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鐘至遠處傳來,“咚咚咚……”靖王府大門上的銅環便被聲聲扣響。
王公公前來宣旨,皇帝傳世子楚星羨進宮面聖。
清寒靠近王公公,拿着錢袋子悄悄往他手裡塞:“還望公公指點一二。”
王公公眼神瞟了下四周,立馬揣進懷裡,他清了下嗓子,低聲道:“送走陛下,想是欲對世子委以重任。務必做低姿态,少言為是。”
清寒連聲道謝,王公公後,如實轉答楚星羨。
楚星羨聽聞,冷笑了聲:“委以重任?我這皇叔,怕是心存試探。”
清寒擔憂道:“那世子此次進宮豈不危險?”
楚星羨:“倒也不至于,即便是顧慮父王,也不會貿然出手。”
偌大的禦書房内,顯得格外安靜,陽光透過紗窗在室内落下斑駁光影,室内燭火依舊燃着,發出細微的噼啪聲響。
皇帝楚景明高坐在龍椅之上,一身明黃色錦袍繡着繁複的龍紋,彰顯着他至高無上的威嚴。
這是楚星羨回京後第一次見到皇帝,對于這位親叔叔,印象中幼時自己就和他不親近,與自己父王爽朗的性格不同,皇帝精明,處處透露着計較。
楚星羨身着一襲深藍色長袍,斂衽而跪:“侄臣拜見皇上!”其容色沉靜,恭謹之态盡顯,口中稱臣之聲朗朗,卻毫無谄媚之色,盡顯王府子弟铮铮傲骨。
似未聽聞楚星羨行禮之聲,片刻之後,皇帝方放下批閱奏折的筆,似是才發現楚星羨般,開口道:“起來回話。”
楚星羨起身立于正中,道:“侄臣謝過皇上。”
皇帝居高臨下審視着他,昔日奶聲奶氣地親侄兒如今已自成一番風骨。
楚星羨感覺到他的目光深邃而冷峻,接着隻聽他問道:“世子,在京城可習慣?”
皇帝微微眯起雙眼,目光在世子身上打量着,那目光仿佛要将世子看穿,想從他身上找出絲毫的不妥或是意圖。
楚星羨如實回答:“京城變化雖大,幸得皇上照拂,侄臣一切尚好。”
皇上聽到他如此說,語氣舒緩了不少:“聽聞你近日在桃花宴上表現頗為突出,不知你對朝堂正事有何見解?”
楚星羨略略擡頭看着高位上的皇帝,見他目光落在自己身上,複又低頭續道:“侄臣對朝政之事知之甚少。但私以為目前朝堂安定,京都前所未有的繁華。這一切都歸功于皇上勤勉愛民……”
顯然這并不是皇上想聽的,他開口打斷:“朕聽聞,此次京中兩宗命案得以告破,世子亦是功不可沒!”
好你個陸茗文!楚星羨斂了心緒,斟酌着回答:“案件得以告破皆因刑部辦事得力,刑部有陸侍郎此等人才,乃是幸事。”
皇帝略有不耐:“行了!現下另有一事需你協同辦理。兵部一萬利箭丢失,恐有幕後之人操控。刑部暗中調查未果,亦不好直接去查。故而,朕特讓你協助刑部陸侍郎徹查這兩起案件。世子,你意下如何?”
楚星羨……故作驚恐跪地道:“皇上,刑部人才濟濟,侄臣方回京,如何勝任?”這老狐狸,怕是想借此發難!辦好了,更引得猜忌,辦不好順理成章治罪。
皇帝看似在征求意見,實則那話語間滿是不容拒絕的威嚴:“此事朕意已決!朕會着人去刑部通傳,你不日便前去刑部報到吧。”
楚星羨隻得應承下來:“侄臣謹遵皇上旨意。”
待楚星羨退出禦書房,皇帝開口:“朕這侄兒比起那兩個兒子何如?”
王公公直冒冷汗,支支吾吾半天。
所幸皇帝并不揪着這話題,不待他回答,皇帝轉而說道:“對了,前階段命你……派人去青州調查,結果如何?”
王公公心裡盤算着如何謹慎回答:“據探子回禀,世子在青州為人風流不羁,但總體并無大錯之處,依老奴看世子還算恭順。”
皇帝聽完似乎欣慰了些:“若果真如此,甚好”安王和靖王兩個藩王勢力日漸強大,放任下去,必将危及中央皇權。
宮門外,清寒坐在馬車上等候,遠遠瞧見自家世子從宮門處從容走出,連忙從馬車上跳了下來迎上前去。待至近處,忙問道:“世子,宮中情形如何?”
楚星羨微微一頓,撫額輕歎了口氣:“被指派了個大差事,往後怕是不得安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