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洪大敗赤精子後又屢次到城樓下挑釁,可惜姜子牙高懸免戰牌,始終不肯應戰,殷洪無法,隻得怏怏回營,與衆将商議對策。
馬元早先被楊戬算計,已有七八日沒有進食,腹中饑餓輾轉難眠,便每晚偷偷跟蹤落單的商兵,趁其不備一把掏出心肺吃了,将屍體随手扔在草叢裡。
如此吃了四五人,唬得商兵戰戰兢兢,就連上茅廁都持刀結伴而行,唯恐遭遇不測。馬元無從下手,隻得跑到樹林裡捉些野味充饑。然而他吃慣人心,總覺得獐鹿之類的沒滋沒味,難以下咽。
這日清晨,馬元又被腹中饑餓吵醒,便溜出商營覓食,忽然瞥見姜子牙孤身一人乘四不像在轅門外張望,登時怒上心頭,大叫:“姜子牙不要走,俺來了!”
姜子牙面上一駭,旋即調頭往小樹林裡跑,馬元豈肯罷休,提劍便追。不知不覺跑出十餘裡地,始終追不上姜子牙,馬元忽然醒悟,尋思道:“他騎着四不像,俺倒傻不拉幾跟着他跑?不追了不追了,先找個人填飽肚子再說。”
正要離開,姜子牙又勒轉坐騎跑到他的面前,沖他喊道:“馬元,敢不敢與我過上三招,看我不生擒了你!”
馬元當即綽開大步,揮劍來取。
姜子牙說要與他過三招,當真就隻過三招。馬元見他拔騎開溜,心下大怒,罵道:“姜子牙,你竟敢以誘敵之計騙俺!今日就算追到玉虛宮,俺也要把你捉住!”
這一追,便從白天追到了傍晚。馬元跑得腿腳酸軟,氣喘如牛,偏偏又沒有吃飯,隻得倚着松下青石,靜坐調息。
就在這時,山上忽然鼓聲大作,火把如龍,姜子牙手持令旗站在正中,兩側将士齊聲呐喊:“馬元已經落入圈套,走不了了!”
馬元跳将起來,一口氣沖上山頂,誰料火光一晃,姜子牙與數千将士立時化作重重樹影,靜靜伫立在黑暗中。
馬元正疑惑間,山坳處又湧現大量士兵,喊打喊殺将他團團圍住。
馬元怒火中燒,張牙舞爪攆下山去,然而不等靠近,那士兵又如大浪淘沙般迅速消散,隻餘滿地荒草在風中嗚咽搖擺。
如此反反複複折騰了一宿,馬元再也招架不住躺倒在地,兩眼翻白口角流涎,就連老鼠跑到嘴邊也懶得去咬了。
躺了片刻,腹中越發饑餓,馬元一咬牙站起,搖搖晃晃往商營方向走,忽然聽到山坳處有人呼救,聲音婉轉凄楚,甚是可憐。跑過去一看,見一女子伏在草窩裡,嬌/喘微微淚光點點,便問:“你是誰?躺在這裡做什麼?”
女子道:“我是山下民婦,因回家探親,途中突發心絞痛,不能動彈,望道長在附近人家讨些熱湯,救我性命。大恩大德,必定報答。”
馬元道:“這荒郊野地哪來的人家?反正你終究一死,俺也正好肚餓,你不如做個人情,化與俺吃了吧。”
也不管那女子願不願意,一劍剖開她的肚皮,伸手去掏心肺,卻隻摸到一腔熱血。
馬元豈肯罷休,蹲在那裡不停的掏,誰料那血越掏越多,很快便在腳下彙聚成一個血潭,将他的手腳牢牢黏住。而那女子,則化作兩個豐神俊朗的男子,正是楊戬與文殊廣法天尊。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馬元手腳被縛不能起身,直把牙咬得咯吱作響:“楊戬!你又夥同别人使詭計害俺!”
