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陶家。
飯桌上,有四盤菜,有炒有煮,有青菜有肉。
青菜是陶家自個種的,院子裡的實驗菜地成功了。肉是臘肉,過年買的肉腌曬過後保存着,隔段時間就割點解解饞。
“爺,爹,大家今天翻地有翻到什麼東西不?”陶真曉帶着笑容閑聊狀問道,“這地底下可能埋了什麼金銀珠寶也說不一定。”
陶佳文塞了口青菜入嘴裡,笑呵呵起來,聲音有些含糊地回應着:“沒準還真有,百年前這裡可能住過人呢。”
陶請福疲憊的臉龐露出些許笑容:“這種爛土,就算有什麼好東西也被腐爛掉,不值錢。”
家人閑聊了一會兒村子裡的事,當家的道:“先管今天翻好的那些地,曬兩天,松松土,試種看看,省得白忙活。”
“爺,你們好好休息,地種不了也不怎麼要緊,我會想辦法賺錢的。”真曉眼眸透着成熟安慰家人。
今天挖地挖那麼深,很累人,爺爺和父親明顯很疲憊。
看孫女懂事又能幹,陶請福很欣慰:“呵呵,真兒真懂事。我明天想去鎮裡看看,誰想去的早點歇息。”
當家的目光掃了家人一遍,最後落在男孫身上:“分兒,要陪爺爺去鎮上不?”
“嗯……”分曉苦着臉思考,回想翻山越嶺、長途徒步的艱辛滋味,艱難的做出決定,“不去。”
太累了!
出去一趟回來腿酸痛得不行,鎮上也沒啥好玩的,等爺爺買點肉包子回來就好了。
分曉一副懂事的樣子對爺爺說道:“爺,我走路不快,耽誤時間,我就不給你添麻煩了,你能買點肉包子回來不?”
“哈哈~”看孫兒的小心思,陶請福開懷大笑,“分兒精了啊。”
真曉沒說什麼,不用問,她自是要去的,哪回去鎮裡能少了她?
翌日。
陶真曉祖孫倆踩着朝露越過山,經曆了一番艱辛徒步,在太陽高照時進入了小鎮。
“真兒想要買什麼?”陶請福面帶慈愛問孫女。
陶真曉一如既往警惕地環顧四周,邊回道:“爺,我們先去書鋪。”
“真兒想買什麼書?筆墨紙也可以買了。”陶請福現在為孫子花錢眉頭不皺一下。
真曉笑道:“筆墨紙要買,書也要買,想買點曆史書。”
有的字她還看不懂,但可以先練習着寫寫背背,以後請人教時會學得更快,學費就能省很多。
這古代學字,沒有讀音注解啥的書籍,隻能靠人教,這一點就大大限制了念書的人群。
西朝禁止私塾,唯官方學院能教學,學院又貴,很多平民百姓一輩子都沒錢進學院。
好在朝廷不管私人教學,不然,真曉隻能等以後賺錢了才能認字。
祖孫倆來到書屋,沒一會兒就出來了。
陶請福背包裡裝了點東西,跟在孫女身邊,目光注意着周圍來往的人們。
“我們去找唐老闆吧,如果他還願意賒賬給咱們,如果沒什麼不能接受的條件的話,咱們就買。”真曉下了決心。
她不相信天上會掉餡餅,賒賬的同時一定附帶了某種條件,細想起來,唐老闆出現至今為陶家提供了許多便利,沒有惡意的迹象出現。
經過深思熟慮,陶真曉還是保持警惕,不能大意,“小心駛得萬年船”是她穿越到這個世界後的座右銘。
陶請福道:“目前看那個唐老闆似乎沒什麼壞心思,即使他真好心無條件的賒賬給我們,咱們也不能就這麼答應,有時候,人情是最難還的債。”
陶家謹慎的不止一個人。
陶家祖孫倆來到唐民富的小店外,店門開着,裡面有兩道人影,這回唐民富在,還有上次的夥計,名叫陳伍。
“陶小姐來了!”
“這位是陶老太爺吧?”
一直注意門口的陳伍及時發現客人,立刻熱情地迎上來。
對于這種熱情,真曉已不那麼在意了,上次,她就叫陳伍喚自己名字,他闆着臉,嚴肅地拒絕了她:“那怎麼行!對待客人禮數絕不能少,掌櫃的要是知道了,是要扣我工錢的。”
真曉隻好作罷。
“陶姑娘,陶老爹,你們來啦!”
坐在櫃面後面打瞌睡的唐民富,聽得夥計的叫喚,忙睜開了眼,一下子就站起來,還沒揉開惺忪的雙眼,就趕緊打招呼。
真曉和爺爺對視一眼,見爺爺沒要開口的意思,真曉對唐民富微笑道:“唐老闆,打擾了,上次來你沒在。”
“呵呵,這回我這不是在等二位嘛,”唐民富邊從櫃面裡頭出來邊露出憨厚的笑容,整個人已經精神奕奕,“二位,今天有什麼需要的?”
看他們兩手空空,不是賣貨,那就是買貨了。
真曉直接問道:“唐老闆,上次聽陳伍說你願意賒賬給我們橄榄果?”
唐老闆點頭:“不錯。”
“那麼,條件是什麼?”真曉道。
“條件?”唐老闆愣了一下,才明白眼前的小姑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