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長給禾嫒尺發信息時,她正在煮螺蛳粉。
由于剛解決完美食網紅打卡APP的新手系列任務2,她的焦慮感退去,睡得可香。
一覺睡到大中午,起床已經是中午時分,早餐午餐又得一起吃。
由于淩晨剛過,禾嫒尺就用掉每日任務裡的20元報銷金額吃了臭豆腐,所以一整天都得省着吃。
不過省着吃不代表吃得差。
省錢這種小事難不倒勤儉持家的禾嫒尺,她屋裡有之前早早囤好的螺蛳粉,29.9元,6包,還包郵。
在陽台煮,保管對面樓都能聞得到味。
比起在店裡吃,禾嫒尺更喜歡自己煮的螺蛳粉。價格差确實也是原因的一部分,但主要還是因為她喜歡吃軟的螺蛳粉。
店裡賣的螺蛳粉火候剛剛好,吃起來爽滑彈牙,可惜禾嫒尺的個人偏好就是喜歡吃軟粉。
螺蛳粉袋上的說明書,都說粉隻要煮8-10分鐘。她偏不,至少煮個15分鐘,把粉的彈牙口感全部煮沒才算完事。
禾嫒尺看着時間,見粉已經煮了12分鐘,她把煮粉的水倒掉,用涼水把粉沖幹淨,再加入少量水、湯料包、辣油等,再次煮開。
湯包料包一煮開,螺蛳粉特有的味就出來了。
最後把昨晚吃剩的臭豆腐和酸蘿蔔倒進電煮鍋裡一起咕嘟。
“哇~”好一個臭上加臭!
禾嫒尺用筷子把沉到底下的臭豆腐夾出來,在螺蛳粉上碼整齊,掏出手機。
咔嚓。
拍張照再說。
炸腐竹、木耳和腌豆角、酸筍、炸花生和臭豆腐擠在螺蛳粉上頭,把小小的電煮鍋占得滿滿當當。
禾嫒尺取出自己專用的大湯勺,把碼子往旁挪挪,先勺一口湯嘗嘗味。
“嗯~!對味。”水量加得剛剛好,湯底喝起來不會過鹹也不至于太淡。
轉頭夾起一塊臭豆腐。
螺蛳粉她吃得多,但和螺蛳粉一起煮的臭豆腐還是第一次吃。
在陽台上放一晚,又再重新煮一遍,臭豆腐早就不脆了,卻還是很吸汁。泡在紅油裡,吸了螺蛳粉的湯底,豆腐皮變得有些韌勁,吃起來像油豆腐煲裡的油豆腐,但更入味。
“下次試試用剛炸好的臭豆腐配着吃,說不定更好吃。”
再夾一筷子粉放入已經乘了少許湯的勺子裡,禾嫒尺小心翼翼地沿着勺邊,把粉和湯慢慢吸入口中。
粉條單獨煮時本就已煮得發軟的,最後和湯一起咕嘟那幾分鐘,讓它和湯底完全融合在一起,變得更加入味。
一口臭豆腐一口粉,再來點酸筍炸花生,禾嫒尺吃得滿頭大汗,嘴唇發紅。
享受完午餐,把餐具收拾幹淨,她才開始斟酌着寫陳記臭豆腐的評價。
由于陳記臭豆腐是完成任務的突破點,她甚至打開電腦文檔,準備在電腦上寫好草稿,再進行評價發表,可以說是對此相當重視。
……
老海馄饨鋪的店長這個班上得有點焦慮。
他得負責店裡很多東西,空下來的時候還得時不時看手機,生怕漏掉小遲沒吃飽給他回的信息。
結果一個午餐時過完,店長終于閑下來,能一邊吃店裡提供的員工餐,一邊玩專心手機,人家愣是還沒回他,不過也沒拉黑他。
也是,小衆點評畢竟不是聊天專用APP,大部分人也就用來看看評價,或是買點團購什麼的,平時根本不打開這個APP,也是正常的。
這麼想着,店長點開小遲沒吃飽的個人主頁,看看她平時都發些什麼,能不能找到點蛛絲馬迹。
“……”
小遲沒吃飽還挺活躍,前不久剛給陳記臭豆腐發表一篇極其詳細的好評,這家店甚至沒有固定門面,隻是一個移動攤販。
她除了在評價裡描述臭豆腐有多麼好吃以外,居然還在裡面把怎麼找到臭豆腐攤寫得一清二楚,生怕食客找不到地方似的。
【如果實在找不到,可以打電話給陳老闆,或者直接加他Vx,讓他給發定位。電話号碼就在商鋪資料裡查詢。】
他們店怎麼就沒有這種待遇呢?
果然是收了錢吧。
給小遲沒吃飽點個關注,店長退出她的個人頁面回到主頁,結果發現自己關注的小遲沒吃飽在一秒之前剛發出一篇筆記。
《臭豆腐加螺蛳粉,臭臭組合!》
首圖是一碗被各種小菜擠得看不出是螺蛳粉的螺蛳粉,店長剛從陳記臭豆腐的評價頁面出來,能看得出碗裡的臭豆腐和陳記的很像。
第二張圖,一雙筷子把裹滿紅油的粉夾起,叫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