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雙料”人才為了“家學”能傳承下去,對兒子餘安管教極嚴,從□□他學習詩詞歌賦,研習各種樂器,傳授舞蹈技法,以培養全能藝術家的标準展開培訓計劃。
一包茶葉在廁所裡放幾分鐘就會沾上臭味,與此雷同,一個腦子清白的小孩被父母逼着浸淫藝術多年,哪怕長了驢腦袋也能培養出藝術特質。餘安在驢裡面算是天賦比較好的,掌握了借坡下驢的訣竅,父母說什麼他學什麼,且天生一顆渣男般博愛的心——鋼琴豎琴小提琴等樂器通通一學就會,一會就廢,新鮮感過後覺得不過爾爾。轉而學打擊樂,定音鼓三角鐵木魚也是一學就會,一會就換,決不拖泥帶水。于是,小時候的餘安集□□器之所長,但無一精通。終于,在厭倦後安下心來,一心一意練吉他,在音樂上實現了寶貴的浪子回頭。
餘安從小擁有一張粉雕玉琢的精緻臉蛋,這完全違背了人類遺傳學的原理——餘父和餘母都是心靈美的典範,把好的東西都藏在體内,暴露于外的相貌隻是平平無奇,甚至離“醜”也不遠了。但他們臉上僅有的幾處優點,譬如餘父的高鼻梁、白皮膚,餘母的大眼睛和小酒窩,全部在兒子那裡集中,加上經過變異的身高,硬是拼出一副有點聯系而又聯系不大的模樣。
才貌雙全的小餘安甚得大人喜愛,迅速成為孩子裡的焦點,父母心中的驕傲,老師眼中炫耀的資本,鄰居口中學習的模闆。剛上幼兒園,四肢不協調走路動作僵硬的小餘安便擠掉一名能歌善舞又能講相聲的對手,當選為班級舞蹈隊長和小主持人,進而成為校園裡展現形象的吉祥物;小學時更進一步,同時入選三個興趣小組,舞蹈、樂器、主持三栖發展,提前享受流量明星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