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五年基建,三年種田 > 第4章 賬目

第4章 賬目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天邊破曉時分,火勢降低,仍舊未熄。

近乎整個縣醒來救火,認識的不認識的皆是一身灰黑,滿身泥腥味,臉色各異,還有人小聲啜泣。

江無眠站在廢墟上,半垂眸看着黃黑色水泥木炭黑灰混做一團的土地,眼底一片兇光,心底再為亂黨添一筆賬。

安撫過百姓,回縣衙路上,他邊走邊算,“上任知縣任期六年,無功無過,無災無難,政績平平。按一年取六千石糧食算,六年三萬六千石,隻多不少。”

蔣秋會意接上,“預備倉糧儲滿倉,約是萬石。今年糙米一鬥約五十文,去掉稻殼碾成碎米,西市價格七十文。近三年價格略有浮動,上下不超過十文,取中數七十五文。”

一鬥七十五文,一石十鬥,便是七百五十文,六年足有兩萬七千兩。

但是價格不是這麼算的。

一鬥糧食中三分之一是沙礫石子,壓秤還能多賣幾錢銀子,因此能查抄的銀錢數得往上走。

蔣秋估摸出數據,心底駭然,區區知縣貪墨如此之多,百姓又是如何過活的?

“回縣衙找吳聲核對錢糧文書。”江無眠大步流星朝縣衙走,聲音沙啞,話帶涼意,“一文半子,全吐幹淨。”

他繼續記仇,數着要算的賬本,“亂黨燒的糧食、糧倉、衙門中的破損,一并算出,找人讨賬。”

來韶遠縣的亂黨人算不上少,但也稱不上多。

不然運一晚上糧食,整個糧倉怕是隻剩空殼。

滅火指揮巡查災後詳情、估算焚毀的糧食時,江無眠一并跟過去看,隻算那地的大小體積,不足千石。

“糧倉人工、木料、工程設計、燒毀的糧食、重建成本、縣衙毀壞的門窗、平亂軍撞開的城門……”蔣秋零零散散算了一筆賬,得出一串數字,把亂黨切開論斤賣還不夠填窟窿的。

事情有點難辦,抄前任知縣的遺産,最終錢糧落在韶遠縣縣衙上。

亂黨不同,他們肆虐的地方太廣,裹挾的錢糧中交出部分充當平亂軍的行軍費、部分是歸于其他州府,韶遠縣的錢糧隻占一點。

預備倉攏共三千石左右的糧,起火時假設剩一千石,那亂黨卷走的約是兩千石,部分交給平亂軍做行軍費用,大約能剩千石。

糧食不多,能解一時困境。

江無眠摩挲陌刀刀柄,眉眼壓低,配上一夜沒睡的黑眼圈,顯得煩躁無比。

不知不覺走到縣衙門口,他停頓沉思,良久想說什麼,身前多了一道聲音,“縣衙門神夠數,江知縣不必親身上陣。”

江無眠回神,心想:我做門神,你今日便進不得縣衙。

咽下想說的話,半垂眼眸,他對白楚寒一拱手,“見過白督撫。”話說的慢慢吞吞,這會兒嗓子疼了。

白楚寒像是被他的态度逗樂,扭頭無聲笑了幾秒,道,“跟随你的另兩個師爺,林守源與張榕正帶着公文等在縣衙。”

兩人與三名巡檢司一入城,師爺展示過公文,遂被城門守軍帶到白楚寒面前。

彼時江無眠剛忙完救火正在算賬,那地方人多眼雜,過去一個錯眼便找不得人。

白楚寒問過話,又看過一遍委任書,安排親兵帶人先稍作休息。

三名巡檢司不知去了何處,兩位師爺一直堅持等江無眠回來,如今還在縣衙裡頭品茶。

得知城外師爺已經到了,話不多說。江無眠目送白楚寒穿戴整齊出門,腳步一轉進了縣衙,沒去休息,和兩個師爺碰面。

五個人喝過茶,快速交換信息,拼湊出韶遠縣驚變事件全貌。

“如今韶遠縣各種情況,諸位已經清楚,雖還沒去過周邊村鎮,但應相差無幾,幾位師爺可有想法?”

跟随江無眠的四個師爺面面相觑,最後都看向林守源,作為智囊,一般他先開口,其他三人相互補充。

林守源思索一番打好腹稿,過了一會兒說道,“白督撫尚未收兵回松江府,近些天應是有所安排。亂黨借助流民入城,平亂軍當務之急恐怕是清查流民。”

“不出三天,會有結果。”

以江無眠的了解,白楚寒不僅會清查流民,整個縣城百姓都要核查路引戶籍,以免有匪盜之人充數。

盡管前頭還想把人扔出縣衙,但有事要人去做時,他倒是不吝啬使喚白楚寒。

“白督撫此行是為平亂,因而查清流民底細是分内之事,如何安置則是由縣衙出面,是落下文書戶籍還是打回原籍皆是大人負責。”

張榕樂呵呵地跟上,話說得漂亮,好似這本該是白楚寒去做的。

按理來說,這事應是知縣召集全縣配合白楚寒清查。

換到江無眠這裡,就該是白楚寒清查完,還他一個幹幹淨淨的韶遠縣。

江無眠借着喝茶功夫,朝張榕遞去贊賞的眼神,林師爺假裝沒看到,蔣秋低頭看身前的地闆,趙成好似聾了一樣放空視線。

他潤完嗓子,道,“有原籍的流民回原籍,沒有原籍還想留在韶遠縣,先去做工。縣裡五條大街燒了一條,預備倉也燒得幹淨,兩處都要人手,少不得活計。”

韶遠縣十不存四,單是剩下的人要忙着伺候稻田。

這會兒正是谷雨前後,降水增多,嶺南道回暖,地裡需要人,分不出人手時間收拾平安大街與糧倉。

默不作聲的蔣秋皺眉,“大人,這些人的口糧莫不是由縣衙承擔?”

安置流民,簡單四字背後是數量龐大的錢糧支撐。

流民大多是青壯年,吃喝嚼用都是一大筆開支,按一人一頓二兩飯算,一百人三十天能吃十八石糧食。人一做工,糧食按三倍算,合計五十四石糧食。

等“韶遠縣做工給飯吃”的消息傳出去,附近幾個縣的流民彙聚,人數一多,怕是要一整個糧倉才夠吃用的。

更别提縣衙糧倉被一把火燒完,和兵備庫一起被埋在泥漿之中。

指望這裡面能挖出人能吃的米來,不如指望那還給韶遠縣的千石糧食能支撐到下一季糧食豐收。

所以重點仍是抄前任知縣的遺産!

江無眠摩挲茶杯邊緣,顯然是早有準備,“明碼标價。糧倉屬于縣衙,這筆錢糧由縣衙出。衙門現在沒多少,抄完前任知縣就有了。

平安大街的使用權屬于原先住戶,想請人清理,由住戶出錢出糧雇傭。

流民如今尚在清查,縣衙趁機查賬清算。列好證據,白督撫不能坐視不管。

前知縣拿着大周俸祿,卻做蠹蟲行為,侵吞稅糧,危害百姓,絕不能放過。”

大人,說這麼多掩蓋不了您想抄家的真實目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