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汴梁西門,金兵如潮水般湧來。嶽飛手持長槍,帶領三百臨時拼湊的宋軍将士,在護城河前列陣。“将士們!”他的聲音穿透硝煙,“身後是萬千百姓,腳下是祖宗山河,今日唯有死戰!”話音未落,金兵的箭矢已破空而至,嶽飛揮動長槍,将飛箭紛紛格擋。
混戰中,嶽飛發現金兵主帥正指揮攻城塔推進。他心一橫,翻身躍上戰馬,單槍匹馬沖向敵陣。“殺!”長槍如龍,連挑三名金兵,直逼主帥。那金兵将領見是個年輕小将,冷笑揮刀劈來,卻被嶽飛側身躲過,槍尖挑斷其披風系帶。将領大驚,正要反擊,嶽飛突然棄槍,抽出腰間青銅短劍,寒光一閃,已抵住對方咽喉。
“放箭!殺了他!”金兵陣中傳來怒吼。千鈞一發之際,周侗帶領一隊宋軍從側翼殺出,箭雨呼嘯,暫時逼退敵軍。嶽飛趁機押着俘虜退回陣中,卻在轉身時瞥見城頭的黃旗——那是宋徽宗的禦駕!原來皇帝竟親臨城頭觀戰。
當晚,皇宮偏殿内,檀香與血腥氣交織。嶽飛跪在青磚上,望着階上神色複雜的趙構。“你可知,因你斬殺金國使者,朝廷求和之路已斷?”趙構的聲音低沉。嶽飛擡頭,目光堅定:“兵不畏死,奈何以戰止戰!若一味求和,大宋江山遲早盡喪敵手!”殿外風雪呼嘯,這句話卻如金石般擲地有聲。
趙構沉默良久,忽然解下腰間玉佩:“本王封你為禁軍校尉,明日随我巡視防線。”嶽飛叩首謝恩,起身時餘光瞥見角落的身影——那是金國使者,正用陰鸷的眼神盯着自己。他心中警鈴大作,卻不知更大的危機正在逼近。
三日後,朝廷突然宣布與金國議和,并準備将“擅殺使者”的嶽飛等人交出。周侗連夜帶着弟子喬裝出城,汴梁城的燈火在身後漸次熄滅。嶽飛回望這座滿目瘡痍的都城,背後“盡忠報國”的刺青隐隐作痛。他握緊青銅短劍,低聲道:“師父,此仇不報,誓不為人!”風雪中,師徒二人的身影漸漸融入夜色,而一個少年将軍的傳奇,才剛剛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