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司因抵達宿舍,已經淩晨一點多了,她發布了博文後,便沒有再看社交平台,倒頭睡了。
第三天上了一整天課,在晚上八點過後,她等着所有人都離開,獨自來到練習室。
在第二次月考檔天,她現場演繹過《東方畫卷》後,曾經呆在這裡,回味過舞台上的感受。
此時,她重新回到了同一個地點,站在當初同樣的位置。
按照自己查詢的資料,慢慢做着調息,讓身體逐漸放松下來。
她将月考當天的舞台視頻投放在電視上,帶上了耳機的同時,摁下了錄音按鈕。
童司因注視着屏幕,想象自己站在舞台中央,一點點地去回味着當天的情緒與感受。
現場四處人頭攢動,無數燈牌在搖曳,抑揚頓挫的旋律回蕩着。
歡呼與尖叫在耳邊炸響!
慢慢地,慢慢地,血液逐漸沸騰起來。
明快的英文rap流淌而出,就像是刻在她的DNA裡一般,與前奏完美地無縫銜接!
有個狀态極佳的開頭,後面更是順理成章。
童司因半阖着眼睛,幾乎以完全忘我的狀态,熟極而流演唱着!
戰鼓密集地響起,仿佛與心髒共振般,反複激蕩在胸腔。
直到完成最後一句,旋律與歌聲同時戛然而止!
耳機中一片寂靜,片刻後,尖叫與歡呼聲同時響起!
在喧嚣的背景音中,童司因緩緩平複着呼吸,睜開眼睛,摁下了停止錄音鍵。
此時已經過了上課時間,直播間裡觀衆不太多。
其中還有不少是昨天看到童司因博文,關注她精神狀态的粉絲。
大家隻是挂着直播間,無聊跟自己做個伴而已,又有誰能想到,在晚上八點的練習室裡。
能聽到如此炸裂的演唱現場!
所有觀衆都驚掉了下巴。
直到聽完整首歌的全程,才有人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
“我草,我在這聽演唱會呢?”
“這什麼水平,是特麼我能在練習室裡聽到的?”
“我草,我草,直播回放,我要看直播回放!”
童司因慢慢平複下來,打開了回放鍵,将剛剛的演唱錄音與錄音棚裡的那份做對比。
她的設備收音不夠好,練習室裡雜音和回音都很重,錄出來的效果有很多瑕疵,沒有錄音棚精緻。
但是這瑕不掩瑜,此次的情緒明顯更飽滿!
再來一次。
童司因深深吸了口氣,趁着情緒狀态好,再次打開了錄音鍵。
聽着熟悉的旋律從耳邊響起,強烈的情緒瘋狂奔湧!
一遍,再一遍。
她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着,連續錄制了七八遍!
一遍比一遍狀态好,一遍比一遍情緒更頂,更飽滿!
直到最後一遍唱完,她甚至有種虛脫的感覺,仿佛全身的力量都随着旋律傾瀉而出!
童司因拿着錄音傾聽着,細細地回味着當時的狀态。
反複反複地描摹,努力将這種感覺刻在心底。
她壓根不知道的是,在第一次演唱結束後,直播回放便被人剪輯下來,放在了網上。
這段演唱效果完全不遜于月考當天的現場版本。
越來越多的人被吸引,急哄哄地湧進直播間,她甚至還莫名上了個熱搜。
“童司因練習室開演唱會。”
練習室的錄音版本還算令人滿意,可惜這個版本效果太差,顯然不能最終放在單曲裡。
而且,暫時一次找到狀态,對于童司因來講遠遠不夠。
這種感覺太不穩定了,像是個泥鳅,特别油滑,很難讓人迅速抓到它的尾巴。
她需要非常多的限定條件,合适的地點,合适的氛圍,還要本人足夠放松,才能把情緒調度起來,找到當時現場的情緒。
雖然現在能有感覺,在錄音棚裡卻未必有。
即便在錄音棚裡恰巧有了,也隻是運氣使然,顯然也遠遠不夠,她不能在未來某個時間點,需要當場演出的時候,告訴所有人:
對不起我現在沒有情緒,需要回到練習室裡找一找吧?
她必須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借着這個機會找到一條路,能讓穩定進入狀态的路。
在接下來的幾天,童司因開啟了瘋狂的找感覺之路。
每當碎片的休息時間,她就找個角落,把耳機帶起來,聽着伴奏音樂,快速地熱一熱身。
有時候做兩個拉伸動作,有時候來一組原地高擡腿,把自己的狀态調整起來。
随後原地然後打開視頻,以最快速度回味當時那個感覺。
白天的課程很緊湊,課程與課程之間隻有半個小時的休息,并不夠系統性地投入練習。
她正好趁着這種嘈雜的環境,培養自己随時找情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