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瞬便過去一年半時間。
盛元九年,二月十六。
慶玉坊靠北直門街的一處屋内,魏平安不到卯時便起來洗漱,自己為自己穿衣束發,然後将學堂今日要用的筆墨紙硯收拾好。
昨日月休,他在家中幾乎練習了一天的小楷,天黑後草草洗過筆硯便迫不及待入夢繼續讀書,故而此時案桌上有些淩亂,翻開的《論語》這一冊書還鋪在桌面上。
一旁擺着的《大學》《孟子》《中庸》這幾冊也堆放得歪歪扭扭。
魏平安連忙扶正。
去歲年末,在丙班的年考中,魏平安終于在夜以繼日的不懈努力下,以一題之差成功奪得去歲丙班年考的第一名,進入乙班。
而他從年後到乙班學習至今,已經半月有餘。
乙班所學和丙班所學可謂是天差地别。
如果說丙班讀書隻是靠背、默寫以及了解大意,那乙班除此之外,還要加上對所學書籍原文的闡述理解。
不過魏平安也知道,丙班畢竟隻是蒙學,是用來打基礎的。
所以他在每夜入夢後也更加努力,每背熟一段,晚上入夢時便默寫出來,然後對着資料庫中的各類像《四書章句集注》之類的釋義書籍資料來理解原文。
雖然辛苦,但到底是值得的。
至少魏平安這些時日沒有在周夫子的學堂抽查中遭受斥責。
收拾好後,魏平安拎着書袋便準備下樓,前往學堂。
樓下是一間鋪面。
一籠籠蒸屜摞在鋪面靠門口的台子上,王氏正熱火朝天地将最下面的蒸屜放到上面去。
蒸多層東西,雖然下面的蒸屜最靠近火,但通常是上面的蒸得快,需要手動輪換才能全部蒸熟。
而重新摞好後,王氏又往下面添了一些短柴和木炭來維持着蒸籠的熱度。
看着魏平安下來,他娘王氏擦了一下汗,笑着向着魏平安道:“平安今天要吃什麼顔色什麼餡的包子?”
“娘!我要兩個素菜的。”
“好嘞,桌上還有今早烙的餅,已經用油紙裝好了,你記得一會兒去學堂時把它一起帶走。”
王氏整理着袖子,手上麻利地從最上面的蒸籠中取出兩個淺綠色的包子,用油紙包好遞給魏平安,嘴角洋溢着爽朗的笑容。
“知道了,娘,那我先去學堂了。”
魏平安回答道,然後一手拎着裝桌上烙餅和包子的布袋,一手拎着書袋,離開鋪面。
自一年多前魏平安拜師林掌櫃後,魏家便和仁和藥堂搭上關系,跟着林掌櫃學着辨别藥材,最開始仍僅僅是采藥,但賺到足夠的錢後,魏家便大着膽子去其他地方打聽缺貨,然後開始收藥材,将其運至附近縣上甚至是府城裡去賣。
運氣不錯,賺得不少銀錢。
甚至整個魏家村的人在得知魏家靠采藥賺了錢後,都大包小包來找魏家人打聽,然後連夜上山學着采藥賺錢,尤其是自魏家人開始收藥材時。
還有些人學得快腦子也活躍,掙到錢後,再得知收藥材不是一時的,狠心到拔掉田中稻苗打算自己種植藥材來賣。
這把林掌櫃吓了一大跳,急忙找到魏家人。
在魏家與林掌櫃詳談後他們才知道,采藥是一回事,毀壞稻苗種藥又是另一回事,這類做法萬萬要不得,按國朝律令中規定,要是被人發現并上報官府,毀壞稻苗者會被官府褫奪土地。
于是在便宜師父的幫助下,又與太叔公商量後,魏家村才因地制宜,從去年開始由太叔公牽頭劃分出一片土地來種植适合的藥材。
不過按便宜師父所說,雲陽府附近諸府,如嶽甯、順和以及慶雲三府,已有部分村子種植藥材,像雲陽多産的麥冬、黃連、附子、郁金、半夏、天麻等,已然失去優勢。
魏家村隻能退而選其次,暫時選擇種植兩類藥材,一是迎合朝廷勸桑令的苎麻,其中苎麻根可以入藥,二是賣得貴的川芎、續斷,賺得更多。
魏平安在此内心驕傲,種苎麻、川芎、續斷的事還有他的一份功勞,當初阿爺問起時,是他特意推薦的。
而另一方面,又因為魏家三兄弟為了打聽各地藥材缺貨,到處東奔西走,跑上跑下。
魏平安便由他娘王氏來照顧。
王氏在慶玉坊靠北直街附近重新租了一處房子,上下兩層,上面住人,下面是個鋪面,就這樣做起包子生意。
不過王氏對此也挺滿意的,在縣上經營着這樣一個鋪面,雖說累些,要天未亮便起來和面蒸包子,但能照顧自家孩子倒也值得。
更何況自家孩子不知哪裡來的想法!
