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軒進來,顧陌問:“王兄可吃過午膳了?”
“吃過了。”
葉軒一直在宮裡不用問也知道還沒吃,瑄帝眼神示意趙要,趙要會意轉身出門命人去給葉軒準備午膳。
瑄帝往密室走,三人跟在身後。
葉軒和穆翎見着一衆牌位時有些怅然,三人站在瑄帝身後。
瑄帝看向葉軒和穆翎:“我有愧于你們,沒能護好你們的父親,是我無能。”
瑄帝走上前從穆王牌位後拿出一物交到穆翎手中:“那日你父王托我轉交與你,一直沒機會,你不用原諒我,也不要苦了自己,等新帝登基,我這條命你盡可拿去。”
穆翎看着手裡的與顧陌一般無二的長命鎖。
穆翎出生前穆王就命人打了這金鎖,隻是還不等穆翎出生穆王就出征去了,等回來穆翎已經有五歲,穆老王覺得金鎖跟着自己沾了殺伐之氣不吉利索性就沒給穆翎,一直随身帶着,直到那日艱難從懷裡拿出來交到瑄帝手中這才放心。
穆王不怪瑄帝,穆翎又能憎恨他什麼呢。
穆翎合手一拜:“陛下,臣請回南境。”
“好,等承襲了你父王的王位再回去吧。”
“是。”或許離開是最好的,不用看到瑄帝,不用想起仇恨,就守着穆王身前的責任。再陪着冷亓,他答應了冷亓,要給他一個家。
瑄帝轉向葉軒:“你父親留給你的,我已經給你了。”
葉軒點點頭,摸向腰間帥印。葉誠留給他的,他在幾個月前已經看到了。
瑄帝看向在顧瑄旁邊的顧陌:“我已寫好退位诏書,陌兒不日便可登基。”
“父皇,兒臣無心皇位。”顧陌知道這不是試探,他就跪在顧瑄面前,想多陪陪自己的生父。
瑄帝語氣平和,沒有以往那般威嚴。“可這個位置,本來就是你的。”
顧陌不語,看着顧瑄,又看向瑄帝:“父皇,兒臣此生不會納妃,更不會為皇室開枝散葉,這個位置是您的,這天下需要的是一個能開創盛世,讓天下安定的君主。”
顧陌向瑄帝跪下一拜:“請父皇收回成命。”
葉軒和穆翎也跪下,穆翎道:“請陛下三思,如今朝中局勢不穩,殿下若是倉促繼位,隻怕邊疆蠻夷會趁機起兵。”
葉軒道:“請陛下收回成命。”
瑄帝是最适合當這個皇帝的,不論是自小跟着顧瑄,還是蟄伏的這些年,他比任何人都要看得清南國的局勢現狀,論着出生,他也是名正言順。
所有人的冤屈和清白隻能他來還。
瑄帝坐在龍椅上,葉軒舉着大理寺整理出來的有關慕容襲、薛晟、胡昌旭、找小滿的所有罪證,于大殿上為所有人正名。
葉軒将被裹成卷軸的罪證高舉于頂,字字铿锵:“罪臣慕容襲、薛晟、胡昌旭等五十一位大臣裡通外敵,構陷我父叛軍通敵,請陛下明察!”
葉軒此話一出,沒聽到絲毫風聲的官員跪倒了一片,六部、内閣中無一幸免,還有遠在地方的官吏。
慕容襲和胡昌旭被提了上來,在殿上的官員大喊着:“陛下饒命!”
慕容襲被摁在地上,擡頭看向瑄帝道:“你以為你這就算赢了嗎?”
瑄帝從龍椅上站起身,摘掉頭上的冠冕走了下來,朝着葉軒手裡的卷軸跪下,“陛下!”大臣們被吓得連忙也跟着跪下。
在慕容襲驚訝的神色中,挺直了脊梁開口道:“朕本名淩璟,養父淩雨潇,得先帝聖恩提為先太子伴讀,承蒙先太子厚愛悉心教導得以成材,然先帝病重,慕容襲兵逼皇宮,又以先太子做要挾,不得已朕居皇位,聽憑擺布,令忠臣枉死,殘害手足,使得蠻狄猖狂,百姓憂懼,是朕之過,現昭告于天下,還葉誠、淩雨潇、甯王清白,慕容襲一案被害官員後代可承襲其父官位爵位,穆翎承襲穆王王位,接管南境,判慕容襲、胡昌旭淩遲,涉事官員斬立決,諸卿可有異議。”
“臣等聽憑陛下處置,陛下聖明。”
胡昌旭暈了,慕容襲面目猙獰,“你,你們!”慕容襲看着朝臣沒有絲毫質疑瑄帝的意思,不對,他們知道真相後該厭棄瑄帝,合力讓他退位,他沒有輸!
可是,可是為什麼這些人都沒有怪瑄帝,沒有人質疑他!
慕容襲不會明白。
“他是假的!他混淆皇室血脈,你們!”
“陛下究竟是不是皇室血脈,慕容大人難道不清楚嗎?”
莫淩易從殿外領着一個老嬷嬷進來,慕容襲看着老嬷嬷頓時洩了所有力氣,他失去了最後能扳倒瑄帝的機會。
“罪臣淩雨潇之子淩易,參見陛下。”
“老奴參見陛下。”
老嬷嬷看着瑄帝眼含淚水:“老奴乃先皇後身邊貼身宮女,當年先皇後故去,先太子将老奴放出宮養老後遭人追殺幾經輾轉至甯王府中隐姓埋名苟活至今,老奴鬥膽,請陛下右手一觀。”
瑄帝點頭擡起右手,朝臣們擡頭,老嬷嬷握着瑄帝的手看着折掉的小指,忍着眼淚:“先皇後當年誕下雙胞皇子,因其中一子折了手指娘娘命産婆秘密送出宮外撫養,誰知産婆見錢眼開拿了銀子後将小皇子丢棄,娘娘遍尋小皇子蹤迹不得,日日郁郁寡歡,最終因思念小皇子心切抑郁而終,小皇子左肩有一飛鳥胎記,諸位大人盡可查驗。”
“陌兒。”瑄帝喚了顧陌,顧陌起身,接過莫淩易手中的匕首,瑄帝解開龍袍,顧陌将内襯劃開,左肩上确實有一個飛鳥胎記,瑄帝轉過身,顧陌讓開在瑄帝身後跪下,大臣們也看得清楚。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孔瑞海叩首,百官朝拜,他顧璟的帝位名正言順。
瑄帝繼續道:“先太子因朕之過失自殺于慕容襲密室内意欲讓吾醒悟,朕有愧兄長教導犯下大錯,然朕之過錯當應由朕彌補,待山河無恙,百姓安定,即刻下召傳位兄長遺孤皇太子顧陌,今在諸卿見證下立下诏書,諸卿可有異議。”
“臣等遵旨。”
趙要捧着皇帝的冠冕,由孔瑞海親自為瑄帝帶上,正瑄帝衣冠,将瑄帝扶起身便再跪下去,行叩拜大禮:“參見陛下。”
“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瑄帝自登基廣開言路,修繕官道,重新丈量田地,使百姓有其田,打開互市讓南國經濟繁盛,這樣的功績即便是在先帝在時也不曾有,之後在慕容襲内外威逼下還能讓邊防不亂,國土寸步不讓,他就擔得起群臣這一跪。
大殿内外的人都跪着,大聲喊着萬歲,千歲,響徹整座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