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語國家的人,哪有靠譜的?剩下那幾個作家,連自己的車票還沒定,哪有功夫頂替别人的空檔?
“再說了,
“這些作家裡,就今天這個最有影響力啊。其他幾個名不見經傳的,就靠第一天打頭陣,看能不能把人氣帶起來……”
雙鴉:“……啊……”
雙鴉:我算是知道,為什麼林雲書局的外文活動,在網上連記錄都搜不到了……原來是質量見不得人啊……
——可“林雲書局”這金字招牌,不至于連幾個像樣的作家都請不動……?
年輕的雙鴉尚不知道,邀請嘉賓名流,靠的不隻是公司品牌。更直接的影響,取決于活動負責人的人脈。
資曆頗淺的徐老師,手足無措站在清晨的街道裡。就像被亂流沖來沖去的水中的樹葉。
——這是徹底沒救了吧。
然而雙鴉輕輕地說:
“總之現在,最重要的是讓第一天不冷場,對嗎?
“能請來談話嘉賓,讓觀衆有東西可聽,就行了?”
徐老師愣了一愣:“什麼東西?”
“也許,我能找一些外國學者來。”
雙鴉靜聲說道,
“我和系裡老師關系很好。外教老師也是。”
尤其一位外教,曾說雙鴉想去的任何文化活動,都可以把他叫上。
他講:“外教老師很愛讀書。也許……他認識今天那位作家?
“能以學者身份,可以談論一下他的書籍?”
徐老師沒有出聲。
看着遠方,也不知有沒有聽見雙鴉的話。
他片刻後回答:“行啊。”
徐老師眼裡,露出與先前不符的斟酌的目光:“你聯系着吧。”
》》》
雙鴉把那位作家的名字——何塞·巴布羅·瑪麗安娜·戈麥斯·希梅内斯,筆名“佩佩·戈麥斯(注)”——發給了外教。并且說明了事情緣由。
他很快收到消息:“【你好,Samuel(雙鴉的外語名)。我正要找你呢,剛剛系裡的老師聊到你。】”
“【那位佩佩·戈麥斯的書我讀過,挺好看的。很受年輕人歡迎,算是新潮的嚴肅讀物。】”
“【你是說,要我對他的書談談感想?】”
雙鴉的眼睛一下亮了:
“【您看過他的書?而且還有一定見解是嗎!】”
“【對……讀書會要辦不下去了,想問問您或者您的朋友能不能去暖場,講講對作品的理解就行】”
“【因為您是學者,出場很有分量,所以想到邀請您。
“【可以嗎?】”
最後一句話,雙鴉幾乎不是詢問,而是在确定了。他知道這位老師很和善,也很喜歡一切與文學有關的事情。
但老師回答:“【别激動,Samuel,也别擔心。
“【這件事不該你參與決定,而是策劃方。
“【他們會有辦法解決的。】”
“【你先休息一下。對了,Samuel,剛剛有老師提到,一家公司邀請你去做翻譯,似乎是什麼藝術品策展和網頁布置。”】
——藝術品展覽,網頁布置?——
不過雙鴉并沒有注意。
他怔怔地、難以置信地向外教問道:
“【我們不參與決定?……
“【可是,他們解決不了啊……】”
雙鴉幾乎央求起來:
“【這也是宣傳西語的活動啊。老師,讀書會就要開始了,沒有别人能來救場——】”
然而正是這時候,就在他身邊,徐老師忽然擡手打了一聲招呼:
“啊,您來了!您好,您好,終于見到您了!”
他朝着街邊跑去。迎面跑向兩個人,如釋重負,握住了他們的手。
“可算幫了我們大忙,感謝,太感謝了!”
來人中,有一個穿着長款西裝的年輕人。以及手拿夾克、襯衣口袋别着漆亮鋼筆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是個外國人。他握住徐老師的手,帶着西語口音問候道:
“Nice to see you, Xu.”
他們交談了很久。那個穿長西裝的年輕人,用中文和徐老師說話,又用西語和外賓說話。謙和自然,卻又熟稔得收放自如。
直到許久後,徐老師忽然想起什麼似的,轉頭介紹起了雙鴉:“哦,這位是葉雙鴉小葉同學,林雲大學的學生,我今天請來幫忙的。”又指向兩位來客:
“這是咱們的活動翻譯,王先生,青年才俊,是西語翻譯的新秀啊!
“王先生也認識很多外國朋友。這位,桑切斯先生,是旅居中國的西班牙學者,對潮流小說很有研究。今天特意趕過來幫我們解圍,代替一下沒來的作家,太感謝了!
“也多虧王先生從中牽線,解我們燃眉之急!我當初向您求救,還真是找人了啊,王先生!”
雙鴉在一旁茫然聽着。頭腦飛轉,理解着其中關系:
王先生,是徐老師請的翻譯?
王先生受徐老師求助,通過自己的私交,找來了學者桑切斯?
桑切斯,要為今天的活動撐場?
所以,徐先生早就找好了解決辦法。
早就想到王先生這個資源。
他作為活動方,哪裡如雙鴉想的那樣,山窮水盡,窘迫得無路可走了。
而雙鴉,又哪裡如自己以為的那樣,别人舉辦的活動,還輪得到他來救場逞英雄。
雙鴉呆呆地忽然問:
“那,那麼王先生是讀書會的翻譯,我又是來做什麼的?”
徐老師詫異地看着他:“啊,你是來幫忙的呀!不是說了嗎?
“後場可能有些事務,比如幫忙布展、搬運桌椅這些。因為有外國人在,所以叫外語學生來,更方便嘛。
“而且你看,咱們這裡有幾個外國孩子,”
他指了指胡裡奧和娜塔莉亞。像是善解人意,眼裡又透出些狡猾,
“你懂外語,看着他們也更方便,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