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望春 > 第91章 這場雪......不會停下

第91章 這場雪......不會停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而在這向來荒蕪無人煙的遊龍山深處,一座掩藏在深林之中的木寨卻拔地而起。

隻見那木寨并非一般山匪規模,寨門輪班防守井井有條,各樣生産皆自給自足,俨然一副世外桃園的模樣。

可這桃園并非為了避世,而是為了磨砺鋒镝,一朝出世驚天下。

木寨議事廳中,一位身形魁梧、面目硬朗、左頰上刺青龍紋身的男子,正與一位臉覆面具、儒生打扮的神秘人面面相觑。

此二人我們很久之前見過,那位英俊卻又流露着煞氣的男子,乃是當年四川亂軍流寇之首嚴鈞,而那位一直臉覆面具的神秘人,乃是當年辭官挂印,助嚴鈞反叛的太平軍軍師,俞連決。

“先生,你叫我忍,我已忍了一年有餘。若是一直躲藏在這深山老林,算何丈夫?”嚴鈞性急,若非俞連決在他身旁勸導,他斷然是沉不下氣,在這山林中藏鋒一年有餘。

面具遮蓋住俞連決的神情,他的聲音清淺得如同山雪,卻又莫名讓人信服:“今春。”

“今春?”嚴鈞皺了皺眉。

“先前我讓将軍讓,是因為時機不到,反被世事所誤,如今藏鋒一年,我等勢力遍布一十六縣,各縣天地會、四合會等江湖組織皆有我太平軍勢力滲透,已具人和之利;加之天時地利,将軍必可一舉定乾坤。”俞連決緩緩道來。

“但為何是今春?”嚴鈞不解。

俞連決緩緩擡頭,他那雙冷冽的眼睛透過面具的縫隙,仰望着茫茫蒼穹與紛紛而落的大雪。

“這場雪......不會停下。”俞連決的眼中流露着哀傷,“這不是祥瑞,而是一場上天的征兆。”

“征兆什麼?”

“雪重成災,人禍推瀾,背井離鄉,流民千裡。”俞連決道,“天災人禍,這世道沉疴至此,唯有将一切推翻,才能有新的出路。除了以暴制暴,以戈止武,我們别無選擇。”

嚴鈞似懂非懂,點了點頭。他們二人沉默良久,嚴鈞終于想起了件事情:“先生,您說的那個謝清之,他還不願意為我太平軍效力嗎?若他不願,先生也不舍得殺他,還不如就此放他走,何必做那吃力不讨好的事?”

“此人有大謀略,将軍不妨再等我一等,我自會勸告他歸順正途。”俞連決道。

原來永熙二十八年謝明河同另一十二位大臣被傅東海所害受戮後,謝清之也受官府追殺,後來的故事我們知道,正當錦衣衛要追上謝清之之際,嚴鈞同俞連決率領若幹太平軍官兵除滅追兵,救下謝清之。

而此時的謝清之也正在太平軍山寨中,昔日心懷天下的青年人,在種種天翻地覆的變故之後,他昔日的信念已然盡數摧折。

他曾自以為許國一片丹心,可家不成家,國要殺他,他這一抔熱血,又要向何處揮灑呢?

謝清之一身素衣,靜靜地坐在田埂旁,看着冬雪覆蓋了荒蕪的田地。

再過不久,農民便要開始耕作插秧,但願這一年風調雨順。

這人世已經足夠颠沛流離了,掙紮于水火之間的大齊百姓已經承受不起又一場天災人禍了。

“謝先生,下雪了,您還坐在這裡嗎?”一位恰巧路過的太平軍士兵問道。

太平軍士兵太多出身農家,多半并不識字,謝清之在軍中無事,也常幫他們寫信念書,故太平軍士兵們都尊稱他為“先生”。

謝清之回過神來,對他笑笑道:“這裡清淨,你先走吧。”

“你想要清淨,是怕我來打擾嗎?”一道聲音自身後傳來,謝清之不用看也知道,那人便是俞連決。

俞連決沖那士兵點了點頭,那士兵喚了聲“軍師”,便匆匆離開了。

“我說過了,我不會為你們效力。大齊尚有主,你們要興兵,便是亂臣賊子。”謝清之偏過頭去,不欲見他。

“亂臣賊子,亂臣賊子卻不會殺碧血丹心之忠臣,亂臣賊子也不會殺手無寸鐵之幼童,這一年來你也瞧見,太平軍軍紀整肅并非流寇,我們的确犯下大逆之罪,可我們的手要比你那朝廷幹淨得多。”俞連決道,“我以為你不是愚忠之人。”

“他來自何地?”謝清之答非所問,指了指那名離開的士兵。

俞連決順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思索片刻:“四川夔州府明陽縣人士,官商勾結侵占了他家所有土地,唯一與他相依為命的老母也叫官府打死,于是他才入太平軍。”

謝清之點了點頭道:“據我所知,在永熙二十八年,大齊軍中來自他故鄉的,共有一百三十八名明陽縣子弟。”

謝清之終于轉頭,與俞連決對視:“你自稱所學仁道,那你便讓這些子弟刀劍相向吧。”

俞連決攥緊了拳頭:“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我也曾為官,我知道這個世間有多腐朽不堪,一座大廈已然搖搖欲墜,再多的加固不過是讓蠹蟲苟安,事已至此,何不拆毀舊迹,另建新樓?”

“所以新樓的根基,便是大齊無數子弟的骨血嗎?”謝清之搖着頭,“一切戰火,都不會那麼快地燒至王公将相身上,在他們之前最先死傷的,永遠是百姓的兒女,你所說的以戈止武,隻不過是一群百姓的兒子殺死另一群百姓的兒子。”

“倘若以此為代價,能徹底鏟除世間的沉疴,我願意承擔累累罪孽。”俞連決一意孤行,“隻要有更多的人會因此而活,隻要這天下能因此廓清......”

“不會的。”謝清之道,“你的道,是行不通的。”

“你怎知不行?”俞連決反問道。

“因為,時機。”謝清之起身遠走,“大齊還不到覆滅的時機。人常說天命,而這天命......”

“并不在你的身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