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鎮上,先把牛車趕到外祖家,然後三人走路,阿圓:“我想吃胡餅,雜糕,滴酥,水晶鲙,荔枝膏,瓠羹……”平常聞着可香了,但沒買過,早就想嘗嘗是什麼味道了。
表哥:“别要太多,先吃點墊肚子,我請你們去酒樓吃大餐。”
阿圓:“哇,表哥,你真是變富了,那我就要胡餅,長河,你要吃什麼?”
長河:“跟阿圓姐姐一樣。”
走到小攤上,等前面幾人買完後,表哥:“來三份胡餅。”
一邊走一邊吃,到酒樓時剛好吃完,小二帶着笑容迎上來,領着三人到空置的桌上,“三位要點什麼?”
表哥:“東安子雞,茄汁魚卷,玉帶蝦仁,蓮藕釀肉,豆腐羹,就這些,快些上菜吧。”
小二:“好的。”便麻利的去了。
阿圓想起剛去外祖家,院子裡大半地方都被油果占據了,便問道:“我看院子裡堆了油果,放了木龍榨,都沒多大的地方下腳,會不會妨礙到表哥?”
表哥:“不用擔心,我已在東街買下了一間鋪子,平常在那幹活,也雇了人,不會耽誤生意,阿圓不必過多擔心。”
阿圓驚訝道:“士别三日,當刮目相看,不過表哥你穿這身衣裳,還真看不出來有間鋪子。”
說話的一會時間,小二就端着菜過來了,開始吃飯就顧不上說話了。
三人把桌上所有菜都席卷一空,都吃得飽飽的。吃完飯食,阿圓一邊消食,一邊想着再買幾個竹筐,隻有三個不夠用。
樹上成熟的果子還有挺多,一直摘的話……從村裡到鎮上一個多時辰的路程,這個時節大概酉時天黑,那麼申時左右就得下山出發了,一天能摘四個多時辰,一個人可以摘大概兩竹筐,有長河和表哥幫忙,再買四個應是夠了。
還有剝殼完,油果的殼和果籽也要找東西放,那再買幾個麻袋和……诶,用麻袋去裝摘下的油果更方便啊,是自己一開始想差了,光想着竹筐裝得多,但又不好拿,又不好背,還比麻袋重多了,這樣……竹筐就放在外祖家裝剝下的果籽和果殼吧。
……
回外祖家時順路買了四個竹筐和十個麻袋,把牛車上的油果卸下,放到後院的棚子下,表哥還細心地搭了一層木闆,離地面有三寸高,通風透氣,現在這裡已經堆了不少油果,兩天總共六七百斤,再過幾天,外祖家的院子都要放不下了。
阿圓決定以後每天把竹筐摘滿後,剩下的時間就過來剝殼,把想法與表哥和長河兩人說了,都覺着可以。
本來應該要把這些摘下的果子攤開晾曬,等曬幹再收起來,但到了鎮上沒地方晾曬。不過好在這幾天太陽大,摘下來時就比較幹了,放一兩天還不會壞,但是如果放久了的話還是會容易發黴。
阿圓想着今天就不再過去了,一來一回的要三個時辰,到了山上也沒多少時間摘了,所以趁着下午空閑,先剝一些果殼。
找了大的圓竹盤,有三尺寬,用兩條闆凳架起來,先倒了三十斤,又暫拿了麻袋放在身邊放殼和果籽,三個人便坐在竹盤邊開始剝。
剝殼是枯燥無味的,把殼剝下,殼扔到一個袋子,果籽扔到另一個袋子,不停地重複剝、扔,太陽一點點落下,外婆來喊吃飯時,三人把袋子裡的殼和果籽倒進竹筐中,阿圓目測,三個人兩個時辰總共剝了快一百斤鮮果,頓時覺得這剝殼也是個費時的活。
外公也回來了,五人吃過晚食,外婆見阿圓和長河準備回去,起身問道:“這麼晚還要回去啊,”
阿圓:“不用擔心,有長河在,我倆也能作個伴。”
外婆挽留:“我還沒說你了,上次隻說了一聲,就一個人走了,我喊都喊不及,還好平安到家了,家裡還有房間,長河也留下吧,今晚你們就宿下。”
阿圓:“昨天天還亮着了,路上我都注意着,嗯……外婆,再過幾天吧,我怕阿奶說我,再說長河也要先與家裡說一聲,才好留下不是,你今天就讓人宿下,這不白白讓他家裡人擔心嗎?”
長河:“嗯,今天我們先回去了,下次再叨擾。”
·
又過了兩三天,剛剝完油果,到了回去的時間,阿圓真是不想動,因着一來一回的費時,所以每天剝的殼并不多,眼見着院子裡鮮果越來越多,這幾天摘了有斤鮮果,剝好的果籽卻并不見增加多少。
這幾天三人一大早就去山上摘油果,中午吃了表哥帶的吃食,休息一會,再繼續摘,摘完後表哥趕牛車,阿圓和就開始在後面剝殼。阿圓覺得這樣太累了,每天晚上剛挨到床,就兩眼一閉睡着了,第二天天一亮,兩眼一睜就是幹,尤其是每天摘完油果剝完殼,自己還得趕着時間走回去。
阿圓知道長河也累,但從不跟自己說,長河家裡隻有長河一個壯勞力,現在又辭了縣衙裡的活,有時幫家裡幹完活,還過來摘油果,但自己現在也開不出工錢,表哥也累,阿圓每天過來時都發現竹筐裡剝好的果籽變多了,肯定等自己和長河回去了,表哥還在繼續剝殼,第二天又要早起趕牛車過來。
隻能等油賣出去了,一切就好說了。
阿圓想多剝一會,但天黑回去也不安全,便商量着說道:“要不這幾天我就不回去了,先把這些殼剝得差不多再說?我擔心下面最早摘的油果會放壞,長河,你要回去還是留下?”
長河:“我留下來,一起剝。”
阿圓:“那我先去找阿爹,讓我阿爹回去告訴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