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問你關于地獄的事情。告訴我人稱的地獄在哪裡?
就在天國之下。在這些元素的内部,我們就在那裡受盡折磨,永遠不得離開:地獄無疆界,并不僅限于一個特定的地方;而是随我們同在。哪裡有地獄,就必須有我們的身影:簡而言之,當整個世界都消亡了,天下所有生物都将得到淨化時,一切地方,不是天國就是地獄。(出自《浮士德博士的悲劇》)
《浮士德博士的悲劇》是世界上很有名的戲劇,所以之前可茜娅是知道這個故事大概在講什麼的,隻是今天坐在劇院裡,那種不一樣的感同身受,讓她一下子就沉迷進了這部戲劇的本身,每個演員情感表達的放縮,演繹出來的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演魔鬼靡的演員是一個穿着一身黑的人,他畫着小醜一般的妝容,臉上被化妝師故意刻畫得慘不忍睹,他的動作行為十分誇張,好像故意為了表現出魔鬼肆無忌憚的樣子。
以及戲劇的最後,浮士德忏悔自己和魔鬼做了交易,希望惡魔不要将自己帶到地獄去時,靡臉上那種嬉笑嘲諷的神情,可茜娅覺得莫名的違和。
戲劇結束之後,劇場裡的人慢慢地都散了,凱厄斯和可茜娅都沒有要離開的意思。她忽然看向身邊的凱厄斯:“我覺得演靡非斯托非利斯的這個演員并沒有體現出魔鬼的感覺,因此整個戲劇顯得有些違和。”
凱厄斯似乎十分驚訝她會這樣說,但是又很好奇可茜娅接下來說的話,于是問道:“怎麼?”
“他似乎過分地誇張了魔鬼的行為舉止,為了去演惡魔而去演,反而顯得有些奇怪,而且他之所以去誇大,原因就在于它根本沒有理解靡的心理特征,所以無法很傳神地表達出來。”可茜娅順着自己的想法,嘗試性地分析道,她不确定自己對不對,所以說得有些小心。
很少有人會去質疑已經完成了的作品中的人設表演,因為先入為主的思想,讓人們認為靡非斯托非利斯就是這個演員表演出來的樣子,所以根本不會去揣摩實際上的靡是什麼樣子。
更多的人對于戲劇的态度僅僅隻是看個過場,看個劇情,至于演員究竟有沒有表現出來原作者想要表現的樣子,大多數人就不會關心了。
但是很顯然可茜娅注意到了,不因為别的,隻是因為凱厄斯好像對這部戲劇十分關注。
他顯然對可茜娅的這個說法很感興趣:“那你覺得他應該怎樣去演靡?”
可茜娅沉默了幾秒,于是凱厄斯繼續說道:“或者說,你覺得靡是怎樣一個魔鬼?”
“魔鬼輕賤人類的生命,從骨子裡看不起人類,在這部戲劇裡,他們想要的隻有浮士德的靈魂,而這個演員演得上蹿下跳的,有點過于滑稽了,反而失去了魔鬼的本色。如果我是導演,我會讓一個骨子裡就住着優雅的人來演靡,他的舉手頭足裡都應該具有魔鬼的美學。”
“以及…最後一幕裡,浮士德被奪去靈魂是,靡的姿态應該是冷眼旁觀,不屑一顧,或者是享受剝離靈魂的這個過程...”可茜娅說着忽然停住了,有些難以置信地看向凱厄斯。
隻見後者笑得很詭異,然而眼眸裡是種可茜娅無法描述的滿足。她仿佛可以通過凱厄斯淡紅色的眸子裡看到從遠處走來的那個嚣張肆意的魔鬼,靡。
“凱厄斯,《浮士德博士的悲劇》裡的靡...”可茜娅皺緊了眉:“就是你。”
地獄在哪裡?
凱厄斯說,地獄不是一個特定的地方,它沒有疆界,世界上所有的地方,不是天國,就是地獄。在他的世界裡,從來沒有天國,不管是邁錫尼王朝,還是羅馬尼亞時代,凱厄斯的世界,寸土寸草,都是地獄。
凱厄斯并沒有回答,隻是似笑非笑地看着可茜娅,似乎希望從她的答案中聽到更多的信息。
“我說得對嗎?靡非斯托非利斯就是你。”她很認真地問道。
“的确是這樣。”他疊着腿坐着:“準确地說,靡的原型就是我,或者說,是我告訴了浮士德博士所有的答案。”
凱厄斯拿起票根,指着票據上作者的名字,克裡斯托弗.馬洛,說道:“他就是我今天想帶你認識的人,馬洛。”
“他…是誰?”可茜娅下意識地問道。
他解釋得很官方:“他是伊麗莎白時期的著名戲劇家,他革新了中世紀的戲劇,以寫作無韻詩和悲劇聞名…”
“我知道,我的意思是,他和你之間發生了什麼?”沒有等凱厄斯說完,她就打斷了。
凱厄斯看着眼前空無一人的舞台,慢慢說道:“他是我的朋友,唯一的一個朋友,所以我才想帶你見見他,但是很遺憾,隻能以這種方式讓你看見他。”
“當我剛才看到這個演得這麼糟糕的戲劇時,我還在擔心你并不能看到馬洛的本質,但是我想我的擔心多餘了,你的理解似乎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