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氏忙把好消息告訴家裡的頂梁柱,臉上的笑容久久不散。
當家的陶請福開懷大笑:“哈哈~真兒有本事了,先學會要緊,謝禮的事咱們再想辦法。”
鄉下人也是注重禮節的,不會忘了回報人家。
陶佳文饒有興趣地看着兒女練字,含笑打趣道:“真兒,你就學了半天就教分兒,沒寫錯吧?”
他看木闆上比劃的字就是一團線條,也看不懂是個啥字。
陶真曉擡頭,鼓着腮瞪了父親一眼:“我都學會五十個字了,背得下三字經上百字了。”
就是字的比劃多了,難寫,分散了她的記憶力,不然她能把三字經一半給背下來,想她前世也是個大學生,那英文單詞可比三字經難背多了,三字經才一千一百四十五個字。
“會寫五十個字啦!”陶佳文驚奇。
他不會認字,但知道半天就學會五十個字很了不起了,單看兒女練習的這一個字,他就覺得難記難寫費腦子,他甯願幹一天活也不願學習。
陶請福歡笑着:“呵呵,沒想到咱們家的真兒是個才女。”
“哼!”真曉嬌嗔地瞪了家人一眼,拍拍手起身,去洗手吃飯。
為了不忘記白日剛學會的字,加之學習的興奮,入夜後,陶真曉還在練習,一刻不松懈。
自從學習認字之後,陶真曉覺得生活有趣多了,做事也更有幹勁了。
日子忙碌而充實,時間飛快,這天,十二月三十,官府來人,向村子裡分發了種子,好讓村民們過年之後試着下種子。
西朝國,正月十五開始過年,一直到正月底,正月結束,年節也結束。
自上次雨天之後,老天就沒再下雨,還時不時出一下太陽,露露笑臉,村民一刻不停,都想在過年之前入住新家。
鄰居楊家的房子已經建好,陶楊兩家隻管合力建造陶家的宅子。
村民獲得的宅地大小都一樣,建宅的材料又都可以賒賬,大夥也就不省什麼了,除了個别人家,村子裡建的宅子大小、格局都差不多一樣,有了經驗之後,宅子建造的速度也快多了。
正月十日這天,陶家主屋完工。
天公還算美,一直沒下雨搗蛋,兩日後,陶家人終于搬入了新家。
主屋有四間房,這是造宅之前全家商量出來的宅子結構。
有堂屋,兩側屋,還有堂屋後面的一間小屋,這樣的話,廳堂就小了,但這不影響日常生活,空間夠一家五口人坐下吃飯。
左右兩側屋,一間做爺爺的卧室,一間是父母的卧室,弟弟跟爺爺一屋,廳堂後面的小間是真曉的房間。
分曉沒因為自個沒單獨的房間而委屈,父親說,姐姐沒兩年就會出嫁,到時候房間就是他的了,況且,以後他要去城裡讀書,能住更好的地方。
小小的房間裡,陶真曉坐在簡陋的木闆床上,靜靜感受這份安甯,有個像樣的房間睡覺,才擁有真實的安全感。
生活,終于安穩下來了。
正月十五。
這天傍晚,天慢慢暗下,冷風呼嘯,村子裡不見一道人影,家家戶戶都點燃了燈火,散發着溫馨的氣息。
陶家奢侈的點了兩盞油燈,全家圍着不斷腿不缺角的木桌子吃飯。
飯桌上難得的豐盛,多了葷菜,有五個雞蛋,另外都是素的,主食是大白饅頭,管飽。
陶佳文一直想逮野味解解饞,可惜一直沒逮着,這蛋是當家的為慶祝入住新家和過年,特意去鎮上買的,兩文錢一枚呢,這已經是便宜的了。
陶真曉就很想問問爺爺,他還剩下多少家庭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