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史書南良 > 第3章 第七代木士傳人的第一史

第3章 第七代木士傳人的第一史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顧煦不再多言,暗中點了點千良的左臂。

“聖上,千良以為,顧史所言甚是,請聖上降旨令忠武大将軍任平北帥使,領兵前往北域平亂。”

“好,就如千史所言,來人,即刻傳旨,命忠武大将軍江易武為平北帥使,領江家軍及其餘精兵三萬平北域之亂,明日出發,不得有誤。”

“遵旨。”

聖旨已下,不論結果如何,大殿上的這些人都再也無力改變,江易武的江家軍隻忠聖命,他一家獨大,對他們這些人,絕無益處。

原本以為今日之事就算結束了,卻不曾想千良上前一步,對着良景帝說到:

“聖上,攘外一事已定,千良以為聖上該想想安内之事。”

“聖上,韶陽以為千良所言極是。北域諸族雖與大良多有沖突,但戰事多在十一月及十二月,少在一月,更從未有在炎炎七月與我大良有過沖突,如今忠武大将軍重傷不過半月,北域,就坐不住了嗎?連韶陽都是今日大殿之上知道大将軍受傷一事,北域又是如何得知的?還請聖上,明察。”

顧煦說完,看了看旁邊的千良,千良朝她點了點頭。

這番話本該由千良來說,但她作為朝堂史官本就不受人待見,再說這些話,怕是走出這個大殿,就要遭人暗算,而季雲栖作為民間史官,除月初及月末外不可入大殿上朝,所以,隻能由顧煦這個有皇帝撐腰的人來說了。

“顧史莫急,朕也不是黃口小兒,有些人自會付出代價。”

話音剛落,方才派去傳旨的内侍就帶着一隊宮内羽軍進了大殿。

“來得正好,将趙通海、方遠山押入刑獄,令監刑、監吏兩司細細查證,按律判處。”

“羽軍領旨。”

趙通海和方遠山還沒來得及喊冤就被羽軍捂着嘴拖到了外面。

“聖上英明。”

千良和顧煦立刻朝着良景帝行禮,其餘百官也隻能照做。

良景帝看着千良和顧煦,不由得想到幾天前她們二人以及季雲栖入宮與自己商議今日之事的情景,借今日之事發難,折了丞相和葉侯爺的人手,他心情暢快,更感歎有千良三人這般忠義之士,是大良之幸,是大良百姓之幸,是他楚錦之幸。

“免禮,朕隻望各位好自為之,若誰再做出與大良不利之事,趙、方二人便是他的下場,退朝。”

百官神色匆匆地離開了大殿,千良和顧煦走在最後,不緊不慢。

“千史,顧史,有時候事情不要做的太絕,于你我都好。”

葉侯爺今日什麼都沒有做,卻白白損失了一個人,才故意走在最後朝千良二人放狠話,話說完後,也不等二人回應,就大步流星地走了。

千良與顧煦對視一眼,說到:

“今日史冊上,還要加上一句,‘葉侯怒極,以言威木、火二史’。”

“哈哈哈哈哈千良啊千良,你放心,我雖不能在書上寫這樣一番話,但定将大殿上的事情明明白白地寫好,與你之史作證。”

“有勞韶陽了。”

【安陽十五年,七月十四。北域亂,帝征百官之意,欲尋平亂之将。百官無顧百姓之意,衆派傾軋,帝怒而斥。顧史薦以忠武大将軍,監禮司趙通海駁之,木士相助,帝終降旨令其為平北帥使,平北域之亂。】

【後,帝平内亂,監禮司趙通海、監戶司方遠山革職查辦。】

【朝會散,葉侯怒極,以言威木、火二史。】

——木士實記

第二日一早,這則史事就被監史司謄寫、抄寫百篇後傳至民間,供民傳閱。

木士著無名之史的事情,再次為民稱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