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商議,陶家決定聽從朝廷的安排,落戶新地。
陶真曉暗暗松了口氣,她才十四歲啊,長輩就已經考慮她的婚事了,這怎麼行,自己的婚事的決定權一定得抓在自己手中才行。
陶真曉好奇那位公子的名字,家在哪座大城,一直等到全家做了聽從朝廷安排的這個決定,也沒聽見爺爺提起,她忍不住就要問爺爺。
這時,一道軟糯嬌柔的嗓音在陶家人身邊響起:“曉姐姐,你們決定好了嗎,是投靠親戚朋友,還是讓朝廷安排?”
陶真曉轉頭望去,沈紅照一臉天真地靠近過來。
她掃了爺爺一眼,再望望周圍,别人也是一家子圍在一起讨論未來,或冷靜,或激烈,聲音有高有低,但都聽不太清楚。
真曉對沈紅照露出笑容:“當然是聽從朝廷的安排了,不然還能去哪兒?”
沈紅照笑着彎起了眼角:“跟我想的一樣,你們的親戚朋友跟你們也是一個樣,哪有什麼富裕的親戚朋友給你們投靠,要是有,你們早就奔去了。”
真曉頓時額頭劃下黑線,正要說兩句,這丫頭轉身歡快地走了。
她幹什麼來了?
陶分曉瞪着沈紅照的背影,對姐姐道:“姐,她真讨厭,她故意的。”
八歲的小孩已生成自己的善惡喜厭觀。
母親淩氏毫不在意:“沈家與我們不是一路人,人家定是有可投奔的富貴親戚。”
父親陶佳文望了沈家一眼:“反正以後也不會再見面。”
陶真曉自是看懂沈紅照的心理,她沒問爺爺那個公子的事,轉而對家人們道:“她之前養尊處優,如今淪落成乞丐一樣的難民,這落差太大,她恐怕還接受不了,我看她也不想接受吧……”
“她沒事就來打擊咱們家,不過是想提醒她自己跟我們不一樣,這種人容易心裡扭曲,見不得别人好,更受不得之前不如她的人過得比她好,誰跟她走近誰倒黴……”
真曉趁機教導家人:“以後遇到這種人,咱們一定要保持距離。”
陶分曉不高興道:“那姐你還跟沈紅照好?”
陶真曉舉手一捏弟弟肉嘟嘟的臉蛋:“逢場作戲懂不懂?就是表面關系好,其實上不好,反正咱們以後也不會跟他們家有往來,沒必要交惡。”
她耐心教育弟弟做人的道理。
分曉趕緊将自己的臉蛋從姐姐手中解救出來,瞪着姐姐,沒什麼精神反擊姐姐,轉頭抱着父親喊餓。
陶佳文也餓:“分兒再忍耐忍耐,隻要得了安排,官府應該會發飯的。”
這些天的遭遇連小孩子都被迫懂事,陶分曉沒有鬧家人,乖乖趴在父親懷裡。
衆人在原地等待,這一等,就一直等,士兵們一直在不遠處觀望,沒再搭理他們。
夜深時,在饑寒交迫的驅使下,有幾人壯膽上去詢問,被士兵們無情對待,呵令其回原處等待。
這些日子,難民隊伍的食物幾乎已吃光,隻有一部分人還剩點食物,有食物的人遠離他人,背着進食,恨不得鑽入地底下去吃,不讓任何人看到。
大家縱然心中升起無數惡念,在官府的眼皮底下也不敢鬧事,硬是熬着。
陶真曉明白,那是官府在監視難民,等看其中是否存在什麼可疑人物,他們隻要熬過觀察期就好了。
一夜過去,太陽升起,城門口終于又出現了一支隊伍。
望着漸漸靠近的隊伍,陶真曉想,官府終于要開始記錄大家的身份信息了……
思緒随意散發着,陶真曉蹙了蹙眉,想到了什麼。
她望望周圍,大夥都各自跟自己的親友圍在一起,面目憔悴,目光無神,沒關心别人。
沈紅照一家不在陶家附近,估計又找誰聊天去了。
經過這些天的觀察,陶真曉對沈家是有些了解的。
沈家熱衷社交,當家的,也就是沈紅照的爺爺,總是找尋機會與那些看起來非普通平民的人家攀談,套近乎。
陶真曉倒也理解沈家的行為。
她收回視線,扯扯爺爺的衣角,又拉拉父親的手臂,在家人都看向自己時,低頭低聲道:“爺,爹,娘,分兒,你們都記得自己原本的家在哪兒吧,自己叫什麼名字,家裡還有幾口人,祖上是幹什麼的吧?”
不待家人詢問,在他們奇怪的目光下,真曉轉頭對弟弟道:“分兒,等會兒大人問你話,你隻要說自己叫什麼名字,家裡有幾口人,他們都是你的什麼人,都叫什麼名字就行,其他的記不清不要緊。”
淩氏不明白女兒為何提醒這些事,但看女兒嚴肅的臉色,明白事情嚴重,她難免憂心忡忡起來:“真兒,怎麼了這是?”
陶請福是個聰明的莊稼人,很快就明白了:“真兒叮囑的對啊……”
他贊賞地看了孫女一眼,還誇了一聲。
“這麼多人,誰是誰,來自哪裡,誰跟誰都是什麼關系,還不是任咱們空口說……”
“雖然朝廷有咱們的戶籍副本,但沒咱們的畫像啊,總有漏洞,到時候問話,可能會是一個人一個人問,不會讓我們一家子一起過去的。”
“這……”淩氏臉色發白。
獨自一人面對官府,這對她來說就跟上戰場一樣,她的心就沒放下過。
陶佳文看起來是個樂天派:“擔心什麼,我們說實話,怕什麼,别自個吓自個,不會有事的。”
“那,那要是當官的不信呢?”淩氏無法控制自己不往壞處想。
真曉趕緊安撫母親:“娘,不擔心,我剛才隻是提醒,沒那麼嚴重,咱們照實說就好了……”
頓了一下,真曉又道:“問話的人肯定是嚴厲的,甚至看起來有點兇,但那都是假裝的,為了揪出可疑的人,就是看看誰可能有危害……”
“官府也就是走個過場,不會無緣無故為難咱們的,他們巴不得早點送走咱們呢,這麼多人,白木縣可養不起……”
“總之,到時候大人怎麼說,我們怎麼做就對了。”
有女兒的這一番解釋,淩氏稍微安心了一些:“那就好……。”
陶請福點頭贊同:“真兒說的沒錯。”
陶真曉想,官府主要不是弄清楚難民的身份,而是查查有沒有敵人吧,戰事剛平息……
她抓抓腦袋,不去想太多,忍下擡頭四望的沖動,沒有觀察官府的人,擔心引人注目,節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