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攬群芳 > 第29章 朝堂之争

第29章 朝堂之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壽康二年春,建康逐漸回暖,長公主監國早已從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變成人人認可的事實。

趙青晖的稱呼也從“長公主”變成了人們口中的“那位”。

不過雖然世家博弈間讓趙青晖撿漏上位,實際上她還未曾親自主持過一件政務。

因此梁述的到來讓趙青晖有些意外。

“咳咳,是…咳咳咳…是那位為殿下帶來萬民傘的小梁大人?聽說儀貌出衆,青年才俊哦?不知道小王大人知道了會不會吃醋啊。?

陳纡如今也敢同趙青晖玩笑。

趙青晖瞥了她一眼,幽幽提醒她,“孤現在接觸的都是男子,朝堂上随便抓一個都是少年英才,要是王琅吃醋豈不是要酸死了。”

話雖然這麼說,可梁述來得也太勤快了些。

趙青晖最終還是在勤政殿接見了梁述。

他穿了件亮藍色杭綢直裰,袖口用絲線勾勒出兩叢栩栩如生的翠竹,腰間綴香囊玉佩,年輕隽秀的臉上挂着幾分溫和的笑意,見到趙青晖折扇揖禮,滿目春風,若是不知他底細的人還以為是哪位世族家的公子哥。

“平身,梁卿數月不見清減了許多,可是巡檢河道辛苦?”

趙青晖監國後批的第一份折子便是梁闊為長子梁述請官工部巡河史臣。

君臣二人你來我往地寒暄了好幾個回合這才步入正題。

“臣想為殿下引薦一個人。”梁述如是說。

“其實也并不是外人,算起來是殿下的表兄,臣與殷九公子是在浚河附近巡檢水壩時偶遇,他與身邊服侍的人走散了,又遭流民搶劫丢失印信無法證明身份,所以一直聯系不上殿下。”

殷九公子殷轍是趙青晖五舅舅的獨生子,自幼喜愛讀書,五舅母在他八歲那年求了娘家兄弟照顧,将他送往江南鹿鳴書院拜在大儒洪憲的門下。

當時他父母千萬般舍不得,如今卻陰差陽錯保全了他一命。

老實說,趙青晖并不記得殷轍長什麼樣子。

殷家沒出五服的嫡支有十四房,她光認舅舅就有二十一個,表兄弟更不要說了,她打小就沒認全乎過。

更何況是從小養在鹿鳴書院的殷轍。

可人生就是這麼神奇,如今這世上除了趙青農,這從未謀面的表弟倒成了她血緣上唯二的親人。

一時間趙青晖感慨萬千。

殷轍和趙青晖同歲,兩人生辰不過差月份,境遇卻不盡相同。

昔日家族裡供養的閑散公子哥兒如今家破人亡,而往日瑟縮在恒山郡的趙青晖卻垂坐高堂成為監國公主。

殷轍在梁述的引薦下終于見到趙青晖,一時間悲從中來,居然嗚嗚咽咽地忍不住痛哭流涕,惹得趙青晖也跟着抱頭痛哭。

“青州殷氏第十二世孫殷轍拜見長公主殿下。”

殷轍按國禮向趙青晖行跪拜大禮,卻脊梁筆直,如松如竹,很有殷氏風骨。

讓趙青晖仿佛看到她的舅父、殷氏家主殷誠的影子。

她虛扶了殷轍一把,眼角濕潤,按家禮稱了一句“轍表哥”,這就是承認了殷轍的身份。

殷轍大概也沒想到趙青晖會直接認下他,很是驚訝。

當日聽說殷氏全族遭胡人屠戮,他悲憤交加,不聽師門勸阻執意要北上為父母族親報仇雪恨,誰知道途經丹陽郡時被南下的流民搶劫,丢失家族徽印。失去家族庇護别說去殺胡人,他連丹陽郡都過不去,瞬間淪為乞丐。

後來他聽說建康城裡的長公主并非汴京出身,他猜到可能是姑母殷容的女兒,于是一路風餐露宿,混在流民的隊伍裡趕來建康。

誰曾想從前對他親和有加的守城士兵根本不認他,而他沒有印信,幾乎所有的世族都不承認他的身份。

他輾轉打聽到長公主垂簾後有一位寵臣出身寒族,為人謙和禮賢下士,最近受長公主所托疏通河竣,于是才有了和梁述的“偶遇”。

他計劃了種種可能證明自己的身份,誰曾想趙青晖什麼也沒問,直接認下他。

殷轍十分懷疑自己這個能監國的表妹這樣輕率,該不會是個花架子吧?

“五舅舅的樣貌我還是記得的,轍表哥的容貌便是任誰看了都要說一聲殷氏子孫,轍表哥不必擔心。殷氏如今需要表哥扛起家族重擔,印信反而是最不值得一提的東西。”

實際上趙青晖根本不在意眼前的殷轍是不是真正的殷轍。

今天的殷氏早已不似當年,要想延續下去就需要有一個能擔得起來的人,而世間還沒被劃掉名字的殷氏子弟隻有殷轍,這個名字代表的是青州殷氏,至于殷轍這個人是誰她并不在意,誰做殷轍都可以。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真正的殷轍扛不起殷家,那他就不配姓殷。

“孤曾受殷氏家主所托幫殷氏保管了一枚家主印信,待表哥正式入仕後,孤便請謝、崔、裴幾位世伯世叔以及金州的王大人一起做個見證,将印信交與表兄。”

她故意沒提寒族出身的梁家。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