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金氏钗黛—解紅樓金書 > 第155章 完結篇

第155章 完結篇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我必須承認原型論是一個非常令人頭疼的東西,因為作者在寫作的時候,其實他過往的一些生活體驗和經曆是碎片化的,有時候就像積木一樣随機組合,并不是完全邏輯,很難說肯定某個人物就是某個原型。

上一章我修改了幾次,依然漏洞很多,看到評論,有人提到《射雕英雄傳》,于是我又琢磨了一下黃蓉,發現我可能低估了杜冶芬在金庸情感生活中的份量。

杜冶芬的弟弟杜冶秋,在金庸說出杜冶芬BETRAY了他,和别人有了私情以後,特意寫了文章,其中主要寫了杜冶芬和金庸的感情,并且提到特殊年代杜冶芬一家因受金庸牽連吃過的苦,旨在提醒金庸要念舊,不要亂講。

其中他說【姐姐的青年時代,純淨慧敏,至少給查哥的生活和文思,留下美好的瞬間。】

說明他們也發現了金庸小說中有杜冶芬的影子,對金庸的文思也就是寫作靈感有影響,至于有哪些美好瞬間,恐怕也隻有當事人最清楚,隻是不好直說。

這裡需要說一下,杜冶秋後來也從事戲劇電影行業,演過電影,做過編劇導演,文筆也很好。

後來我想了一下黃蓉,發現她應該是以杜冶芬為原型設定的人設。

首先大家不覺得黃蓉父親叫黃藥師,這個名字很特别嗎?

杜冶芬是醫藥世家,她父親是一個醫生,家中之前開過藥鋪,杜冶芬離開香港回杭州後,一直在父親身邊學配藥。

【數月後,姐姐真的回來了,但已是這年秋末。後來一直在父親身邊學配藥,就再沒回香港。】

這大概就是黃蓉父親叫黃藥師的緣故。

既然叫藥師,顧名思義對醫藥很有研究。

書中黃藥師自創的九花玉露丸和無常丹都是極為靈驗的靈丹妙藥。

九花玉露丸就不必說了,無常丹更是靈藥,黃藥師曾說【天下傷藥,無出我桃花島無常丹之右。】

黃字來自一味中藥杜仲,因為皮黃,稱為黃皮杜仲。

杜冶芬祖籍浙江甯波。

桃花島正好在舟山市,緊鄰甯波。

金庸談到舟山桃花島時說:

“那時我并未親自到訪桃花島,但我在地理書上看到了東海的這個島嶼。由于我是浙江人,在創作《射雕英雄傳》時需要一個海上的島嶼作為背景,而這個島嶼需要帶有一些浪漫色彩,同時也不能離大陸太近或太遠。桃花島的位置恰到好處,面積廣闊,且在南宋時期鮮有人至,因此非常适合為黃藥師、黃蓉、周伯通等人設立一個活動的天地。”

說明他寫這本書時,專門到那一帶找的地方。

而故事的起始所在的臨安牛家村,就在杭州,屬于杭州的一個區。

杭州正是杜冶芬家所在之地,在那裡金庸遇到的杜冶芬。

網上有關于杜冶秋的家庭介紹:杜冶秋祖籍甯波,1932年中秋之夜出生在湖北大冶礦區一戶醫生之家,他的童年和少年正處抗戰時期,在貴州遵義度過。戰後他跟姐姐杜冶芬跟着父親在上海上學,後來母親和兄長1946年從内地來上海團聚。

杜冶秋的文章裡寫:【清心寡欲的母親實在不習慣上海的繁嚣和應酬,吵着要回杭州讨個甯靜。父親拗不過她,隻好傾其所有用八根大條在直通西湖的中正街上“頂”下一棟政府官員的房子】

杜冶芬就跟母親一起回杭州了。

後來他父親也離開上海,回到杭州挂牌行醫。

所以金庸《射雕英雄傳》的選址,基本圍繞杜冶芬設定的。

杜冶芬在杭州的家就在西湖邊上。

【父親杜宗光用八根大條在杭州直通西湖的中正街上“頂”下一棟政府官員的房子】

後來金庸回大陸,在杭州買了三套房子,曾想在杭州終老。

他在内地的第一套房子就是花1400萬在西湖邊建了别墅,後來捐贈給杭州市,成為雲松書舍。

金庸在杭州還有兩套房産,一處在九溪玫瑰園、另一處在元華公寓。

金庸太太林樂怡就曾透露金庸本人的心思:他一生最喜愛的城市的确是杭州,确實有過在杭州終老的念頭。但因生活香港長久、醫療服務較為方便等原因,最終未能成行。

金庸本人也說過他深愛杭州,“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杭州”“我的第一份愛情在杭州”“一生最愛的城市是杭州”“年紀大了,但最憶是杭州”。

