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我本蓬蒿人 > 第32章 質疑風波

第32章 質疑風波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書房内,燭光幽幽,将來人的身影拉得修長。

沈暨白随手将身上的氅衣挂在衣架上。

這幾日忙着處理安平官銀案涉案人員,令其有些疲憊,眼底已是層厚厚烏青。

“一切可準備妥當了?”

柳如意點點了頭,“現下隻差敕令了,兵部那邊在尚在糾結裨将軍人選……”

沈暨白道,“明日兵部就會将拟好的敕令呈給聖上,屆時許昭陪你前去。”

柳如意一愣,一時不解他的意思,茫然中點了點頭。

許昭雖出生于書香世家,卻自幼習武,相比兵部紙上談兵之人,确實是較好的人選。加上,其是舊相許宗之孫,或多或少可幫忙穩定渙散的軍心。

隻是,其貴為五品兵部職方清史司郎中,做她的副手,于禮上不妥。

沈暨白見狀,淡淡道,“聖上的意思。”

一陣寒風自窗外刮進,吹得案上的琉璃燈發出噼裡啪啦爆芯聲。

燭光雖風左右搖曳,在沈暨白臉上留下晦暗燈影。

沈暨白沉默了片刻,“你可知李将軍為何會敗?”

柳如意垂下眸子,所謂的年邁體弱,不過是糊弄旁人的說辭,李将軍本就熟悉洛門關情況,且常年同鞑靼打交道,怎能說敗就敗,除非隻能軍中出了叛徒。

既然自己能看出,曆經沙場的景行帝又怎麼會看不出來?

若是如此,那為何景行帝又在大殿之上對兵部尚書岑攜大發雷霆。柳如意腦中突然閃過景行帝那句“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立馬領會了聖上的惱怒,原來是殺雞儆猴。

那若是如此,許昭确實是把好的利刃。剛入朝堂,還未被人拉攏,有所站位,自然是公正無私。

陛下不信任他,甚至不信任太子。

那此次派太子出征,僅僅隻是為了鍛煉?還是考驗?

越想越覺得愕然。心中萬般猜想,隻覺得荒誕不經,柳如意望着沈暨白,嘴張張合合了多次,最終千言萬語化為一句,“那大人,覺得我該如何?”

沈暨白擡眼望着他,淡淡說了句,“既然敵人在明,友未定,何不引友殺敵?不出自力,便能以損推演。至于其他,我也尚陷于其中,不知作何解法。”

這一路,荊棘遍地,明裡暗裡都是刀光劍影,處處充斥着各種陰謀陽謀。而,柳家作為東宮一黨,更是位于風口浪尖,是其他黨派攻擊的衆矢之的。

他明顯可以置身事外、冷眼旁觀,卻多次提醒自己,甚至多次救自己于危難,遂又擡起眼,對上那雙眉目清冷的臉,朝沈暨白深深一揖,“柳某,多謝沈大人教誨之恩。”

沈暨白默不作聲的看着他,幽幽燭火落在其眼中,烈火灼灼。

沈暨白覺得内心仿佛被人緊緊扯了下,莫名湧進了些不知名的情緒,“全是為了宋将軍恩情。況且,都隻是順手為之。”

“我怕,欠下恩情太多,日後無法償還。大人若是想報救命之恩,早就報了。”昭昭如日月之明,離離如星辰之行。他是高不可攀的明月,不應落入這凡塵,被這世間渾濁玷污。

沈暨白“嗯”了一聲,乘小厮開門掌燈添油之際,望向門外複又下起的小雨,吩咐道,“雨夜朦胧,在外頭多放幾盞油燈吧。”

小厮應下後,便又掩門離去。

沈暨白自書案上取出一錦囊,遞給柳如意,“陷入迷途,無路可走時,再打開吧。”說完,擺了擺手,“天色已晚,又已落雨,你也早些回吧。”

十月十三日,天還微亮。

天穹早已露出的幾分淡色霞光。灑落的晨陽落在将士們的铠甲之上,發出粼粼金光。

一聲号角響徹雲霄。

池門外,兵衛列陣而戰。

最前頭站着趙奚,後頭左右各站着柳如意、許昭兩人。

内侍取出道诏書,“奉天承運皇帝诏曰:鞑靼惡意搶占洛平關,荼毒生靈,蹂躏州縣,所到之處,無惡不作。朕特命趙奚為撫軍大将軍兼監軍、柳如意任大統帥、許昭任裨将軍。從軍一切事宜需由三位将軍共議。欽此。”

“臣等領命。”

說完,景行帝親手持斧钺,鄭重地遞給趙奚,“大乾靠你了。”

趙奚聞言,撩袍單膝跪在地上,“兒臣定不負父皇期望。與将士們戮力同心,收複失地,保我山河,佑我子民。”

衆将士聞言,皆跪地稽首道,“臣等誓與殿下共進退,收複失地,保我山河。”

鼓聲陣陣,趙奚等人一口飲盡内侍呈上的烈酒,随後翻身上馬,揮鞭而去。

随後,衆将士均轉身整齊離去,踏馬揚鞭之聲如雷鳴般劃破雲空。

待軍衛越行越遠,最後變為一渺茫小點,與匆匆疊嶂的遠山重合,景行帝低歎了口氣,對着身邊的内侍說道,“你說,朕派太子前去出征,這一決定是對還是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