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精忠嶽飛傳 > 第26章 奉旨出征抗金兵 壯志滿懷赴沙場

第26章 奉旨出征抗金兵 壯志滿懷赴沙場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宣和七年冬,汴梁城破的哀鳴猶在耳畔,靖康之恥的血痕尚未結痂。紹興十年深秋,臨安皇宮垂拱殿内,龍涎香混着未幹的墨汁在燭火間翻湧。宋高宗趙構的指尖深深掐進禦案邊緣的螭紋,案頭堆積的戰報被北風掀起邊角,露出金兵鐵蹄踏破唐州、信陽的猩紅字迹。

"傳嶽飛!"青銅燭台上的火苗猛地竄高,将帝王驟然繃緊的下颌映得青白。随着太監尖銳的傳喚聲在九重天井回蕩,一場牽動宋金命脈的博弈,正以聖旨為引信悄然點燃。

校場青石浸透寒雨,十二面"嶽"字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嶽飛身披玄鐵魚鱗甲,腰間懸挂的湛盧劍與父親遺留的青銅短劍相互碰撞,發出清越鳴響。他望着眼前三萬黑甲将士,雨水順着護額蜿蜒而下,卻掩不住眼底跳動的星火。這些曾與他在郾城血拼、朱仙鎮破敵的兒郎們,此刻正以槍為筆,在泥濘中勾勒出大宋最後的脊梁。

"弟兄們!"聲浪沖破雨幕,驚起校場梧桐樹上的寒鴉,"金人踏我河山,擄我子民,靖康二帝至今困于黃龍府!"嶽飛猛然抽出湛盧劍,劍鋒劃破雨簾,"聖上有旨,命我等北上收複中原!此去不斬金兀術,不滅胡虜,嶽某誓不還朝!"

将士們的怒吼震得校場地面發顫,長槍如林刺破雨幕。人群中,嶽雲縱馬而出,十六歲的少年身披亮銀鎖子甲,背後"盡忠報國"的刺青在暴雨中若隐若現。"父親!"他單膝跪地,虎目圓睜,"嶽雲願率背嵬軍為先鋒,踏破賀蘭山缺!"

嶽飛伸手扶起兒子,掌心的老繭與少年握槍的虎口緊緊相貼。這一刻,他仿佛看見二十年前湯陰雪夜的紅光,看見母親顫抖着将銀針刺入自己脊背時滴落的淚水。而在臨安城陰暗的角落裡,秦桧書房的暗格悄然開啟,密探送來的軍報上,"嶽家軍士氣如虹"幾字被朱砂重重圈起。

"相爺,這嶽飛若再立新功......"萬俟卨的話音未落,秦桧已将茶盞重重磕在檀木案上。茶湯潑在金國密使送來的議和書上,暈開"願以黃河為界"的墨迹。"派人盯着糧草調配。"他撫摸着案頭"和為貴"的玉鎮紙,眼中閃過毒蛇吐信般的陰鸷,"再讓張俊在軍中散布些'功高震主'的傳言。"

出征那日,臨安百姓擠滿朱雀大街。茶館老闆将滾燙的姜湯灌進粗陶碗,繡娘連夜趕制的虎頭護腕堆滿馬車,白發老翁顫抖着将祖傳的護身符塞進士兵行囊。"嶽将軍保重啊!"此起彼伏的呼聲中,嶽飛突然勒住戰馬。他回望城樓,卻見飛檐下有黑影閃過——那是秦桧安插的監軍,腰間佩着刻有"秦"字暗紋的令牌。

朱仙鎮的血戰在半月後打響。金兀術的拐子馬裹着鐵甲如黑色洪流,鐵浮屠的馬蹄聲震得大地發顫。嶽飛立于城樓,望着下方五百背嵬軍手持麻紮刀沖入敵陣。刀鋒割裂馬腿的脆響、金兵的慘叫、宋軍的怒吼,混着鮮血将賈魯河染成赤練。當嶽雲一槍挑落金國千戶的頭盔,夕陽正将少年染血的臉龐照得通紅,恍若湯陰雪夜那道刺破蒼穹的紅光。

"報!金軍主力退至黃河渡口!"傳令兵渾身浴血,戰馬腹側插着三支雕翎箭,"金兀術揚言三日内卷土重來!"嶽飛撫摸着劍柄上斑駁的血痕,忽聞遠處傳來婦孺的哭聲。那些從地窖爬出的百姓,望着滿目瘡痍的家園泣不成聲,讓他想起臨安百姓送行時的淚眼,想起母親臨終前"精忠報國"的叮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