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早就開始參加競賽,隻是因為想拿第一嗎?”瑰筱知道張昀迷茫,她隻是想問他,現在放棄,要怎麼面對少年時的自己。
“志向定的太高了,如果現在發現可能走不到那,不放棄也前進不了,那這輩子就一直探索道路嗎?”張昀雖然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但他越發确認自己成為不了兒時夢想中的自己。
“你隻是志向定高了,不是這專業已經學不下去了,我知道你這次都沒去,可之前你還是成績一如既往穩定在那,也不是說就直接在名次上查無此人了,人生隻有競賽才是有意義的嗎,那競賽的目的是什麼,你想過嗎?我們從小或許都曾經有過宏大的理想,想當科學家,想成為飛行員。但是慢慢可能發現,因為天賦不夠,或者是讀書不夠努力,我們成為不了這些人,可我們還能成為我們自己,如果遠大志向實現不了,那至少點滴的事,能做到嗎?比如說你先想好你到底想做什麼,又或者你先選擇堅持,等到你真的已經堅持過,但仍然發現堅持不住的那時候,再來談放棄呢?”瑰筱說話語速像連珠炮,像是不假思索,又好像是早已打好腹稿。
“怎麼那麼能說了,不是以前我勸你要堅持,要相信自己,要懂得自己有不凡品質的少年時了。”曾經的張昀,每天都過的雲淡風輕,不會猶豫、躊躇、彷徨,更很少有内心掙紮的時刻,他總能在瑰筱動搖的時候,給她堅定的力量,然而,今天的張昀,功力衰退,曾經堅毅的松柏,如今卻已飄搖……
“人都會成長的,那時候的我們,想不到那麼遠,所以沒有那麼多煩惱,今天的你總是在思索,是因為我們終于開始尋求自我,或許你會真的找到自己,那就會是真正的你。又或者你探索之後,發現自己依然初心,那說明你其實根本不願意放棄。無論是哪種,都會是嶄新而又更真實的你自己。”或許是瑰筱的工作,面對了太多選擇和深刻,在她心中,隻要還有路,就可以向前走,任何結果都好過再無選擇。
“江樂說在你面前,沒有翻不過的牆。還真的是。”張昀發現自己對瑰筱的了解,也還不夠全面和深刻,甚至江樂似乎更懂得…
“我們總是看向其他人,而看不到自己。缺點這般,優點也這般,你總認為自己的性格不如我們,可其實你的性格沉穩,很會自己調節情緒~~為什麼一定要成為會向外輸出的人,沒有人規定,至于說到勇敢向前邁步,參加競賽也是要用勇氣面對的,你又怎麼隻字不提呢?”原來在瑰筱眼中他是這般勇毅,他自己現在卻總也不敢猜測他如何存在于她的心中或是夢裡……
“如果當時那孩子生了,現在應該1歲多了……”瑰筱和張昀曾經有過孩子,但瑰筱知道這不過是一場意外,他倆也沒準備好,所以她誰也沒告訴,自己去醫院做了流産手術。事後她隻是電話告訴張昀,而張昀第二天紅着眼去找瑰筱,見到了卻也隻是摸摸瑰筱頭,說不出隻言片語,還是瑰筱安慰他:“現在讓孩子降生,也并不就是對他好,我們顧不上他的。”
“可你現在連自己的人生方向都還沒找到,如果他當時降生了,留給他的又會是怎樣一種命運。”瑰筱知道張昀的心總在雲遊四海,他還沒想找個枝頭栖息。所以此時的她,反而更慶幸當時沒把孩子生下。
張昀走向街沿,坐在路邊,瑰筱蹲下,抱着腿看他,兩個人就這樣相望了許久,終于,張昀像是下定了決心:“不轉了,學都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