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因時機不成熟,不知道怎麼開口,以及彼此沒給對方想要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不過貿然去交談和探查不一定是好事,最好是等彼此順其自然地說出來。
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季時岸等得起,不管曲明因等不等得起,也得跟着一起等,越着急越沒用。
曲明因告别Lauren醫生後,又飛去蘇厘城看望住院的外婆。
季時岸猜測他是因此心煩意亂,不願理任何人。
這時的他們剛剛認識2年,正式确立戀愛關系才1年多。也許旁人這時候會把難事說給戀人聽,但季時岸明白,曲明因真不一定願意,換作他自己也可能是提幾句就不聊了。
一是因為涉及他有意隐瞞的家裡事。二是因為他不是事事依賴季時岸的性格,有事都是先自己解決,解決不了再說。三是認為季時岸未必幫得了他,不想給他增加困擾吧。
季時岸說服了自己,沒再打電話給他增加沒必要的困擾,想着等他想明白了就會主動聯系自己。
沒想到等了半個多月,還是他主動打電話過去,他接了。
季時岸:“你終于接電話了。”
曲明因用他的口頭禅反問他:“這很重要麼?”
季時岸習慣性地反問:“你覺得呢?”
曲明因:“我覺得不重要。”
季時岸聽出來不對勁,便問:“你在哪兒?”
曲明因:“你沒必要知道。”
季時岸陷入沉默,隔了幾秒直接告訴他:“我知道你去看住院的外婆了。”
曲明因的呼吸變了變,追問一句:“誰告訴你的?”
季時岸坦白回答:“我讓人查了你的去向。我有醫生朋友,如果需要……”
“不需要!”曲明因激動地打斷和反駁他。
“哦。”季時岸聽出來他不想跟他聊外婆的事兒,直接轉移話題,“你要在那裡待多久?”
曲明因放低音量:“我不知道……”
季時岸追問:“我可以去看你嗎?”
曲明因又提高音量,毫不猶豫地回答:“不可以!”
季時岸又一次陷入沉默,眉頭微微皺起。
不想跟他聊家裡的事,不想讓家人看到他,意味着什麼呢?
哦,跟他才确立1年多的戀愛關系,沒到見家長的地步?可他都帶他去見過涼姨了,那是他半個媽媽一樣的存在啊。
或者說,就是跟他談個輕松愉快的戀愛而已,又不是未來可以談婚論嫁的關系,能走到在國外登記一下的地步就不錯了?這點好像更符合曲明因的個性與心思,以及他們的感情現狀。
有一說一,季時岸也不關心曲明因家裡什麼情況。隻知道他把父親送進監獄,聯合外人吞下他的資産,因此脫離家庭,很少和家人聯系……是很棒的事。
兩個無家之人輕松談戀愛,組成隻有彼此的小家挺好的,省得處理彼此之外的家庭矛盾。
季時岸早就對“美好家庭”怯魅。美好家庭出來的正常人對他缺乏吸引力,能跟他交個朋友都算有魅力。
如果戀人生在不美好的家庭,但處理不好家庭矛盾,拿不出值得他欣賞和幫助的态度,與他不是一路人,季時岸也會敬而遠之。
所幸曲明因完全符合他的要求,且讓他格外欣賞。
他才20歲,作為父母愛情的受害者,第一次談戀愛,本身也不擅長愛與被愛……倘若不是曲明因與他非常合拍,很難産生多大的矛盾,換成旁人來談肯定很不順利。
相愛不一定難,順利在一起卻很難。
如今遇到說不清緣由,又不能順暢溝通的難題,季時岸一時間也沒想好怎麼合适地應對。
他隻能告訴他:“如果是我們之間出了問題,你最好直接坦白地說出來。如果是因别的事,我可以耐心等你想清楚。但我必須說,不是因我産生的問題牽連我,讓我有點煩躁。”
曲明因不說話,呼吸輕得像消失了一樣。
季時岸不想逼迫他,找個借口結束這場通話。
又過了半個多月,曲明因主動打來電話,疲憊果斷地告訴他:“我累了,我們分開吧。”
季時岸有種“果然如此”的心理。
他知道曲明因是試着和他談戀愛,談得愉快就談久一點,不愉快就果斷說拜拜,像在遊戲裡果斷删除他好友一樣。
他不是戀愛腦,不受感情控制,很容易被外界因素影響心态。
也許再過一兩年,等熱情和愛意消散許多,他也會主動提出分開。
當然,也可能是季時岸主動提出來。
“你想清楚了嗎?确定不是一時沖動嗎?不會後悔嗎?”
“我想得很清楚,不是一時沖動,不會後悔。”曲明因冷靜肯定地回答他,并說,“我們繼續在一起不會讓我像之前那樣快樂了。”
季時岸也冷靜果斷地答應:“好。”
“……”曲明因的呼吸又像消失了一般。
季時岸又說:“我就不追問你想分開的原因了,我隻在意你做出的選擇和結果。”
曲明因反問他:“你是不是早就想和我分開了?”
季時岸回答:“在這通電話之前沒有想過。”
曲明因直接挂了電話。
兩周後,季時岸去了蘇厘城,隔着一條街,看到曲明因和人站在醫院大門外聊天,狀态挺好,有說有笑。
就是這麼一個平平無奇的瞬間,他決定把懷裡的花扔垃圾桶,不過去和他溝通什麼,不再想帶他回家。
後來躲在轉角處,看到曲明因撿起花,抱在懷裡無聲痛哭,他捏着手機心想,你隻需要給我打一通電話,說什麼都好,我都會過去擁抱你。
曲明因沒有打來電話,隻是這樣深愛着他,又選擇放棄他,和他媽媽一樣。
如今的季時岸知道這是因為他生病了,遇見他之前就查出來的病,一出生就患上的罕見病,如一顆深埋的地雷,不管要炸,管不好也要炸。
但他依舊認定,再正當的理由也不能剝奪他的主動選擇權利,不能強迫他接受被放棄的結果,不能以愛之名勉強和束縛他。
他必須給他主動選擇權利,與他一起面對。
然而曲明因不願意。
他不需要他,認為他幫不了他,不想讓他因此受傷……反正就有很多正當與不正當的理由。
2年前是如此,2年後依舊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