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的喧嚣被隔絕在包廂之外。臨窗的雅間,窗外可見遠處層林盡染的山巒和城中的屋脊。護衛守在門外,丫鬟侍立一旁,阿滿挨着宋沅坐下,興緻闌珊地看着窗外。
掌櫃殷勤地奉上茶水,百裡琂并未看菜單,徑直對恭敬候着的掌櫃報出幾個菜名:
“蟹粉豆腐。”
“清炖雞髓筍,筍要取最嫩的芯。”
“銀芽雞絲,豆芽掐頭去尾。”
“素什錦,清炒即可,莫要放葷油。”
“再配一碗雞絲涼面,少放辣油,多些麻醬。”“杏仁酪要冰鎮的。”
“給這位小小姐上一份酥炸小銀魚,一份桂花糖藕。”
掌櫃連聲應下,躬身退去安排。
随着一道道菜名報出,宋沅原本低垂的眼睫猛地擡起,她從未在旁人面前明确表露過如此細緻的口味,隻有阿滿知曉,百裡琂是如何得知?
阿滿也聽到了,她轉過頭,驚訝地睜大了眼睛,看看百裡琂,又看看宋沅:“家主哥哥,你怎麼知道阿姐喜歡吃這些?阿姐不喜歡太辣、不吃葷油都知道?就連阿姐最喜歡吃冰鎮的杏仁酪也知道?”
百裡琂端起茶杯,啜飲了一口:“陳老精通醫理,講究食補。他診脈時曾提及姑娘體質虛寒,飲食宜清淡溫潤,忌辛辣油膩。我便記下了,囑咐廚房和今日點菜時留意些。至于杏仁酪……”他頓了頓,目光似不經意掃過窗外,“秋燥未退,冰鎮甜品解暑潤燥,想來姑娘會喜歡。”
他的解釋合情合理,将一切都歸功于醫者的囑咐和自己的“留心”,完美地避開了最核心的問題——他是如何清楚知道她具體的口味偏好,那絕非“清淡溫潤”四個字能概括的細節。
宋沅掩飾着驟然失序的心跳,“勞家主費心了。”
阿滿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注意力很快被送上來的酥炸小銀魚吸引了過去。包廂内一時陷入沉默,百裡琂仿佛沒有察覺到她灼人的目光,點出這些菜,是他刻意的試探,他想知道,這些熟悉的味道,能否像那本《偃山風物志》一樣,慢慢觸動她的記憶,哪怕隻有一絲。他夾起一塊晶瑩的雞髓筍,放入宋沅面前的小碟中:“嘗嘗,雲州秋筍,正當季。”
宋沅看着碟中的筍,又看看百裡琂的臉,最終,還是拿起筷子,默默地将筍送入口中。鮮嫩爽脆的口感在舌尖蔓延,卻有點食不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