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她挂了電話,走到我房間門口,敲了敲門框。
我擡頭看着她。她臉上沒什麼表情,語氣又恢複了平時的冷淡,甚至帶着一絲命令的口吻,冷冷地丢下一句:“你班主任王老師剛才打電話來了,說你們這些考上的同學,他請客聚個餐,就在縣城‘好再來’飯店,明天晚上六點。自己去,注意點,别給我們丢臉,别亂說話,吃完早點回來,别在外面瞎晃悠。”
我愣了一下,沒想到竟然是班主任的電話,而且媽媽竟然同意了。
也許是班主任的面子大,也許是她覺得這是“考上”的象征,即使隻是大專,在别人面前也算是一種“正事”,可以拿出去說一說,不像同學之間的玩鬧。
按照通知的時間,第二天下午,我提前出門,坐上了公交車。
餐廳訂在二樓的一個包房。我找到包房号,推開門,裡面已經到了幾個同學,正在聊天。
包房裡很快就熱鬧起來。随着時間的臨近,同學們陸陸續續到了。大家見面都很興奮,互相打招呼,問候近況,聲音此起彼伏,充滿了年輕人的活力。
“哎呀,你來了!”“好久不見啊!”“瘦了好多!”“去哪個學校啊?報的什麼專業?”“以後就是校友啦!” 。
班主任來了,他還是穿着那件熟悉的淺藍色襯衫,他臉上帶着溫和的笑容,進來後,先環視了一圈,然後笑着讓我們自由入座,
老師說:“同學們,今天這頓飯老師請。你們畢業了,都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學校,老師為你們高興。”
他頓了頓,又說:“以後你們就都是大學生了,展翅高飛吧。老師在這裡,祝你們前程似錦,一切順利。以後有什麼困難,随時可以給老師打電話,老師的電話号碼你們都有。”
大家哄笑起來,氣氛輕松了不少。我找了個角落的位置坐下,沒怎麼說話,隻是一直低頭聽大家聊天。服務員開始上菜,一盤盤熱氣騰騰的菜端上來,香味彌漫開來。大家一邊吃一邊聊。他們聊着即将開始的大學生活,聊着要去哪個城市,聊着對未來的憧憬。
“我報了北京的學校,聽說冬天特别冷,我都準備好羽絨服了!”一個坐在我對面的男生大聲說,臉上帶着興奮的紅暈。
“我準備坐飛機去,第一次離家這麼遠,有點緊張,但更多的是興奮!”一個坐在我旁邊的女生接着說,她手裡拿着筷子,比劃着飛機的樣子。
“我早就不想留在這破地方了,終于可以走了,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另一個男生語氣裡帶着迫不及待,夾了一大塊肉放進嘴裡。
“你們選的什麼專業啊?我學計算機,我爸說以後好找工作,工資高。”
“我學金融,感覺很高大上,以後去大城市進銀行!”
“我學師範,以後回來當老師,也挺好的,穩定。”
“聽說大學裡有很多社團,我想去參加攝影社,把祖國大好河山都拍下來!”
“我想去學生會,鍛煉一下自己的組織能力!”
“我要趁着大學多出去旅遊,把這幾年沒玩的時間都補回來!”
他們的聲音此起彼伏,充滿了對未知的好奇和對新生活的渴望。
他們談論着宿舍、社團、兼職、旅遊,談論着那些對我來說遙不可及或者從未想象過的生活。
我聽着,手裡拿着筷子,默默地夾菜吃飯,偶爾擡頭看看他們,又很快低下頭,盯着自己碗裡的菜。
快吃完時,老師拿出一個大袋子,從裡面取出一摞筆記本,說是他準備的“畢業紀念”。
他給每個同學都準備了一個筆記本,不同于其他的日記本,這個筆記本很特别,每一頁都标着日期,但沒有年份,可以在同一天寫下不同年份發生的事情,也就是說,時間随着書本翻頁而流逝,那些走過的時間在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的時候,可以在同一頁被複習和比較。
老師說,這個筆記本可以用四年,希望我們記錄下大學四年的生活,記錄下自己的成長和變化。
他一一念着名字,把禮物發給大家,輪到我時,老師念了我的名字。我站起來,走到他面前。他遞給我那個特别的筆記本。
他看着我,眼神裡帶着一絲鼓勵,但沒有多說什麼,隻是輕輕點了點頭。
我接過禮物,低聲說了聲“謝謝老師”。
晚飯過後,大家散場,互相道别,相約以後常聯系。
包房門口,大家又聚在一起拍了幾張合影,我站在照片的邊緣,努力擠出一個笑容。然後,我一個人慢慢地往車站走,夜色很深,路燈在地上拉出長長的影子,一閃一閃的。街上行人漸漸稀少,隻有偶爾駛過的汽車打破夜的甯靜,車燈在地面上掃過一道光束。
那天回家,夜色很深。我洗漱完,躺在床上,房間裡很安靜,隻有窗外偶爾傳來的蟲鳴聲。
我把老師送的筆記本拿出來,那本特别的、可以用四年的筆記本。深藍色的封皮,硬硬的,拿在手裡很有分量。我翻開第一頁,紙張帶着淡淡的油墨香,摸起來很光滑。我拿起旁邊的筆,在頁面的頂端,那個可以填寫年份和日期的空白處,寫下:
2009年8月15日,星期六,天氣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