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之等人有些緊張又有些激動,野豬不會爬樹,但老虎和黑熊可都是會爬樹的,況且小溪那麼淺,完全攔不住它們,大家待在樹上也不十分安全。
此前老虎捕獵動靜這麼大,如今又有兩頭黑熊在此,短時間内恐怕不會來其他動物,若是放棄捕獵,今日可就要沒有收獲了。
老虎和熊都是森林中的霸主,而野生動物最忌諱的就是受傷,因此一般兩者相遇較少動手,若不抓住機會,它們很快就會離開。
時機轉瞬即逝,王瑾之果斷打了個手勢,衆人悄悄下樹,十人又爬上距離老虎約80米的溪邊大樹,也持弓。
另二十人兩人一隊,一人持短矛一人持短刀彎腰自兩側圍攏。如今三者皆靜立不動,正是射擊投矛的好機會。
衆人漸漸靠近,王瑾之估算了下,大概還有50米,但想再靠近很難不被發現了,若是被發現,如此緊張的氛圍下,它們定然是要逃跑的。于是衆人皆起身,向前跑動幾步後用力将矛投出,溪邊大樹的弓手也同時射出箭。
那老虎和黑熊本就站立,因此反應極快,聽得聲響便立刻逃往林中。投射出的十支短矛與十支箭,最終僅老虎身上插着一支短矛和兩支箭,一頭黑熊身上插着一支短矛,另一頭黑熊則隻被一支箭擦過皮毛。持刀十人自一投矛便涉水緊随追趕,其餘人射擊後也立即跟上。
追了幾十米,老虎驟然倒下,投矛的十人與持刀的二人停下,另八人持刀與弓手繼續追趕,又追趕了許久,被插中的黑熊終于也倒下了。另一頭黑熊則早已跑得不見蹤迹。
衆人都停下,隻聽得黑熊厚重的喘氣聲,四掌僅能略略掙動。衆人俱都站立不動,直到黑熊的喘氣聲漸漸減弱直至停下,八人持刀向前,将矛用力拔出,發現黑熊仍不動彈,于是衆人上前,将其拖至岸邊,途中亦将散落的矛與箭撿回。
雖然被一頭熊逃離,但也算收獲不錯,衆人合力将虎皮與熊皮剝下,又用刀将虎、熊與豬肉切成小塊洗淨,扛着一路嬉鬧回去。
待回到平台處,到彥之一隊也尋得山洞,見得王瑾之等人獵回虎熊,俱都欣喜,衆人點起篝火,烤了肉後夾入餅中。
陳嚴正繪聲繪色地講述猛虎獵野豬的刺激場景,還得意自己黃雀在後,而後又可惜被黑熊逃跑。王瑾之一邊喝水,一邊咬上一口餅夾肉,心中暗暗發笑,果然也就是在古代,還能可惜被熊跑了,若是現代獵了這些,這裡有一個算一個的,都得牢底坐穿。
“瑾之,”身旁的到彥之突然湊近,壓低聲音,道:“今日我等尋休息之處時,發現人居住的痕迹,周邊似乎有人居住。”
王瑾之疑惑扭頭,這深山裡有人居住?到彥之點頭,輕咳兩聲,說道:“不止有人居住的痕迹,且我等看到了幾塊人的頭骨與手骨,我雖非百戰,卻也見過人骨,與動物骨頭大為不同,定不會認錯。另外,這些骨頭中,我還發現了很小的手臂白骨,應當是幼兒的屍骨。”
深山危險,若非衆人皆為軍士,上山人多,又俱帶兵器,也不敢這麼随意地進來。且就算進來,大家也都十分小心,唯恐被動物偷襲。如今深山竟然有人家居住,這是為何?
兩人對視一眼,決定明日前去一探究竟。
一夜無話,第二天山洞中留十人看家,其餘五十人合在一處,跟随到彥之來到昨日發現痕迹的地方,果然有一些人骨,其中頭骨十分眼熟,正是與書中所畫相同,人骨上還有被啃咬的痕迹。
衆人向四周搜尋,忽然前方一聲輕響,似乎是摔倒的聲音,王瑾之與到彥之對視一眼,同時向前追去,是一個小孩兒,大約6、7歲,上半身光着,黑瘦黑瘦的,能清楚看到骨頭,下身僅圍着一小塊破布,正光腳拼命往前跑。
隻幾步,王瑾之便追上了,他抓住小孩的手臂,正欲詢問,不成想那小孩扭頭便咬。王瑾之急忙撒手,小孩又往前跑,王瑾之忙上前,又将其從背後抱起。那小孩手腳并用,不斷掙紮。到彥之也上前,一把抓住小孩掙動的手腳。
小孩掙紮不得,便不停喊叫。王瑾之聽不懂,看向到彥之,到彥之也無奈搖頭。語言不通,唉,以前總說十裡八鄉不同音,原來古代的甯波也是如此。
正在此時,王瑾之感到有股視線,到彥之輕拉王瑾之衣袖,下巴向左前方一揚。王瑾之定睛一看,隻見前方樹叢中埋伏了一男子,因為人又黑又瘦,之前竟未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