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農門貴子(科舉) > 第19章 第19章

第19章 第19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那還是依照從前上巳文會的規矩,酒杯停在誰的面前有三數聲,就由他來抽簽做首場。”吳觀我爽朗一笑。

随即他取出一個刻着蟾宮折桂圖樣的特制漆盤,将一個裝滿酒的酒杯置在其上,然後遞到方何唐面前。

“何唐兄,請。”

他們對桐鄉縣丞張廷和的性情都有所了解,那就是一個怕麻煩的人。

又因為上巳文會開在浮屠道場中,而方氏族學是牽首之人,所以這些年的上巳文會都是由他和何唐兄兩人開場。

方何唐接過漆盤,将其置于水中,用手輕輕一撥,盛着一個酒杯的漆盤便随着潺潺流水,晃晃悠悠地順流而下。

而坐台上的學子對經過他們身側的酒杯毫無懼意,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他們的底氣來源于自身。

作為桐鄉縣裡的有名學子,誰不會六藝八雅其中一兩門,再不濟也會吟詩,有些甚至恨不得漆器馬上停留在他們面前,好用來顯示自己的文采。

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曲水中的漆盤中。

“一,二,哎,可惜了。”

一名學子滿是遺憾地看着離去的漆盤,他還特地準備了許多有關上巳文會的詩詞,就是準備在今日好好出下風頭,好為自己增添名聲。

“一,二,三!”

衆人默數着,隻見漆盤晃晃悠悠,在一名他們看着不甚面熟但俊秀異常的學子面前停留了三數聲,而他周圍那幾人,桐鄉縣學子也不是很熟悉。

這些人是誰?

衆人疑惑。

“興章兄,彥安兄,酒杯停在我面前了!”酒杯停留處坐台上的那學子随即興奮出聲。

出聲的學子看着年歲便不大,約莫十六七歲,正當少年,端是一副鐘靈毓秀的模樣,一雙眼目清澈見底,但能坐在坐台上坐着,至少也是個秀才。

一想到有如此年輕的秀才,不少學子感覺自己的書都像白讀了一樣。

“你是?”

張廷玉起了些興趣,他當然也知道上巳文會暗中的規則,明白如此年輕的秀才,若他是桐鄉縣學的學子,豈不是偌大一個“學校”一事的政績。

隻可惜世事常常不如人所願。

“學生雲陽府學廪生歐陽聞,于近日攜好友來桐鄉縣遊學,見過縣丞大人。”歐陽聞起身行禮,朗聲回道。

還好他認得縣丞的官服。

另一邊歐陽聞下座的王興章也搶着躬身行禮:“學生雲陽府學增生王興章,見過縣丞大人。”

“學生雲陽府學增生周彥安,見過縣丞大人。”歐陽聞對座的周彥安亦随之起身行禮。

張廷和微微點頭。

“府學學子來桐鄉縣遊學,桐鄉縣自然是歡迎至極,隻是聽聞你之姓名,歐陽聞,可是丁醜年雲陽府院試中的院案首?”張廷和語氣中帶着一絲好奇。

院試分為歲試和科試兩種。

歲試第一是針對童生考秀才的考核,第二是針對秀才的評等考核,每逢辰、戌、醜、末年由各省學政到各府中主持。

其中秀才考核分六等,一等為廪膳生員,二等為增廣生……

廪生和增生在外府州縣學有定額,都是從四十人遞減,府學四十人,州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

而科試則是選取可以參加鄉試的縣學府學生員,在大興朝,科試考中一、二等,方有資格參加鄉試。

所以禀生已是優秀至極。

一聽到雲陽府學廪生,張廷和便知道這個政績他是搶不過來了,他可不敢跟上司搶。

隻是歐陽聞這個名字,張廷和略有耳聞。

好像是前幾年雲陽府出的神童,是府城中人,九歲于參加縣試取得前十,十二考中府案首,十四歲在取得丁醜年院試第一名,被雲陽府學破格錄入。

要知道大興朝府學縣學按規定隻招收十五歲以上的秀才,如此破格,已是少見。

“學生正是丁醜年雲陽府院案首,歐陽聞。”

歐陽聞回答道,雖然故作老成,但語氣中還是帶着幾分少年的雀躍。

“歐陽吾侄?”

“歐陽表兄!”

聽着少年說出自己的名字,黃歸鶴和黃修文的面上俱是喜意。

緊接着歐陽聞一愣,望向不遠處的黃歸鶴,仔細辨别過後才滿目歉然,連忙起身對着黃歸鶴行過一禮。

“可是表叔公?是東甫不對,東甫于昨日才帶着諸同窗回桐鄉,竟然沒能去拜訪表叔公,亦沒能認出表叔公。”

東甫是歐陽聞的恩師為他取的字。

本來按周禮男子應是二十加冠才取字,但複姓不便日常交流,他的恩師對歐陽聞又頗為贊賞,便提前為他取字。

黃歸鶴對這個大房老大家中的表侄孫也甚是喜愛,年紀輕輕便考中院案首,哪裡舍得斥責。

“一别五年,東甫當時還小,認不出來情有可原,何況要不是東甫報出姓名經曆,我亦不曾認出來,面前之人原來是表侄孫。”黃歸鶴打趣道。

亭台中。

黃修文連忙對魏平安二人炫耀。

“這是我表兄,歐陽聞,是三年前雲陽府丁醜年院試的院案首!也是前年戊寅年科試中的一等,要不是因為年歲太小,要壓一段時間,早就去參加去年己卯年的鄉試了。”黃修文說道。

“就是可惜我當年年紀小,記不清楚表兄的相貌,導緻現在竟然沒能認出來。”

語氣中滿是對歐陽聞的欽佩之意,他可是從小聽着歐陽表兄的事迹長大。

隻可惜他們之間已經多年未見,當時黃修文年歲又小,不記事,早已忘卻了歐陽表兄的面容。

“修文兄,這位歐陽兄是你姑母的孩子,還是令堂的侄子?”魏平安好奇地問道。

所謂從男者為堂親,從女者為表親。

既然黃修文稱歐陽聞為表兄,想來應該是他姑母或是他娘娘家的孩子吧。

黃修文搖頭,說道:“不是,這是我大伯母的侄子。”

“黃家有兩房,大房是我的大伯父和二伯父這一脈,二房是我祖父這一脈,而歐陽表兄是大伯母的侄子,隻是我們兩房親如一家,歐陽聞也算是我的表兄。”

魏平安聽着在心底吐槽。

那難怪你當然認不出來,這都擱多少輩了。

古代的宗族觀念真就這麼離譜?

隻是想到魏家村裡那錯綜複雜的親戚稱呼,魏平安沉默了。

好吧,确實離譜。

緊接着黃修文悄悄靠近兩人,說話聲音也小起來,仿佛是怕其他人聽見,“其實歐陽表兄當年還差點兒和我堂姐定親了。”

“這是怎麼回事?”

剩下兩人豎起耳朵,有億點好奇。

黃修文繼續說道;“堂姐小時意外落水,是歐陽表兄救了堂姐,大伯父便想着讓堂姐和表兄定親,親上加親,就是我二伯父那個人固執迂腐得很,硬是要把堂姐嫁給他隔壁縣的恩人之後,說是定過姻親誓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