把各種花、菜以及果子洗淨碾碎過濾成汁,再用來和面,蒸出來的包子顔色五花八門的,王氏挑了些顔色鮮豔的來賣,反響意外地不錯,也掙了些錢。
另一邊。
魏平安來到學堂時,天色才剛熹微。
來到乙班坐下,他便一手翻開書,一手拿出包子吃。
坐在魏平安旁邊的,正是昔日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羅學兄羅應山。
很不幸的是,在去年乙班的年考中,羅學兄又沒有考入甲班,于是今年魏平安便和他坐在了一起,甚至可以不用叫“羅學兄”。
當時羅學兄還說要發憤圖強,隻不過半個月後,魏平安隻覺得羅學兄又珠圓玉潤了一些。
吃完包子後,周夫子還沒來。
不過魏平安知道周夫子是先去教新招收的丙班蒙童,便又自學起《論語》來。
乙班已經上完《大學》,此次月考後便開始學《論語》。
雖然他在丙班時也學過《論語》,但不過草草了事,涉入不深,周夫子要講,還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下。
不久後。
“我想去上茅廁。”羅應山坐立不安,緊張到額頭出汗。
“羅學兄,你一早上都去了三趟茅廁了。”魏平安不解地問道。
“可今天周夫子又要公布月考名次,我心裡緊張!”羅應山苦着一張臉。
不是因為害怕自己考差,也害怕魏平安考差。
自魏平安來到乙班後,羅應山覺得一個能得到周夫子常常指導的人,比那些所謂的第一名強上百倍,便立馬提出要魏平安做他的小弟。
他,羅應山,雖然不善讀書,可他慧眼識英雄啊!
可偏偏他爹前幾日不知從哪裡得到的風聲,也知道了,當夜便舉着鞭子對他說。
就他那副模樣,還想收别人做小弟,要是以後影響到别人多少名,與别人考試相差多少名,他爹便要打他多少下。
羅應山沒有辦法,隻得祈禱老天此次讓魏平安保持第一名,讓他名次高一些,至少不要被打得太過難看。
乙班三十六人,考進二十名就好了。
多了他承受不住。
“羅學兄,要不你以後跟我一起學習吧,這樣也不用月月擔憂了,明年年考也能多分把握。”魏平安無奈地說道。
周夫子曾說過乙班最多留人至十五,若十五還考不入甲班便讓人離開學堂,而羅應山今年十三了,最多再過一年,沒能考進甲班便要離開了。
魏平安對羅學兄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畢竟他坑過羅學兄好幾次,羅學兄還是會來找他玩。
“哼!擔心羅應山不如多擔心自己,這次月考我特地再請教過家中長輩《大學》一篇,一定會把第一名重新奪回來!”
魏平安前面的男童轉過頭來說道,男童和魏平安差不多的年歲,隻是雙眼處頂着一對碩大的黑眼圈,顯然是長時間熬夜睡眠不足導緻。
他是黃修文,從前丙班的第一名,也是去歲年考被魏平安壓過一頭的人。
在丙班時,自從魏平安趕超陳世峰後他便不安起來。
聽說魏平安每日回去後都要繼續讀書,為了能壓魏平安一頭,他天天晚上回去後也繼續挑燈夜戰,讀書習字,熬到雙眼都熬黑了,竟然還是在年考時被他奪去第一名。
可惡的家夥,這人怎麼能這麼能熬!
黃修文在心底咬牙切齒。
“我也期待修文兄能重新獲得第一名。”魏平安真誠地回道。
不是反諷,而是真心的祝願。
畢竟誰拒絕一個自動上門的金主呢!
修文兄簡直就像前世的死傲嬌的,雖然口中說着讨厭自己,常和自己對着幹,但去年魏家收藥材準備到府城去賣出現問題時,消息才傳到家中就被解決了,魏平安後來問過自己的便宜師父後才知道,是黃家幫了一把。
而黃修文便是出自黃家。
桐鄉縣兩個比較出名的鄉紳豪族,分别是以方氏族學出名的方家,以及如今在京城裡有人做官的黃家。
更何況修文兄還說什麼因為家裡勝之不武,平常給他送書!
書!
魏平安當時就恨不得再次說:公若不計謀,某願拜為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