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便到了寶枝出嫁的日子,在前一天晚上,李綿思和馮如請她吃了嫁飯。這是涼州的習俗,娘家要給出嫁的女兒準備一桌豐盛的菜肴,在飯桌上叮咛一些去婆家需要注意的事項。分别在即,這頓飯吃的未免傷感,多虧了馮如在一旁勸慰,兩人才沒有哭出來。
今兒一早,李綿思便安排了嬷嬷在寶枝的房裡為她洗漱換嫁衣,等到梳頭的時候,李綿思才到她的房裡。
“讓我看看。”李綿思進門便從鏡子裡看着寶枝,接着說道:“真美。”
“小姐。”寶枝握住了李綿思的手,似要安慰她。
“還記得你剛進府的時候不過六七歲,咱們一同長大,你早早的沒了父母,今天我來替你梳頭吧。”
“好。”寶枝哽咽的說道。
李綿思仔細的為寶枝梳頭,還記得小時候娘說過要一梳到底,這樣新娘子一輩子才會順順利利,與新郎白頭偕老。
“時辰到了之後,就得出這裡出發了。昨晚劉太醫怕是激動的沒睡着呢,今兒一早還差人來告知大小事項,真真兒是個心細的人。”
“想他也是緊張的。”
梳過頭後,嬷嬷便按照新娘的頭髻為寶枝梳妝戴好。
馮如這時候也趕了過來,寶枝過意不去,便說道:“勞煩如嫔娘娘這幾天為寶枝操持,寶枝銘謝于心。”
“這是說的哪裡話,你雖是綿思姐姐家的人,但與我也是一同長大的情分,能沾沾你的喜氣我更高興。”
“寶枝能得兩位娘娘的照拂,已是一生中最大的福氣。”
“傻丫頭,更大的福氣在後頭呢。”
馮如陪着寶枝說話,李綿思心下很是傷感,也不敢多留,生怕自己控制不住,流下淚來,便借口看嫁妝有沒有準備好,從房内出來。
嫁妝放在箱子裡,一排整整齊齊,大紅喜字放在花轎裡,等出了宮門再一一貼上,一切井然有序。
“娘娘,時辰到了。”身邊的執事太監說道。
終究是要來的。
李綿思隻得再進房門,深吸口氣,滿臉喜色的說道:“吉時到了。”
說罷,便拿起紅蓋頭緩緩為寶枝蓋上。小心的牽着寶枝出了房門,再是出了宮門。
想着進宮以來,一直是寶枝這麼牽着她,陪着她一路走來,今天要放開她的手了,要讓她走了。
“好好的,咱們都好好的。”李綿思小聲說道。
寶枝蓋了蓋頭便不能再說話,隻是用力了握住了李綿思的手。
身邊的宮人扶她進了轎子,随着轎夫的一聲“起”,吱吱呀呀的一行人便往宮外走去。
李綿思隻感覺他們的影子越來越模糊,心底像被人挖空了一塊。而在那頭的轎子裡,寶枝早已泣不成聲。
馮如陪着李綿思進殿入座。
“姐姐一定很舍不得。”
“是啊,可再舍不得也得讓她嫁人啊,總不能像我們這樣一輩子待在宮裡,不得出去吧。”
“嗯,我現在擔心寶枝這麼一走,姐姐宮裡可還顧及的過來?”
“現在由舒蘭跟着,宮裡的其他事物交由執事太監馬公公,以前都是他,隻是現在事情要多些。不夠的話,叫他再加派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