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金氏钗黛—解紅樓金書 > 第114章 神雕真相

第114章 神雕真相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這些劍招是楊過當初在程英的茅舍養傷時,有感于枕邊的四言詩集中的詩句想出來的,楊過所說的詩句出自魏晉·嵇康的《贈秀才入軍》:

“良馬既閑,麗服有晖。

左攬繁弱,右接忘歸。

風馳電逝,蹑景追飛。

淩厲中原,顧盼生姿。”

講的是一名戰士,騎着千裡良駒,華麗的服裝如朝晖,一路急馳,既迅急,又閑逸,奔馳于中原,左顧右盼間,姿态美妙的畫面。

再看楊過出古墓遇到顔若朝華的郭芙時所看到的情景:

【馬上騎着個紅衣少女,連人帶馬,宛如一塊大火炭般撲将過來,隻她一張雪白的臉龐才不是紅色。

楊過見了雙雕紅馬,早料到馬上少女必是郭靖、黃蓉的女兒郭芙。隻見她一勒馬缰,紅馬倏地立住。這馬在急奔之中說定便定,既不人立,複不嘶鳴,神定氣閑。】

“淩厲中原”,當時所在的豫南正是中原腹地,郭靖一家後來守衛的襄陽正是中原的南大門。

而小龍女向往養雞養鴨的嶺南,過去屬于人迹罕至的蠻荒地帶,是發配罪犯,貶谪官員之地,瘴氣彌漫的死地。

韓愈被貶到嶺南時,有詩雲:“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嶺南包括廣東、廣西和海南,黃蓉謊稱小龍女去的南海與嶺南是同一區域。

十六年間楊過一直在中原地區行俠仗義,從來沒有涉足小龍女向往和謊稱去的嶺南地帶。

“左顧右盼,姿态美妙”:看雙雕,暼了耶律齊等人一眼,視線又掃過楊過。

【她一陣急馳之後,額頭微微見汗,雙頰被紅衣一映,更增嬌豔。她向雙雕看了片刻,又向耶律齊等人瞥了一眼,眼光掃到楊過臉上時,見他身穿蒙古裝束,戴了面具後又容貌怪異,不由得雙蛾微蹙,神色間頗為鄙夷。】

在小說中,金庸特将原詩“良馬既閑”改為“良馬既聞”,意即馬還未到,先聽到馬蹄聲,再看郭芙來時的情景:

【正要猱身搶上,忽聽東南方馬蹄聲響,一乘馬急馳而至。

那馬腳步迅捷無比,甫聞蹄聲,便已奔到跟前,身長腿高,遍體紅毛,神駿非凡。李莫愁和耶律齊都是一驚:“這馬怎地如此快法?”】

這詩句居然精準的還原了楊過遇郭芙時,刻骨銘心的一幕。

郭芙閨房前種着一棵木筆花樹,木筆花就是木蘭花,楊過想去找郭芙報斷臂之仇時,就隐身在這棵木筆花樹上偷看郭芙。

顯然作者在隐喻一直在襄陽守城,幫父母帶兵打仗的郭芙就是楊過眼裡的花木蘭,書中多次描寫郭芙帶兵打仗,她也的确是一名抗擊蒙古,守衛襄陽的女戰士。

郭靖着重教給郭芙的越女劍法,是當年越國軍隊中的劍法,越國士卒憑借越女劍法戰勝了吳國軍隊,之後傳入了民間。

所以郭靖為了鎮守襄陽,也是教女兒行軍打仗的武功,而不是為了行走江湖而用的武功,他是把郭芙當一個女戰士培養,而不是女俠客,與之後郭襄注重機巧的雜學武功截然不同。

詩集中的詩那麼多,偏偏楊過就中意這一首《贈秀才入軍》,并以詩句為靈感,第一次獨創出劍招,詩意完美還原了與郭芙成年初遇時,郭芙策馬而來的情景。不禁令人聯想到令狐沖和小師妹共創的沖靈劍法。

郭芙就是楊過創造武功靈感的源泉,當之無愧是他的缪斯女神。

說郭芙成就了楊過的一生并不為過。

所以當你對作品進行解構,将全部内容重新排序,貫穿在一起,才會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個人淺見,文學、藝術、科技乃至世界萬物是相通的,我們探索世界尋求真相的道路也是一樣的。

就比如繪畫史的發展,從寫實到抽象,再到畢加索的立體派,為什麼梵高和畢加索能成為站在頂端偉大的藝術家,因為他們的創造性,正是突破表象,探索世界真相的思維途徑。

梵高突破了表象,畫出色彩的實質,畢加索解構了事物,将它們重新排序。

相比較于他們,當代超寫實畫風的冷軍,被稱為活相機,他的技法遠遠超越了梵高和畢加索,但是為什麼他無法比肩真正的大師呢?我認為隻能算是一個技法高超的匠人,永遠成不了真正的藝術家。

這個道理就好比我們探索地球的真相,如果你隻是探查它的表面,即使你探查了它的每一寸土地,甚至把每一棵草都記錄下來,你也永遠不會發現地球是圓的。

隻有觀察每一種自然現象,将天文地理物理等等諸多現象解構出來,進行重新的分析,才能得出地球是圓的的結論。

化學同理,如果對一杯糖水不進行解構,在你眼裡它就永遠隻是一杯糖水。居裡夫人不進行提煉,工業廢渣就隻能是工業廢渣,永遠不會發現鐳。

所謂創新,就是通過解構,找尋世間萬物真相的法則。

所以我一開始命名的題目就是解構神雕,及至後面的神雕真相。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