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病的這些天,京裡有發生何事,太子傷情恢複如何?”肅帝忍着即将溢出口的咳嗽,一口氣将話說完。
“回陛下,經太醫診治,太子傷情已無大礙,不日便可痊愈,至于這京中……”姜全頓了頓,緊接着開口:“據聞黎族回京,聖女黎玥入京當天,百姓對其十分敬仰。”
“有這等事?”肅帝眉頭一挑:“那朕要……咳咳……好好見見這位傳說中的聖女。”
“吩咐下去,三日後召聖女入宮。”
“是。”姜全恭敬應下,心底卻暗暗思量,十年前黎族遭人排擠出京,便是因陛下年輕氣盛,不信神鬼之說,近幾年陛下身子愈發壞了,倒不厭棄這些,默許黎族回京,如今又要見聖女,當真是世事難料啊。
姜全思慮之際,又一小太監入殿輕聲禀告:“陛下,大理寺少卿到了,現正候在殿外。”
“讓他進來,姜全在旁侍候,其他人都退下。”肅帝吩咐道。
“是。”小太監應下。
其餘人退出殿外後,大理寺少卿蘇延緩步踏入殿内,來人身着绯紅圓領官袍,修眉星目,正氣浩然。
“臣參見陛下。”蘇延叩首。
“愛卿免禮。”肅帝接着道:“太子遇刺一案進展如何?”
“目前已将刺客抓獲,仍在審理中,隻是……”蘇延猶豫片刻,皺眉道:“有一事臣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肅帝沉聲道。
蘇延斟酌着開口:“刑部在追捕最後一名刺客時,那刺客慌忙想藏起什麼物件,但還是晚了一步,被追查之人發覺。”
“是何物?”龍床上的人擰眉問。
“是……太子印信。”蘇延忐忑道。
“太子的人?”肅帝一怔,随即扶上床沿猛咳:“原是自導自演的刺殺,朕的好兒子……咳咳…真是長能耐了。”
“陛下保重龍體。”姜全見狀匆忙遞上杯水,卻被肅帝一把揮擲在地。
白瓷盞“啪咔”一聲碎成片,清脆的聲音在大殿裡尤為刺耳,水花迸濺,沾上蘇延靴面。
“陛下息怒。”蘇延神色不變,似早已做好準備。
“多少人眼紅皇位,争着往上爬。”肅帝餘氣未消,氣喘不定:“蕭硯那小子不思上進就罷,如今……咳咳……自演出場刺殺是何等意思?!”
他越發恨鐵不成鋼,憤聲道:“姜全,到時告知太子,讓他……咳咳…傷好後速速來見我。”
“是是。”姜全疊聲應下。
“愛卿辛苦,無事便退下吧。”肅帝總算緩過氣,擺擺手以示倦了。
“是。”蘇延躬身長揖退出殿外,暗自歎息,皇家的水不可謂不深。
……
第二日一早,晨光将将透過窗棂,琳琅便匆匆推門而入。
“小姐快起,宮裡來人了,正在外候着呢。”
她急步繞過屏風進了内間,喚起黎玥。
“這麼快。”黎玥坐起身子,揉着惺忪的睡眼,哈欠連連。
“可不是。”琳琅挑好衣裙服侍黎玥穿上,又道:“定是聖上知曉小姐入京,要小姐入宮。”
說罷,她再次擔憂地望向黎玥:“剛入京便是兩場鬧劇,小姐日後可得謹慎。”
“好琳琅,我自是懂的。”
黎玥坐在妝台前,銅鏡映出女子的容顔,膚光如雪,美目流盼,端的是仙子般的淡然自若。
“兵來将擋,水來土掩。”黎玥收起玩鬧的心思,偏頭向窗外遠眺:“我便不信,這京中沒我的一席之地。”
宮裡來人,黎家不敢怠慢,黎硯峰親自迎接,黎玥随後便到,一家子聚在前廳,俱是盛裝以待。
“黎家之女黎玥接旨。”
尖細嗓音傳來,姜全肅穆将聖旨展開,看着腳下跪着的一群人心下滿意。
“三日後巳時,宣黎家之女黎玥入宮觐見。”
黎家人神态各異,唯有黎玥最為淡定,她雙手接過聖旨,高聲道:“民女接旨。”
衆人再度叩首,直到送走姜全後,才紛紛松了一口氣。
黎玥起身拍拍膝上灰塵,小聲沖琳琅抱怨:“皇族之人禮節甚多,一步也不能出錯,心累得緊啊。”
“小姐收斂點吧,如今還在外面呢。”琳琅扯扯黎玥裙擺,偷眼去瞧三夫人葉婉,幸好她暫時沒看向這邊,要不然少不了一番針對。
“玥兒,來我書房一趟。”
黎硯峰不知何時站到了黎玥身後,神色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