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剛過,玉虛弟子便被全數召回,其餘衆将也都齊聚銀安殿上,共同商讨東征大計。
對于東征大軍的職務任命,姜子牙心中早有計較,他有意提拔楊戬、土行孫為督糧官,故而議事結束後單獨留下二人,吩咐他們跟随鄭倫将軍熟悉糧草調配,糧道分布,押運行程等相關事宜。
哪吒天化等人照舊跟着南宮适等老将訓練兵馬,演習陣圖。
這日訓練結束,哪吒見天色尚早,便往後方尋找楊戬。途經夥房時,見一群士兵圍坐在幾大籮筐敦餅前“穿針引線”,不禁好奇地問道:“這是在做什麼?”
那群士兵都認得他,一邊在敦餅上鑽孔,一邊笑着回答:“李公子,我們在準備行軍的幹糧。”
哪吒拿起一個掂了掂,但見那敦餅二尺來寬兩寸來厚,形似圓盾十分有趣,便道:“這餅少說也有五六斤重吧,将士們怎好随身攜帶?”
其中一個士兵道:“這個簡單。”拿起用牛筋串好的敦餅往脖子上一套,正好前胸一個後背一個,宛如褡裢一般。
哪吒撫掌大笑:“有趣有趣,倒成了一副铠甲了。”
那士兵又道:“是啊,我們也叫它‘鍋盔’,行軍時一人兩個,既可減輕運糧負擔,又能作為幹糧,遇到敵襲時還可當作護甲,不但能防冷箭,箭枝拔下來後又可射殺敵人,簡直一舉兩得,不,一舉三得!”
哪吒又問:“這麼妙的法子,是誰想的?”
衆人一臉自豪的回答:“姜丞相!”
又是一陣大笑。哪吒辭過衆人,營前營後尋了一圈,不見楊戬,隻得返回相府。才進後院,便聞到一股醇美面香,循着香味來到廚房,果然見楊戬挽着袖子在竈台前忙碌,天化等人則圍成一圈,兩眼放光,直咽口水。
哪吒用胳膊肘撞了天化一下,問道:“這是在幹什麼?”
天化道:“楊大哥說他新學了一道面點,要做給我們嘗嘗。”
不消片刻,敦餅出爐,與軍糧的厚實幹硬不同,楊戬烤的敦餅個頭小巧,面皮微焦,香味四溢,引得人食指大動。
哪吒掰了一點放進嘴裡,但覺那餅外酥裡嫩,入口香甜,細嚼之下勁道十足,回味無窮,不禁大贊:“楊大哥這手藝,不去北門街市支個攤子賣大餅可惜了。名字我都替你想好了,就叫‘二郎敦餅’。”
天化道:“楊大哥尚未娶妻,不用賺錢養家,賣什麼餅啊。”
哪吒道:“那就趕緊娶一個呗,反正道門又不禁嫁娶。”又問楊戬道:“楊大哥,你可有心儀之人,快說出來,好讓姜師叔給你提親。”
楊戬意味深長看他一眼,故作腼腆道:“有。”
哪吒立時來了精神,慫恿大夥一齊起哄:“是誰是誰?快說快說!”
楊戬凝視他的雙眼:“我心儀之人,便是叫我去北門街市支攤買餅的那個人。”
哪吒本是故意調侃楊戬,誰料竟把自己搭了進去,頓時目瞪口呆,半晌才道:“你是故意的!”
楊戬動情道:“我是真心的。”
天化立刻伸手勾住哪吒的肩膀,啧啧笑道:“原來楊大哥心儀之人是你。擇日不如撞日,幹脆直接禀明師叔,把你們的婚事辦了!”
哪吒斜了天化一眼,不緊不慢道:“聽說黃老将軍又替你尋得一戶好人家的小姐,現下正和姜師叔商量你的婚姻大事。”
天化怔了一怔,将信将疑:“此話當真?”
哪吒道:“那是自然。你想想,再過一個半月,我們就要揮師東進了,屆時一去好幾年,豈不耽誤了人家?所以黃老将軍說,要在你離開前把婚事辦了,好叫他老人家放心。”
天化立刻針紮似的跳起,拔腿就跑,邊跑邊叫:“如果祖父過來,你們就說我不在!記住,不許暴露我的行蹤!”
惹得衆人哈哈大笑。
木吒搖頭歎息,笑道:“我家三弟這張嘴啊,利得跟刀子似的,誰惹他紮誰。估計天化要做好幾天噩夢了。”
衆人又是一陣大笑。哪吒卻盯着楊戬,欲言又止。
帝辛三十五年三月初九,南宮适、辛甲奉命往岐山監造拜将台。
三月十三,拜将台成,姜子牙立辛甲為軍政司,懸挂“斬法紀律牌”于相府,衆将熟記軍令,無不恪守自身,每日點卯操練俱不敢輕慢。
三月十四日,三聲炮響過後,姜子牙排儀仗出城,六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排開七十餘裡,刀戟森然,紅旗招展,宛如火龍一般。西岐百姓攜老扶幼前來觀看,無不歡呼喝彩,激動萬分。
轉眼到了三月十五日,金台拜将之期,六十萬大軍靜立岐山腳下,旗海浪湧如怒,寶甲閃耀生輝,等候武王诏命。
過得片刻,武王姬發乘鸾輿來到大軍陣前,下輿恭請姜子牙上拜将台,面南背北而立,俯瞰三軍。
散宜生讀罷祝文,軍政司捧來帥盔袍甲,與姜子牙穿戴整齊,又朗聲道:“取印、劍上台!”
直至拜将禮成,六十萬大軍皆昂首挺胸,神色莊重,毫無半點雜聲。
三日後校場點将,姜子牙令南宮适、武吉、天化、哪吒上台,命他四人為先行将軍,各拈一阄,挂左、右、前、後将印,由軍政官替四人簪花挂紅,分發印信。
随後傳楊戬、土行孫、鄭倫上台,命他三人為督糧官,皆是一樣的儀式。
點将結束,姜子牙傳令散操,吩咐衆将各自回去打點東征行囊。天化拿着正印先鋒的印信得意洋洋從哪吒眼前晃過,氣得哪吒恨恨磨牙。
楊戬見哪吒站在那裡悶悶不樂,便過去詢問。哪吒将阄牌扔給楊戬,咬牙道:“隻拈得後哨。”
恰巧被南宮适與鄭倫路過聽見,南宮适笑道:“先行将軍,後哨的位置好啊,進可破敵深入,退可鎮守中軍,倘若遭遇合圍,又可左右馳援,殺他個措手不及,如此重要的位置,非李将軍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