其實金庸是海甯人,他在杭州住的時間并不長,在杭州與杜冶芬認識不久,就去上海進了《大公報》,唯一特别的就是在杭州認識了杜冶芬。

杜冶秋說他回到上海,【時隔不久,查哥哥竟然也來了,原來他在數千名競争者中嶄露頭角,考入了上海《大公報》。小别重逢,格外親密。】

所以百度百科裡說金庸1946就進入上海大公報是不對的,按杜冶秋的說法,1947年8月,他暑假回杭州,遇到金庸時,當時金庸在《東南日報》工作,幾個月後才回上海考入大公報。

金庸在杭州一共待過兩三年的時間吧。

《射雕英雄傳》裡,郭靖、黃蓉曾在西湖邊喝酒賞荷,大概也有他當初和杜冶芬的影子。

杜冶秋還特地說他姐姐燒的一手好菜。

【因姐姐尚未滿十八歲,不但長得清麗可人,又偏偏不是個“養尊處優”的小姐,協理家務井井有條,且能燒得一手好菜,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而黃蓉的廚藝自不必說,在書中也是大書特書。

杜冶秋形容姐姐:

【嬌小玲珑清秀文雅】,1947年金庸認識杜冶芬時,杜十六歲。

黃蓉的人設出場時十五六歲,個子矮小。

書中寫黃蓉:【他身材矮小,落入人堆之中,登時便不見蹤影。】

從這點看,身高明顯是作者有意設定,就不可能是夏夢原型,因為夏夢身高170,在那個年代是很高的。要知道女孩子到十五六歲,一般身高基本定型了。

而且黃蓉很聰明,金庸說夏夢沒有王語嫣聰明,就可見夏夢在他心裡的形象定位根本不符合黃蓉。

書中的黃蓉初出場時年齡尚稚,身材尚未長成,嬌小瘦削,兩年後稚氣大消,已長成亭亭少女。

杜冶秋寫她姐姐離開香港回杭州時:

【這時,她已俨然港派仕女打扮,臉上的稚氣雖然全消失了,但卻更加楚楚動人。】

他給杜冶芬的形容詞還有:【純淨慧敏 ,生性活潑幽默】

書中金庸寫黃蓉:

【黃蓉□□秀美,原本不假,隻是她自幼受了父親薰陶,不免有些任性妄為,但在郭靖心中,她卻是個十全十美、無半點瑕疵之人。】

金庸和杜冶芬的婚事辦的很盛大,都是由女方這邊一手操辦的,金庸家裡沒人參加。

杜冶秋寫杜的婚禮【消息不胫而走,傳到上海親友那裡,因早先她就讀清心女中時,也受寵于他們的。這時,家裡的世交、濟民醫院院長董伯伯(五十年代著名女中音董愛琳的父親)出面,堅持婚禮要由他在上海操辦,言下決不可草草行事。這下可鬧大了,董伯伯的規格家裡是了解的,花費決不在小數。但為女兒終身大事,加上情面難卻,隻好硬着頭皮,全家人先後趕往上海。

董伯伯排場之大,遠非父親所料,新房訂在國際飯店,這是當年國内最高的大廈。婚禮則在貝當路國際禮拜堂舉行,又是個華人望而卻步的地方】

婚禮太過盛大,以至于把杜家存的錢都花光了,說明杜家的确很寵愛這個女兒:

【不久,查哥和姐姐乘船去了香港。由于當時班船還要在台灣基隆港停靠,父親放心不下,急電在那裡的大舅舅,囑其務必去碼頭照看,并多給一些銀兩放在他們身邊,因為我家所存,幾乎被這場婚事花銷殆盡了。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金庸的父親在他們婚禮後才到來。

黃蓉和郭靖的婚禮也是黃家操辦的,郭靖的大師父沒來。

金庸和杜冶芬在年輕時真心相愛過,金庸公派去香港大公報時,杜冶芬親自到上海送他上飛機,臨别叮囑:

“我們每天都各自祈禱一次,祈盼你早日回來。”

