一個多月了。

等宣和香終于做好了之後,宋鶴晴第一個邀請了黛玉過來聞。

她期待的問:“怎麼樣?”

黛玉也沒問過這種香,道:“初聞有種悠悠的琥珀甜香,而後又是沉重的木制香,最後,香意夾雜着些許清涼,是加了薄荷嗎?”

宋鶴晴點點頭:“沒錯。”

“好聞,在我見過的香裡頭都屬上品,這香叫什麼名字?”黛玉問道。

“叫宣和香。”

“是個好名字,姐姐在何處買的?”

“我自己按着方子做的,妹妹想要這裡還有一些,我叫人包好了給妹妹送去。”宋鶴晴道。

得到黛玉的好評,宋鶴晴有信心多了,她決定将這香賣出去。

這樣的好香,不應該隻留在書本中,不知哪一日就被蟲蛀了,消失在時光中,更應該流傳在人們的嗅覺記憶裡。

想到這裡,宋鶴晴又叫雲簪過來道:“去叫你哥哥找一找當初那個賣香譜的書生,看看那十兩銀子夠不夠用,再給他添上一百兩吧。”

既然知道這書的确是前朝的好書,那十兩銀子,有些太少了,算是賤賣,她不能占人家便宜。

說做就做,宋鶴晴将這香譜謄抄了一份,請雲簪的哥哥交給鼓樓南街的八寶齋,按上次書信所說,喬清揚應該是半個月就到京城了。

她打算将這事兒交給喬清揚來做,一是因為雲簪家裡是奴籍,不能經商,她能用的就隻有喬清揚這一個人,二是因為舅舅喬清揚的确是個不錯的人,對她也好。

她聯系到喬家之後,雖然說自己什麼都不缺,但喬清揚剛剛過來,還是給她帶了五百兩銀子,沒有給她說,直接交給了雲簪的哥哥麥盛,随後,每年都送一百兩進來。

喬家是做生意,但五百兩也不是個小數目了,賈母作為賈家地位最高的人,明面上一年的工資收入,就是每月二十兩的月例銀子以及一年得一回的國公夫人恩賞--二十枚的“筆錠如意”金锞子,這些加起來,也就五百兩銀子。

當然,賈母作為國公夫人,收入肯定不止這一項,但五百兩,對于宋鶴晴而言,其實是一筆巨款。

她的首飾雖然多,但并不能都拿出去變賣,賈家家裡頭給三春每人都有的不行,父母長輩賜下來的不行,剩下的就沒多少了。

她作為一個尚未長成,沒有嫁人的千金小姐,其實是幫不了喬清揚什麼的,但他還是願意在年節的時候送過來銀子,美名其曰——壓歲錢,叫她必須收下。

這實在是幫了宋鶴晴很多,至少,她從沒缺過錢花。

如今有了這生意,她也樂于和喬清揚一起做,之後三七分成,她躺在家裡,什麼都不用做,就能得三分利,沒有比這更好的生意了。

喬清揚聞了這宣和香就知道這生意可以做,心中大喜。

以一個生意人的角度,喬清揚認為這香鋪生意分兩種,第一種就是在各地收購香料,靠差價賺錢。

二是有自己的秘制香方,靠賣成品香賺錢,這第二個自然是比第一個要強許多的。

原材料能值幾個錢?大家都能做的生意,不過賺個辛苦錢,但成品香不一樣,僅此一家,想賣多少錢就能賣多少錢。

他如今靠倒賣玉器擺件掙錢,是因家鄉就在玉礦旁邊,又有不少簽了契的匠人,所以才能将生意做到京城。

但說實在的,這其實還是第一種,礦又不是他一個人的,匠人也不是就他家裡有,利潤其實不高。

但香料就不一樣了,實在是大有可為。

喬清揚本來和外甥女保持關系,一是的确心疼妹妹留下來的遺孤。

二是因為他還是想在京城做生意,京城人有錢,賺的也多,那長久來看,在京城有個人脈總好過沒有。

國公府的小姐,就算是庶出也不能嫁的差了,十幾年後,萬一有個事情,也能幫襯一些,不像是從前他妹妹那樣,一遇到事兒,就被人趕出京城的好。

喬清揚決定立刻就去做,趕着今年年底,就把第一個鋪子開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