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掌聲雷動。
典禮尾聲,主持人宣布:“今年的畢業生代表發言,由李安娜(Anna·Lee)帶來。”
她緩步上台,站在哈佛紅金相間的旗幟之下,望向台下幾百雙眼睛。她的聲音在回聲壁中穩穩地響起:“我出生在韓國江原道的一個小地方,叫洪川。在那裡,我們的圖書館隻有一間屋子,窗子總是關不嚴。我的父親在我高中時罹患癌症,我的母親在那以後身體狀況也不好。從那天開始我就對自己說,‘人生沒有退路時,就隻能向上爬。’三年前,我來到這片土地,帶着一腔孤勇、一份無從翻譯的傷口,還有對‘命運’這個詞的全部誤解。”
“而今天,我用三年時間完成了四年的哲學本科和兩年的比較文學碩士。我不是天才,我隻是賭上一切,拒絕失敗。我用兩個學位,證明了所有來自非特權背景的年輕人都可以站在這片草地上。不是作為訪客,而是作為主人。”
台下一片沉默,随後爆發出掌聲,綿延不絕。
那天下午,她捧着兩卷分别被深紅色绶帶系起的證書,一張寫着“Bachelor of Arts in Philosophy, Magna Cum Laude”,一張寫着“Master of Arts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ith Distinction”。陽光穿過哈佛高聳的樹影,落在她的肩頭。
當她仔細地看着這兩卷用深紅色哈佛绶帶系好的羊皮紙畢業證書,帶着特有的蠟質香氣和頂級院校的厚重質感,真正近距離呈現在她眼前。她微微觸碰,指尖傳來的觸感讓她靈魂深處都在震顫。這不是印刷品,不是粗糙的仿制品。這是由哈佛大學正式頒發、印有校長簽章、序列号可查、材質和工藝都代表着最高學術認證權威的真實文件。
證書上的名字清晰地印着:ANNA LEE
她不再是那個僞造哈佛學曆的高中畢業生,也不再是她曾經杜撰的任何一個角色。她是一個在特殊申請和嚴苛加速路徑(Accelerated Pathway)下參與了聯合文學碩士項目(AB/AM Track),憑借異于常人的驚人毅力和最終被認可的卓絕學術能力,這體現在那篇獲得導師高度評價的哲學本科榮譽論文《身份的建構性與叙事性...》和最終完成的評級為A的比較文學碩士資格論文《傷痕教育...》,同時獲得哈佛文學學士(B.A.)和文學碩士(M.A.)學位且以優異成績畢業的特殊成功案例。
她的自身經曆——那個基于首爾外國語高中的真實開端和被貧困扼殺的首爾大學錄取資格,最終被哈佛哲學專業文學學士和比較文學專業文學碩士的權威履曆徹底覆蓋、取代!她僞造的李安娜式精英海歸履曆,最終被她自己通過真實的地獄式奮鬥和哈佛大學本身的權威認證,成功地、真實不虛地洗白了!
李安娜(Anna·Lee)的履曆,從此具備了兩份貨真價實的哈佛證書作為堅不可摧的基石。這兩張紙,終于将她苦心孤詣縫制的“安娜”華服,化作了不可剝離的真實皮膚。
從此刻起,在一切檔案的身份标識欄上,那個曾經屬于洪川、屬于貧窮、屬于絕望、屬于李誘墨的卑微過去,被徹底抹去。從此,她的名字正式而永久地定格為——李安娜(Anna·Lee)。
一個承載着兩枚真實哈佛勳章的名字。
陽光落在這位嶄新的李安娜身上。
她沒有笑,隻是微微挺直了始終不曾彎折的脊背,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又仿佛背上了全新的、金光閃閃的榮耀與未來。她完成了這場人生中最漫長、最艱難也最華麗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