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深秋,湯陰縣的寒風裹挾着沙塵掠過街巷,枯黃的落葉打着旋兒落在青石闆上。城東李記酒肆前,擠滿了交頭接耳的百姓,人群中央,二十餘名家丁手持棍棒,将一位紅衣少女團團圍住。少女懷中緊緊抱着琵琶,清秀的臉上滿是驚恐,發簪散落,青絲淩亂。為首的正是湯陰縣豪紳之子劉世昌,他歪戴着鑲玉頭巾,腰間的鎏金香囊随着步伐晃蕩,一雙色眯眯的眼睛緊盯着少女:"小娘子,跟着我吃香喝辣不好?偏要在這破酒肆賣唱!"
"放開我!"少女奮力掙紮,卻被家丁死死按住。人群中有人認出,這是新來的歌女莺兒,因不願淪為劉世昌的小妾,竟被當街擄掠。圍觀百姓敢怒不敢言,幾個想要上前勸阻的漢子,被劉家家丁的兇神惡煞模樣吓得縮回了腳。
正在此時,一聲清脆的喝止聲穿透嘈雜:"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強搶民女!"人群自動分開一條道,隻見八歲的嶽飛背着長槍,撥開人群走了出來。他粗布短打的衣襟被風吹得獵獵作響,稚嫩的臉上卻帶着與其年齡不符的凜然正氣。
劉世昌先是一愣,随即捧腹大笑:"我當是誰,原來是嶽家那個窮小子!就憑你,也敢壞本少爺的好事?"他一揮手,兩名家丁立刻揮舞棍棒朝嶽飛撲來。嶽飛側身閃過,長槍橫掃,槍杆精準擊中兩人膝蓋。家丁慘叫着跪倒在地,手中棍棒也甩飛出去。
"好!"人群中爆發出一陣喝彩。劉世昌臉色驟變,惱羞成怒地喊道:"給我一起上!打斷這小子的腿!"其餘家丁蜂擁而上,卻見嶽飛身形靈活,如遊魚般在棍棒間穿梭。他牢記師父周侗所授的"梨花槍法",槍尖專挑對手關節、穴位,轉眼間又有三人倒地哀嚎。
混亂中,莺兒趁機掙脫束縛,躲到嶽飛身後。劉世昌見勢不妙,惡狠狠地威脅道:"嶽飛,你等着!我爹可是縣裡的主簿,你敢動我一根汗毛,讓你全家吃不了兜着走!"說罷,帶着殘兵敗将灰溜溜地逃走了。
"多謝小英雄救命之恩!"莺兒跪在地上,淚水漣漣。嶽飛連忙将她扶起:"姐姐快起,路見不平自當相助。隻是那劉世昌不會善罷甘休,你快些離開湯陰吧。"圍觀百姓紛紛圍上來,不住誇贊。有人遞上熱湯,有人送來幹糧,小小的巷口充滿暖意。
然而,嶽飛預料的報複來得比想象中更快。當晚,劉世昌帶着五十餘家丁,舉着火把将嶽家草廬團團圍住。火光沖天,照得夜空一片通紅。劉世昌站在高頭大馬上,惡狠狠地喊道:"嶽飛!今日不交出那賤婢,我燒了你這狗窩!"
屋内,嶽和握着那把祖傳青銅短劍,面色凝重。這些日子他身體每況愈下,咳嗽時常常咯血,但此刻卻挺直了脊梁:"鵬舉,你帶母親和莺兒從後門走,我來攔住他們。"
"爹!我不走!"嶽飛握緊長槍,"他們人多,您不是對手!"
姚氏含淚将兒子摟入懷中:"聽你爹的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村頭突然響起此起彼伏的鑼聲。"不好!金兵來了!"不知誰大喊一聲。劉世昌和家丁們頓時慌了神,面面相觑。嶽飛靈機一動,突然放聲高呼:"鄉親們,守住城門!莫讓金兵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