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箭!"随着嶽飛一聲令下,中排的弓弩手如波浪般起伏。第一輪箭雨尚未落地,第二輪箭矢已經破空而出,密密麻麻的箭支如同飛蝗,撲向沖鋒的金兵。金兵的戰馬紛紛悲鳴着倒下,嘶鳴聲與慘叫聲交織在一起,卻無法阻止後續騎兵的沖擊。
就在金兵即将沖破箭雨的刹那,後排的長槍兵突然從盾牌間隙刺出。寒光閃爍處,血花飛濺,金兵連人帶馬栽倒在地。嶽雲率領的背嵬軍如兩把鋒利的匕首,從兩翼殺出。他們的長槍頂端綁着浸油的麻布,遇風即燃,在黑暗中劃出兩條赤紅色的軌迹,宛如兩條噴火的巨龍。
"殺!"嶽雲的怒吼穿透硝煙,雙錘舞得虎虎生風。金兵的彎刀碰上雙錘,頓時斷成兩截,頭顱如西瓜般飛起。他的戰甲早已被鮮血浸透,卻越戰越勇,所到之處,金兵望風披靡。
金兀術在後方急得暴跳如雷,不斷揮舞着令旗:"變陣!變陣!給我沖!"然而嶽家軍的疊陣運轉如精密的機器,盾牌、弓弩、長槍交替配合,任金兵如何沖擊,始終穩如泰山。更讓金兵膽寒的是,城頭那如長龍般的"嶽"字燈籠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無數雙眼睛在注視着他們的每一個動作,威懾力十足。
戰至正午,金兵已是強弩之末,士氣低落,陣型開始出現混亂。嶽飛見狀,猛地摘下頭盔,高高舉起手中長槍,高聲喊道:"弟兄們,總攻的時候到了!殺退金兵,收複中原!"随着三通激昂的鼓響,嶽家軍如洶湧的潮水般湧出,喊殺聲震天動地。金兵軍心大亂,再也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開始四散奔逃。
金兀術望着兵敗如山倒的慘狀,面如死灰,仰天長歎:"自海上起兵以來,我軍戰無不勝,今日竟敗得如此徹底!嶽飛啊嶽飛,我終究還是小看了你!"他無奈地揮揮手,帶着殘部灰溜溜地逃竄。
捷報傳回臨安,整個城市都沸騰了。百姓們舉着"嶽"字燈籠湧上街頭,載歌載舞,歡呼聲直沖雲霄。然而在皇宮内,趙構看着戰報,臉色卻陰晴不定。秦桧趁機在一旁進讒言:"陛下,嶽飛連戰連捷,如今軍中威望日盛,恐有不臣之心......"趙構握緊了龍椅的扶手,眼神漸漸變得冰冷而猜忌。
朱仙鎮的夜色中,嶽飛站在城頭上,望着那依舊搖曳的燈籠長龍,耳畔仿佛又響起母親在他背上刺字時的話語:"精忠報國"。李娃的家書還揣在懷中,信中寫道:"幼子每日臨窗眺望,盼父早歸。"他輕撫着铠甲上的裂痕,感受着上面未幹的血迹,心中五味雜陳。前方是收複中原的希望,是無數百姓的期盼;後方卻是暗流湧動的朝堂,是奸臣的陰謀詭計。但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隻要還有一盞"嶽"字燈籠在風中亮起,隻要還有百姓的信任與支持,他就絕不會停下抗金的腳步,誓要将金兵趕出大宋國土,還天下一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