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選秀後朕揣了皇後的崽 > 第2章 小昏君想換金手指

第2章 小昏君想換金手指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翌日,連瑜早膳多幹了兩塊桂花酒釀軟酪,才下旨召了岑太師入宮。

因岑太師有了春秋,先帝在位時特許為其在宮門口備一頂軟轎,所以未過多久岑太師便乘轎到了乾清宮。

說起岑太師岑霁,那可是大昭唯一的三朝元老,雖年過六旬,須發半白,依然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

整個老頭整日神采奕奕精神抖擻,連瑜覺得按照這精神頭,說不準太師還能再熬走連瑜他這一朝。

此時岑太師在内侍的引領下走進來,到了連瑜面前就要跪拜:“老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師不必多禮,快起來!”記憶裡岑太師可是原主老師,正經教導過原主幾年的,連瑜哪敢讓他跪拜,連忙伸手将他扶起來。

岑太師順勢站起,道:“敢問陛下修養得怎樣了?老臣日日苦等,實在憂心陛下的龍體。”

“咳,有勞太師挂心,朕身子大好了”,連瑜故意咳嗽兩聲,一臉堅強道,“雖然太醫說還有點風寒,需要再将養十日八日,不過朕覺得這一點小問題朕能克服,這不是怕風寒會傳染嘛,所以朕之前就沒召見太師。”

“太師快坐。”

連瑜吩咐喜公公:“沒眼力見的,快給太師倒茶,要最好的蒙頂石花。”

“謝陛下,不過老臣可沒這個福分喝貢茶,不必麻煩了。老臣今日過來,是有些事想單獨問問陛下。”

岑太師說着,看了眼周遭的宮人。

連瑜便道:“小喜子,你帶着他們下去吧。”

喜公公應了一聲,帶了人去殿外候着,沒多久,一個身高七尺相貌憨厚的小太監一瘸一拐地湊了過去:“幹爹。”

喜公公當即一挑眉梢:“呦,全兒,這是怎麼了?”

小太監周全苦着臉低聲道:“幹爹,全兒自罰了二十闆子,給您賠罪來了。”

喜公公吩咐幹兒子小福子繼續守着殿門,帶周全去了後頭的園子裡。

暼了眼他的慘樣,喜公公不耐道:“你這是賠的哪門子罪啊?”

周全忍着刺骨的疼痛,冷汗涔涔道:

“幹爹,是全兒的錯。全兒不敢再瞞幹爹,那揚州安大人給全兒寄了三百兩的銀票,全兒被銀子蒙了眼,就……”

還未說完,喜公公踹了他一腳,罵道:“眼皮子淺的,三百兩就把你給收買了?還敢來撺掇咱家了?”

周全被踹倒在地,雙手撐着爬起來,羞愧道:“全兒知錯,幹爹要打要罰,兒子絕無怨言。”

喜公公擡手,示意他不必說:“罷了,你既然叫咱家一聲‘幹爹’,咱家也受了。天下哪有怪子女的父母呢?你既自罰了,這次的過失咱家便不追究了,下去好好養傷吧。”

“是,全兒告退。”

“等等——”

周全正要告退,就被叫住。

“有一句話你記着,不是誰的好處費就能收的。有些人塞的好處拿在手心裡——”

喜公公頓了頓,意味深長地補充:“燙手啊!”

周全眼神閃了閃,恭敬地行了禮退下了。

喜公公剛回去,小福子就迎了上來,問道:“幹爹,那周全是不是說了番鬼話來蒙您?”

喜公公哼了一聲:“咱家是那麼容易糊弄的?你不是查到周全老子娘上月中旬在老家置辦了大筆家業?

啧啧,兩個田莊一個豆腐坊還有一個城裡的鋪子,光兩個莊子近兩百畝地都不止……光靠勞什子的安大人,哪有這麼大手筆?”

小福子不解:“您知道他有二心,怎麼不直接處置了他?”

“這宮裡頭想取代咱家在陛下身邊位置的可不止一兩個,處置他一個,揪不出他背後的人,且看看是哪方人馬搗鬼再說。”

喜公公搖搖頭,老氣橫秋對小福子說:“你啊,終究是年輕,要學的還多着呢!”

看着一頭青絲,皮膚光潔,剛過二十歲的喜公公,小福子嘴角抽了抽,拱手恭順道:“是,孩兒受教。”

乾清宮内,連瑜正緊張地應對岑太師的诘問。

"陛下月初的奏疏上為何都畫了紅圈?"

唉,這個問題還是來了。

原主是個小昏君,整日不務正業,基于他的不作為,送上來的奏折都是由内閣審理後送上來的,這樣皇帝隻用寫一個"已閱"或"準奏"。

這活兒說起來很簡單,但這一月皇帝的批閱省略至極。

連瑜正襟危坐,正色回答:"朕那兩日有些虛乏無力,提不起筆寫字,因此隻畫了紅圈。"

真實原因當然是他那會兒剛穿過來,雖然巧合的是他和原主的字迹一樣龍飛鳳舞,但潦草的方向還是不太一樣,怕被看出來所以先這樣糊弄着。

岑太師:“……”就皇帝這神采飛揚的模樣,還虛乏無力?

他笃定這是皇帝的借口,心歎皇帝愈發懶散任性,語重心長道:

“陛下萬不可這般敷衍了,雖說紅圈也可代表批閱,但奏折要事,陛下還是要謹慎認真為好。”

連瑜連忙點頭。還好,他暗地裡苦練了兩天,再加上殘餘的肌肉記憶,已經能仿得原主□□成的字迹了。

見皇帝聽勸,岑太師滿意地捋了捋胡須,又絮絮叨叨說起了其他政事。

“陛下?陛下!”

連瑜跟聽經書似的,一個沒留神神遊天外,沒想到就被岑太師點名了。

他迷茫擡眼,就聽岑太師問:“陛下覺得老臣所言之事如何?”

"啊?太師方才說的什麼災情?哦,江南水患是吧?"連瑜立刻站起來拍闆,"就依太師所言的辦!"

岑太師無奈:"陛下,老臣在說廬州一帶的旱災,李尚書上奏派人去監督赈災糧發放事宜。"

連瑜尴尬地清咳兩聲:"是朕聽岔了,那旱災的事情就交由李尚書去處理。"

“陛下,還有最後一事。明日是朝會日,陛下既然身體康泰,敢問能否上朝?”

上朝?

沉默一息,連瑜搓着手試探:“朕覺得朝會開得太頻繁,不如改成五日一朝會?”

岑太師一聽,胡須都跟着顫抖起來,忙反對道:“萬萬不可啊陛下!三日一朝是太祖定的規矩,已經比前朝每日一朝松泛了。”

連瑜癟癟嘴:“好吧,朕會準時上朝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