楊戬冷笑:“若不是你貪圖口腹之欲,殘害無辜生靈,我又豈能得手?今日我便斬了你,替死去的武榮将軍報仇!”
白光一閃,三尖刀已然握在手中,寒刃如冰,映出馬元驚慌失措的臉。
“道友刀下留人!”
伴随着一聲呼喊,一黃袍道人手拄青竹杖從遠處緩緩走來,須臾間便來到二人面前。那道人頭發卷曲,深目高鼻,正是當初在湯泉邊以須彌幻境攝走哪吒,并留下兩句偈語的外藩道人。
那道人雙手合十,躬身一禮:“貧道乃是西方靈山準提道人,此番前來東土,是為尋找有緣人。馬元根行深重,與我西方有緣,貧道欲将他帶回靈山,以成正果,鑄無量功德,望兩位道友成全。”
文殊廣法天尊亦回禮道:“原來是準提尊者,失敬失敬。貧道常聽燃燈道友提起靈山尊者,一直心生向往,如今得見尊者風采,倍感榮幸。”
燃燈道人與準提道人本是同門,後燃燈道人遊曆東方,途經昆侖山玉虛宮,恰逢元始天尊開壇論道,便留下聽講,這一聽,晃眼就是千年。他感慨玉虛道法博大精深,願舍棄靈山尊者之位,拜入元始天尊門下,與昆侖衆仙以道友相稱,共同修習道術,文殊廣法天尊便是在那時聽說西方佛教的。
與天尊的恭敬截然相反,楊戬惱怒此前準提設須彌幻境困住哪吒,對他無甚好感,便橫刀攔在他與馬元之間,反問道:“弟子愚鈍,有一事不明,請尊者指點:馬元嗜殺成性,殘害生靈,能成什麼正果?能鑄何種功德?”
他自幼跟随玉鼎真人修行,從未聽說過哪個窮兇極惡之徒未經磨砺便可輕易得道的。況且玉鼎真人嫉惡如仇,對上兇靈鬼刹往往一劍斬死,絕不廢話。馬元貪圖血食殺人無數,早已背離正道,倘若玉鼎真人在此,哪有他活命的機會?
馬元亦是大惑不解:“俺隻會吃人,也能修成正果嗎?”
準提道人哈哈大笑:“要的便是你這吃人的本事。”頓了一頓,解釋道:“三界衆生雖有慧根,卻靈智未開,冥頑不化,故而容易被表象聲色迷惑,犯下種種惡行。佛祖欲以佛法點化衆生,令其脫離苦海,然衆生不懂佛法真谛,時常诽佛謗佛,辱佛蔑佛,兼之外道衆多,良莠不齊,更有居心叵測者妄議佛法,曲解佛法,誘使衆生誤入歧途。這些人的心肺早已污濁不堪,難以淨化,倘若聽之任之,必定為禍三界。馬道友若能将其禍心吞噬,豈不功德無量?诋毀三寶者,自當墜無間地獄,供奉三寶者,又何須懼怕馬元?”
馬元面露喜色,頻頻點頭,又聽楊戬冷笑:“聖人傳道,意在令世人通曉道理,明辨是非,即便見解不同,也能兼容并蓄,取長補短,豈有靠蠻橫手段強行壓制的道理?聽尊者的口氣,便是要借馬元排除異己,強迫世人改信西方教了?”
準提道人聞言着實一愣,又将楊戬打量一番,方才認出他是當年輕松劈開須彌幻境之人。見他言語铿锵浩氣凜然,贊歎之餘又以慧眼暗中觀察,發覺他體内蘊含三道截然不同的真氣,彼此交彙融合浩瀚莫測,不覺又是一愣,心道:“這小子倒是通透,難怪我的須彌幻境困不住他。”
失态僅是一瞬,立刻回答:“小道友此言差矣。東方教修的是今生逍遙得道成仙,西方教修的是來世解脫涅槃成佛。然世人多雜念,能參悟大道者少之又少,更别提今生成仙了。既然世人無法參悟大道,我們何不用他們可以理解的方式進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