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擡頭;三月三,生軒轅。
每逢三月三上巳節,人們總喜歡在這天外出遊玩賞春,桐鄉縣的各學堂也不例外,每年以方氏族學為首,邀衆學子前往城南浮屠山行祓禊之禮,共飲曲水流觞。
以效《論語先進篇》中“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之舉。
今年,各學堂也發揮了大興朝從承天帝以來的良好傳統,把三月初一的月休調到三月三上巳節,給桐鄉縣學子們參加上巳文會的時間。
慶玉坊靠北直門街。
三月三這日,魏平安早早便起來,換過一身整潔衣裳,帶上他娘王氏做好的吃食便前往學堂。
前不久他在與羅學兄商量時,羅學兄提出他爹可以用馬車送他們一程,魏平安想到魏家雖然去年賺了錢買上驢車,但驢車終究沒有馬車快,于是欣然同意。
不一會兒。
魏平安便到達學堂門口。
遠遠地他就看到羅應山學兄站在一輛馬車前,旁邊還有一位同樣珠圓玉潤的中年男人,身穿寬松的藍色直領大襟長袍,想來便是羅學兄的爹,羅伯父。
見到他們在等自己,魏平安連忙跑過去。
“羅學兄,羅伯伯。”
羅四福仔細觀察着自家兒子在學堂中結交的朋友,聽說是從丙班以第一名考入乙班的,一進乙班還是第一名,叫魏平安。
不禁對比自家兒子羅應山,暗道真是後生可畏啊。
同時羅四福心中也有着淡淡愧疚感,要不是黃家二房那小子托人告訴他,他還不知道自家兒子在學堂裡硬收第一名做小弟,還打算帶着人去吃喝玩樂,不務正業。
他兒子這可是缺大德了。
可羅四福到底舍不得,都說什麼近朱者赤,想着他兒子在第一名身邊說不定有一天就開竅了,所以并沒有按照黃家二房那小子所說把人分開,而是用人來激勵兒子。
可如今想想,萬一近墨者黑……
“魏賢侄,上來吧。”羅四福對着魏平安露出一絲略帶愧疚的笑。
羅應山也拉着魏平安就往馬車裡去,口中還興奮地說道:“平安小弟快!我在馬車裡裝了好多吃食,你既然叫我一聲學兄,我可不會吃獨食。”
魏平安随着羅家父子坐上馬車。
上面果然有一堆吃食,除卻容易攜帶的各類糕點外,還有一隻烤得外焦裡嫩的烤雞,羅應山二話不說撕下一隻雞腿用油紙包好遞給魏平安。
“平安小弟你太瘦了,多吃點肉補一下。”羅應山看着面前的魏平安,隻覺得他還不如自己大腿粗。
“多謝羅學兄。”
見狀魏平安便也把他娘準備的吃食也打開,從裡面拿出五顔六色形狀各異的饅頭。
前不久魏平安不過提了一嘴,他娘就開始嘗試捏一些花樣饅頭,有像做成花朵形狀的,也有像老虎一樣的……看着就很讓人有食欲。
尤其是裡面還加入了一些蜂蜜。
吃的時候軟糯中更是帶着絲絲甜味。
故而即使如今蜂蜜三十二文錢一斤,王氏也還是決定在賣的饅頭中加入蜂蜜,改善味道。
“這些是什麼?”羅四福有些好奇。
“這是我娘做的饅頭。”
魏平安回答道,然後遞給羅四福和羅應山各一個老虎樣式的饅頭。
饅頭看着虎頭虎腦,十分可愛。
“還挺有趣的樣子,可惜我不是做酒樓生意的,否則一定要和賢侄好好讨論一下這個花樣饅頭的做法。”羅四福嘗過後笑道。
魏平安早就聽羅學兄說過他家裡是做布莊生意的,便沒有多問下去,而是将話題轉向上巳文會。
也趁機得知了一些關于上巳文會的事。
桐鄉縣的上巳文會,最先是由方氏族學舉辦的,後來因為縣丞大人覺得此事有益于桐鄉縣文風,便大力推廣支持,甚至親自參加上巳文會,漸漸地,各學堂便也加入其中。
直至如今,成為以方氏族學為首的各學堂聯合舉辦的上巳文會。
而上巳文會選在城南浮屠山,浮屠山離桐鄉縣城有二十多裡路,上面有着一個浮屠道場,是由一名隐居的老居士開辟的,傳聞此人詩書畫三絕,又号“三奇老人”。
魏平安聽得津津有味。
隻是馬車趕路明顯比驢車快多了。
不到一個時辰,魏平安他們便來到浮屠山山腳,隻能遺憾下車。
浮屠山不像魏家村的後山,因常有人走的緣故,早已經開辟出一條石階路,雖然不是多麼寬廣,但上山倒也方便許多。
羅四福将馬車放至山腳專門看管的場所後,三人便各手持一根木棒,開始爬浮屠山。
同行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當然更多的還是參加上巳文會的學子,魏平安甚至還看到有學子背着個書箱上山,當場就把他驚訝到目瞪口呆。
不是老哥?這麼卷?
魏平安心裡吐槽。
心中後悔自己怎麼也沒帶上一本書。
不過這類奇葩終究是少數,直到不久後魏平安他們到達位于山腰的浮屠道場時,也隻見到過一位。
“魏賢侄,我與好友約好今日巳時正一叙,時間約莫快到了,我便先行離開,文會的話,你和應山一會兒直接前往後山便可以參加曲水流觞宴。”
羅四福知道長輩在場小輩們終究放不開,于是便找了個由頭出去,當然,他是真的看到好友了。
“知道了,爹。”
“知道了,羅伯伯。”
魏平安和羅應山兩人應道,待羅四福走後,便開始逛起浮屠道場來。
今日天色晴朗,暖風陣陣。
魏平安和羅應山都是第一次來到浮屠道場,對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鮮不已,一路從大門逛到大殿,上過香火後又繼續閑逛。
逛着逛着,便看到大殿外有一處陸地亭台,亭台中正有兩人席地而坐,講學論道,而他們四周,圍滿了人群。
“羅學兄,你知道台上兩人是誰嗎?”魏平安好奇地問道。
“我也不清楚。”羅應山回道。
就在這時,旁邊突兀傳來熟悉的聲音。
“哼!他自然認不出來,上面是建立浮屠道場的吳觀我前輩,以及方氏族學的方何唐夫子,兩人都極善儒義易數佛理,每年上巳節都會在文會開始前講學論道。”
魏平安看過去,正是黃修文。
此時的他穿着藍衫,還故作潇灑,拿着一把題書畫扇為自己扇風。
羅應山看了看剛到三月的天,又看了看黃修文手中的扇子,張着嘴巴,“平安小弟,你看第二個奇葩!三月天打着個扇子。”
“你個不通文墨的人還好意思說我?”惹得黃修文立馬收起扇子反問。
他看不慣這個羅應山好久了。
吃喝玩樂,不學無術。
他雖然想要重新奪回第一名,可要是因為羅應山才導緻魏平安名次下降,他黃修文不屑為之。
“你就是個奇葩!”
“你不通文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