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請福向同村人道了謝,又花五文錢向茶攤老闆買了十個粗面雜糧饅頭,然後帶孫子孫女回家。
同村人也起身,一齊回去,有的人也打包了好些饅頭回家,可以多存放幾日。
衆人正向鎮外走去,忽聞“哒哒~”的馬蹄聲從身後傳來,大夥回頭望去,忙避開讓道。
騎馬的是一個官差。
越過真曉衆人後,官差的馬速慢了下來,最後在十丈外停下。
那裡是小鎮的布告牆。
官差翻身下馬,從腰間取下一個竹筒,從中抽出一張紙向布告牆走去。
官差貼好布告,便牽着馬進入集市,尋找歇息的地。
官差離開後,大家紛紛向布告牆圍觀去。
“爺,你們在外邊等着,我去看看。”
基于人天生的好奇心和湊熱鬧的本能,陶真曉也擠上去,雖然她并不識字,看不懂布告上的内容。
真曉望着告示書,沒有畫像,應該不是通緝令,上面全是字,她望望四周,看誰看得懂的。
“這寫的什麼呀?”
“可有誰認字?”
“我還以為是通緝令呢,不是通緝貼什麼告示?”
“是官府出什麼規矩了嗎?”
真曉心态平衡了,大家都不認字,又都愛湊熱鬧,越看不懂越愛湊熱鬧。
有一個男人擠了進來:“讓一讓,我看看,我認字。”
終于有個認字的人來了,大家趕緊讓道,很想知道這告示上寫的什麼。
“我看看啊……各位,這是大事啊,大好事啊!不是官府發告,是朝廷……”
看懂告示的男子側身面向大家,滿臉笑容地轉達告示書上的内容。
“衆位父老鄉親,請聽我說,告示上說,新皇十一月一日登基,年号‘景安’,新皇名諱,楚濟遠。”
“皇恩浩蕩啊,新皇登基沒有大赦天下,但免了農戶三年賦稅,隻有農戶獲免三年賦稅,真是明君啊,西朝有福了,百姓有福了!”
“賦稅免三年啊,隻免農戶的?這是天大的喜事啊!”
群衆的腦子在努力理解男子的話語,弄清告示上的内容,在男子的強調下,大家的注意力從“新皇登基”、“新皇名諱”轉移到了“賦稅免三年”的點上。
“免咱們種地的賦稅三年?”
“真的假的?”
“太好了!天大的好事啊!”
男子強調道:“這是朝廷的告示書,哪能有假?大家放心,從新皇登基起三年,賦稅全免!新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随着男子的激情呼籲,不知誰跟着喊了一聲“吾皇萬歲”,這振奮人心的消息令衆人心生喜悅,又因氣氛的感染,不自覺地先後附和起來:
“皇上萬歲……”
“萬歲萬歲……”
“萬萬歲……”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漸漸的,喊話整齊了,高昂嘹亮的歡頌聲散發着明顯的喜悅。
這陣仗吸引了不遠處遊走于集市中的人,接連不斷的有人走了過來,想要看看出了什麼事。
衆人議論紛紛。
“免賦稅三年?真的嗎?太好了,真沒想到啊……”
“真是大好事啊,我一直擔心莊稼的收成不好怎麼辦,這下可以喘息三年了……”
“沒想到換皇帝了……”
“那舊皇呢……”
“管他新皇舊皇,隻要免賦稅就是好皇帝,還有别再打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