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辭冷哼一聲,接着又目帶笑意,放緩了聲調:“今日已晚,日後本王親自去見聖女。”
不勞您大駕,受不起,黎玥心裡想着,嘴上道:“不敢不敢。”
說罷,便繼續跟着小太監前往宮殿。
昭陽殿内金碧輝煌,紅色支柱上刻着回旋盤繞的金龍,栩栩如生,格外壯觀。
肅帝隻着一身便服坐于龍椅之上,紅色長袍袖擺寬大,其上淺繡龍紋,繡工精妙絕倫。
“陛下,黎姑娘到了,現已候在殿外。”姜全近前通禀。
“讓她進來。”肅帝說完,手握成拳咳嗽兩聲。
姜全應下,不久黎玥随其進入殿内,一襲白色細雨寒絲水裙,裙擺和袖口處繡以淡紫色暗紋,行動間白衣翩然,不染塵俗。
“民女黎玥叩見陛下。”她行跪拜禮道。
“平身。”肅帝扶着把手站起,姜全想上前攙扶,卻被其揮退:“民間的人皆稱你為聖女,到朕面前……咳咳……你自稱民女,可有怨言?”
哪敢有啊,黎玥心中腹诽,一來便試探,她可得好好答。
思及此,她斟酌着開口道:“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百姓亦是陛下的臣民,民女有幸能被百姓稱為聖女,已是幾世的福分,怎敢攀求太多,不管如何,歸根結底仍是在陛下的庇佑下,自稱民女,最是合适不過。”
黎玥身形未動,鎮定将話說完,香爐煙火燎燎升起,殿内靜默無聲。
【這丫頭有自知之明,或可為之一用。】
黎玥心底一驚,今日還未到時辰,心聲怎來得如此快。
她悄悄掃視四周,難道是因為在皇宮的緣故?
來不及多想,肅帝再次說道:“既如此,能讓百姓稱之為聖女,你可有何本事?”
“說來慚愧,民女隻是善為人解惑,想來當不起這名聲。”黎玥垂眸道。
既然能聽到心聲,很多事就好辦了。
“哦?”肅帝背手踱步于殿内,半晌轉頭盯住黎玥:“那朕倒有幾個疑惑。”
“陛下請講。”黎玥緊了緊拳,心裡害怕,面上毫無波瀾。
“你也不必緊張,朕不過是随意問問,如實說便可。”肅帝将目光投向别處,似在思索。
誰知道我如實會不會被砍頭啊,黎玥認命般閉了閉眼。
“黎姑娘從山中入京,想必一路上見聞不少,對現下民生有何見解?”
黎玥聞言一怔,這……這不應該是那些官員該回答的嗎,怎還扯到她身上了?
罷了,先聽聽聖上到底在想些什麼,她屏息凝神,耐心聽去。
【這丫頭既受百姓捧着,日後說不準能起到穩定民心的作用,就不知她能力如何,能否意識到這點。】
原來如此,黎玥眸色暗了暗,緩緩道:“民女常居深山,難免見識淺薄,此次回京,初見百姓安居樂業,其樂融融,甚是欣慰,深感治理有方,君主聖明,隻不過……”
她頓了頓,沒再說下去,似是有難言之隐。
“但說無妨,朕不會治罪。”話雖如此說,肅帝的神色卻驟然冷厲起來。
黎玥深吸一口氣,緊接着道:“隻不過天災人禍,自古以來難以避免,萬事萬物相佐而成,既有樂定有哀,民女亦見途中餓殍遍野,百姓争搶食物,人性之惡愈顯。”
“民女雖無法完全幫到他們,但盡己所能,予以安撫,不至于讓其絕望而走上不歸路。”
她承認自己說了大話,但形勢所逼,無他方法,隻能在心中默念阿彌陀佛。
殿内再度靜下來,滴漏的水珠一顆顆落下,仿若敲打在黎玥心上,她隻覺後背已被汗水浸濕。
不知過了多久,肅帝忽而爽朗大笑,笑聲在大殿内久久回蕩,時不時夾雜幾聲咳嗽。
“與朕所料相反,黎姑娘不是那種阿谀奉承之人,倒有幾分真心。”肅帝重回到龍椅坐下,平複呼吸。
黎玥長舒口氣,自己算是賭對了,好險好險。
“朕還有第二個疑惑,便是……咳咳咳咳。”一連串咳嗽聲響起,姜全趕緊上前為肅帝順氣。
肅帝緩過來,再度開口道:“黎姑娘覺得,朕這病何時能好?”
這問題顯然比之前的好回答多,但不能掉以輕心。
黎玥正了神色,調整好狀态,揚聲道:“陛下鴻福齊天,我朝國運不衰,民女雖說不出具體時間,但在這種情況下,想必不久便會有好轉。”
“是嗎?”肅帝面色一暗:“黎姑娘此話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