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武則天新史:仕女長歌:唐朝的女人 > 第177章 王文度矯诏罪當斬 太子之争塵埃落定

第177章 王文度矯诏罪當斬 太子之争塵埃落定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如意也是失落,她也賭輸了,輸了自己兒子的太子之位,輸給了皇後,蕭淑妃。

一時間蕭淑妃的未央宮開始門庭若市,皇後的鳳儀宮倒是老樣子,因為李治還沒有解除皇後的禁足反思令,還沒有人敢去鳳儀宮上門,但朝堂上也已經有了希望解除皇後娘娘禁足令的風聲,這都是見機行事、聞風而動的朝臣。

月餘之後程知節終于帶領大軍回到了長安城,程知節等人也開始入朝述職,以及考功司的考功郎開始統計彙報戰功。

結果這時候大家才發現了不尋常的地方,為什麼王文度的首戰之功和攻破恒笃城才殺敵數百人?為什麼蘇定方的襲營才殺敵一千五百人,這麼折算下來大唐此戰總殺敵數也就三四千人,這不是一個打了幾個月的戰該有的規模,尤其是王文度的攻城戰。

程知節、蘇定方、王文度三人的各自述職中對于此戰的描述也出現了分歧,分歧主要表現在蘇定方襲營成功後曾經要求對突厥人一鼓作氣乘勝追擊,但這個想法卻被大将軍程知節和副總管王文度否定,這也就錯失了對糧草匮乏的突厥人一網打盡的機會,結果突厥人遁逃。

這算是唐軍的戰略預判失誤。

再就是對于恒笃城的描述,蘇定方揭發王文度為了軍功殺良冒功,縱兵劫掠,有違大唐王師之名,這不是一件小事,蘇定方敢于揭發王文度此時頓時在朝堂上引發了一陣風波,因為這一次殺良冒功影響着太子人選的走向。

李治聽聞蘇定方這麼說勃然大怒,他是完全相信蘇定方的說辭,如果蘇定方說的是真的那王文度就是罪該萬死了,長孫無忌也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于是趕緊組織三省首官研判蘇定方說的真假。

結果這件事就被揭發出更多的真相,王文度不但殺良冒功,縱兵劫掠,而且根據程知節的說法,這都是王文度說自己有密诏在身,自己并不知曉,還有就是在蘇定方夜襲突厥成功後也是王文度數次阻攔自己想要出兵,到了恒笃城後也是王文度自己自作主張殺良冒功,并且以密诏為名阻止自己深入突厥腹地,程知節也把所有的事推卸到了王文度的身上。

也不怪程知節會這麼做,程知節打死都沒有想到王文度會有矯诏的膽量,他一直以為王文度敢數次建議自己是真的有密诏在手,因為矯诏罪同假傳聖旨,哪個腦子正常的人敢這麼做?程知節偏偏沒想到王文度就敢這麼做,所以在知道王文度矯诏這件事後他就說出了所有的事。

這樣經過長孫無忌等人的調查就得出了一個結論,王文度因為嫉妒蘇定方的功勞,于是矯诏欺騙程知節和蘇定方,假稱皇上有密诏,不許大軍深入突厥腹地,最終導緻大軍逗留不前,追擊不利,錯失戰機,使得此戰無功而返。

沒人能想到傳的好好的事到頭來還會有這樣的逆轉,也沒人敢想王文度居然敢矯诏假傳聖旨,敢殺良冒功,目的就是為了搶功勞,既然攻破恒笃城是假的,那之前大家以為的王文度在戰功比拼中赢過蘇定方還怎麼算真?一時間很多已經向王皇後和蕭淑妃示好的大臣又是臉色一陣清白。

但眼前還是要處理此戰無功而返的責任,最終王文度因為矯诏假傳聖旨該當判處斬首,但念在其過往功勳後除名為平民,程知節因輕信王文度所言逗留不前,錯失戰機,雖有被王文度蒙蔽的原因,但作為此戰的主将還是被罷黜官職。

這樣一來這一戰三大領兵總管隻有一個赢家,那就是蘇定方。

李治在這樣的結果面前也不知道自己會有這樣的反敗為勝的機會,所以自己在和朝臣的賭約中又赢了,還是靠蘇定方。

王皇後在後宮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差點被氣的吐血,之前她還聽說王文度因為攻破恒笃城功勞已經赢過蘇定方,這也就代表自己和蕭淑妃在這一次對決中赢了武賢妃,自己和蕭淑妃想要李素節做太子的目的就要達到,怎麼好好的結果就成了王文度矯诏假傳聖旨贻誤戰機了?王文度不但沒有功勞,反而還被治罪?所以自己這一次輸的很徹底?

如意和楊氏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被驚呆,她們本來以為自己已經必敗無疑,沒想到事情還有這樣的轉變,這一件件事讓人的心像是坐在激流的舟中,一上一下讓人預知不到,但最終還是自己赢了?

楊氏愣愣的看着自己的女兒如意道:“如意啊,你說弘兒現在有機會做太子了嗎?”

如意點點頭道:“娘,皇上一定會把握這一次機會的。”

李治的确想要把握這一次的機會了,按照戰前的“約定”,此戰本來就是他和朝臣決定太子之位的不可言說的默契,現在自己赢了,李治自然想要和朝臣兌現這個“賭約”。

這也是李治對王文度和程知節輕治罪的原因之一,王文度倒是其次,重要的是程知節,他是兩朝的老臣,李治對他不治罪也是在向老臣們示好,像自己的舅舅長孫無忌示好,用以交換自己在冊立太子這件事上的高擡貴手,這是李治上一次用謠言交換如意從昭儀成為賢妃學會的經驗。

大臣們對于李治的心思也是明白,所以太子人選這件事在經曆李忠失心瘋之後,李弘和李素節同為接替太子人選之後,終于結束了君臣間的明争暗鬥,似乎太子之位已經成了武賢妃之子李弘的囊中之物。

後宮諸人如意和楊氏聽到這個消息喜極而泣,王皇後和蕭淑妃失魂落魄,還有一個似乎的局外之人長孫德妃,她終究還是沒有等到自己肚子裡的孩子,她聽到李弘可能為太子消息的時候跌坐在地。

這是衆生百态,有人是赢家,有人是輸家,有人得之慶幸,有人失之不甘心,有人為命運抗争,有人被命運嘲諷,有人被命運愚弄,有人會與命運同歸于盡......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