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尊此番,已在生死間走了一遭。
衆仙紛紛起身行禮,将那道人迎至上賓之位坐下,口稱“燃燈老師”。
哪吒聽得此言,冷哼一聲,将頭别開。
他幼年慘死,早已與李靖結下梁子,重生之後,更是追得李靖上天無門,入地無路,恨不得将其碎屍萬段,以洩心頭之恨。
燃燈道人将他困在七竅玲珑塔中,足足燒了兩個時辰,仍不能令他屈服。
末了,燃燈道人令他以佛為父,又将李靖收入門下,密授玲珑寶塔供其防身,這才斷了他弑父的念頭。
此事哪吒一直耿耿于懷,故而言談舉止頗有失禮。
楊戬也隻隐約知道他曾闖下大禍,驚動了不少仙長出面懲治,卻不知其中細節,見他神色有異,便在他手心處捏了捏。
哪吒擡頭,正迎上楊戬笃定信任的目光,不覺心頭一暖,反握住他的手。
落座後,姜子牙與赤精子将陣中見聞說了一遍,燃燈道人颔首道:“如此看來,十絕陣乃是地煞之術,卻演天罡之形,内外皆虛,變幻莫測,果然精妙。”環顧衆玉虛小輩,問道:“适才爾等師父已将十陣情形說了一遍,不知諸位小友有何想法?”
天化不假思索道:“他們隻有十個人,守十扇門,我們隻需兵分十路,一齊殺入陣中,還怕破不了……嗷!”不等說完,便被師父清虛道德真君一拂塵打在腦門上,痛得哇哇直叫。
真君怒道:“十陣如同十道關隘,易守難攻,況且這是仙家鬥法,不是戰場殺敵,你有多少條命去填那兇陣?”
燃燈道人笑道:“天化小友果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隻是貧道有一言相贈——有勇無謀事難成。”
天化羞得滿臉通紅,說了聲“師伯教訓得是。”讪讪退至真君身後,再不敢吭聲。
武吉等人吐了吐舌頭,紛紛躲在自家師父背後,生怕被燃燈道人點名。
燃燈道人微笑着看向哪吒,問道:“哪吒小友,你覺得如何?”
哪吒對燃燈心懷芥蒂,自然不願被他看輕,便大大方方出列道:“弟子曾随姜師叔進陣看過,弟子以為,十陣巧在‘虛、幻’二字,若能令它顯形,還怕破不了麼?”
燃燈道人饒有興緻的問道:“如何令十陣顯形?”
“驅散迷障,壓制陣腳。”
“小友以何法驅散迷障,又以何物壓制陣腳?”
“這……”哪吒語塞。他向楊戬投去求助的目光,後者卻輕輕搖頭。看看諸位老師,也是面色凝重,若有所思,而道行天尊的眼中,更有一種莫名的悲傷。
他突然意識到,即使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做起來也是困難重重。
驅散迷障,為的是令陣圖顯形,壓制陣腳,為的是破除陣形變化,但十陣演先天卦數,縱橫勾連,相生相長,變幻無窮,即便知道破解之法,如何制定策略,如何調配人員,如何應對變數,都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的。
他能想到的,老師們又何嘗想不到?下山這些年,他隻顧在戰場恣意殺敵,享受槍尖刺透血肉之軀那一刻的淋漓快感,卻從未想過姜師叔作為運籌者背後的種種付出與艱辛。直至燃燈道人問他關于十陣的看法,他才切切實實體會到,籌謀一件事情,竟是如此艱難。
談話就此陷入僵局。
燃燈道人問道行天尊道:“聽聞道友擅長奇門幻術,不知有何看法?”
道行天尊答道:“我來時曾在十陣上方看過,這陣圖每隔一個時辰便會自行改變,應是為防止敵人勘破陣中奧秘,故意為之。若有人能觸動陣法,或許可以窺探一二。”
薛惡虎從師父懷中掙紮出來,向燃燈道人拜道:“弟子雖比不得衆位師兄,但隻要能救出我大哥,就算粉身碎骨,弟子也在所不辭!”
燃燈道人颔首道:“如此重情重義,委實難得,你且先起來,待時機成熟,自然允你入陣。”
目光依次掃過衆人臉龐,朗聲道:“吾此番前來,一則與子牙代勞,執掌符印;二則衆友有厄,特來解釋,三則了吾心願。子牙公請了,可将符印交與我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