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皇上親征的隊伍在皇上的堅持下,日夜兼程的來到了北疆。北疆軍副帥威武将軍馮奕率前鋒前來接駕。皇上見面邊說,“來了軍營裡,便行軍法,朕此次為北疆軍總帥,爾等還是堅持原職,軍情直接彙報,不需要皇宮裡的繁文缛節。”
一衆将士們本以為皇上來了,除卻抗敵外還需要照顧皇上。此時看見皇上行事風格,便知道皇上也是沙場老将,衆人便迅速的投入到備戰狀态。
北疆軍大帥李簡對皇上說道,“皇上此次親征,全軍士氣大漲,必定能一舉收複北疆。眼下,我們的軍隊在烏赤部的北部,西北方向就是三駒部,他們還有剩餘三千的窮寇。”
“三千?準确嗎?是騎兵嗎?”皇上打斷他問道。
“是,多為騎兵。”
“三千的騎兵是一直不弱的軍隊,要是指揮得當,有很強的殺傷力。現在他們在哪裡活動?”
“上次的斥候(類似于軍隊裡的間諜和密探)來報,他們在烏赤部的周邊進行劫掠。我們将牧民們都遷往冒疊部,眼下他們沒有生存的可能,臣估計他們要铤而走險,從這裡到冒疊。”說罷,便在行軍圖上指給皇上看。
“這裡,确實是一個絕妙的通道,兩邊開闊,且一邊是河,沒有埋伏的地方。要是直面沖突,我們很難攔住三千騎兵的沖擊,就算是要攔住,也得損失慘重。”皇上看着行軍圖說道,“諸位有何建議。”
李簡抱拳說道,“皇上,依臣看來,少量的騎兵行蹤不定,眼下我們可造一個地勢,形成包圍,一舉殲滅。”
“你說。”
“這條路有一出小山,騎兵趁勢可沖過去,可如果我們在這裡埋伏,把騎兵隊隔成兩截,分來包抄,那就勝券在握。”
“小山地勢低,我們不确定他們的行蹤,貿然的在這裡埋伏很容易被發現。”皇上正色說道。
“那眼下我們也沒有别的辦法,就隻能等時機了。”
皇上沉吟了一會兒,轉頭對馮奕說,“馮将軍,有何想法?”
馮奕上前說道,“臣從烏赤和冒疊部的百姓知曉,半個月後為他們的虎戈節,是為了慶祝豐收,跟我朝的春節意義差不多。臣以為在這天前,三駒部肯定會有所行動。臣建議先大量的派出斥候獲取他們的消息。同時我們的主力部隊直接進軍三駒部,他們的無處可去,又在節前,人心渙散,獲取消息後便可再做謀略。”
“不可!”李簡聽了馮奕的建議後斷然的拒絕,“眼下皇上在我軍内,消息一定會傳到各部。三駒部是為窮寇,可窮寇有餘勇,他們是置之死地而後生,我們不可冒進。一定要保護皇上的安危,想一個萬全之策。”
皇上聽了舉手制止了李簡,“朕來就是來收複北疆的,要是來了還要你們保護,朕待在京城就好了。馮将軍的提議很好,我們可以從長計議,今夜先回去吧,明日各自都想個法子再議。”
衆人聽言便都往帳外走去,在馮奕要走出大帳之後,皇上叫住了他,“馮将軍留步。”
剛走出帳外的李簡一抹不動聲色的殺伐之氣在臉上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