後來金庸接受采訪,談到自己第一次婚姻時說:

“第一次結婚的時候,她很愛我,我很愛她。但事後離了婚,你問我後悔不後悔,我說不後悔。因為在當時條件下,大家好真心真意的。事後變故,大家沒辦法知道。”

正如郭靖和黃蓉一見鐘情,兩情相悅。

杜冶芬也不像朱玫,朱玫主動追的金庸,二十年婚姻,金庸出軌,朱玫離婚後,也未再嫁,孤獨終老。

杜冶芬之前因金庸工作忙,倍感寂寞曾出軌,另外在金庸1953去杭州辦理離婚手續時,杜父就告訴他,杜冶芬已經有别人了。

射雕中黃蓉曾說【“他要娶别人,那我也嫁别人。他心隻有我一個,那我心也隻有他一個。”】

黃蓉郭靖是彼此一見鐘情而相愛,談不上誰主動追誰。更不像金庸對夏夢那樣的單箭頭屬性。

黃蓉的這些人設都更像杜冶芬,而非朱玫或者夏夢。

金庸談起杜治芬時說過:你愛一個人,要一生一世愛她,但往往做不到。不是不想做到,是沒法做到…”

可見郭靖黃蓉的情感是金庸跟杜冶芬一見鐘情後,又能白頭到老的理想模式。

金庸說他寫的郭靖時太過理想化了,我覺得這其中也包括郭靖和黃蓉的感情模式也是他跟杜冶芬感情的理想化呈現。

金庸要寫兩情相悅的一對理想情侶,自然不會選擇夏夢做原型,所以他選定了杜冶芬做黃蓉原型。

因為黃蓉,我又想到了周芷若,書中雖說金庸提到因周芷若出生在芷江而得名。

但是他為什麼會設定她出生在芷江呢?

在人物設定上,他專門提到周芷若母親姓薛,明顯他在意指周芷若的芷出自薛寶钗蘅蕪苑的【蘅芷清芬】,還是落在杜冶芬的芬上。

而且白芷和杜若也是兩味中藥,又契合了杜家醫藥世家,因此以藥材命名的模式。

周芷若和張無忌之間,也并非完全單箭頭式的感情,周芷若雖迫于師命,騙了張無忌,但是她實際上對張無忌也是一見鐘情,曾自承“我對你也是刻骨銘心的相愛”。

正如杜冶芬與金庸相愛成婚,又背棄了他們之間的感情。

張周二人也曾要拜堂成親,我總覺得在倚天中,張無忌有四女同娶之念外,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但是作者的意思很清楚,就是張無忌一直把周芷若當做正妻大婆。所以書末周芷若一句不讓張無忌和趙敏拜堂成親,張無忌一口就答應了。

但是周芷若的人物形象【青裙曳地,身形修長】,明顯更符合夏夢,而非杜冶芬。

所以周芷若到底是夏夢原型,還是杜冶芬原型,我最終還是感覺二者兼而有之,她應該是以杜冶芬設定加夏夢演的《絕代佳人》綜合而成的一個角色。

那麼現在問題就來了,郭芙砍斷楊過胳膊,周芷若對張無忌當胸一劍,這種傷害的感覺,到底來自杜冶芬還是夏夢。

按照慣常思維,杜冶芬的BETRAY當然是一個很大的打擊,金庸對夏夢純屬單相思,應該談不上傷害和恨。

但是從時間線上講,我覺得并非如此。

金書裡,郭芙是第一個對男主角造成重大身體傷害的人。

先說代表夏夢的駱冰,在郭芙之前,餘魚同雖然苦戀駱冰,但是在他向駱冰表白後,駱冰雖訓斥了他,卻又馬上原諒了他,從沒有主動傷害他,餘魚同更不恨駱冰。

再說代表杜冶芬的黃蓉,黃蓉和郭靖相愛,黃蓉從未傷害郭靖。

但是到了郭芙,斷臂一劍表示男主角被狠狠的傷害了。

《神雕俠侶》寫于1959年,正是金庸離開長城,開始創立明報的時候。

在長城的兩年,他效仿唐伯虎賣身為奴,為接近夏夢進長城影業,自編自導自演,為夏夢親自打造電影《王老虎搶親》。

之後他寫《神雕俠侶》,畫風突變,男主角忽然被狠狠的傷害了。從時間線上講,我認為這個傷害的感覺更可能是來自夏夢。

金庸在《神雕俠侶》後記裡寫: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