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情緒此時天
學校外面有一條小吃街。一年四季、一日二十四個小時都香氣騰騰。
到了飯點,更是熱鬧。這裡的常客當然是學生居多。大家統一着裝,亂哄哄中流露出秩序。
我常趕上的是晚飯點和夜宵攤。
早上起不來,十分鐘狂奔三四條街、踩點進校門,偷偷摸摸溜達進教室,早自習書聲琅琅,我就邊跟着讀、邊從後門縮進去。有時候也會被捉,于是餓肚子走廊罰站。
聽說,早上的小吃街是一天之中最豐富的。可惜我無福享受。
隻能從同學的口中,大概看出有些什麼。
同桌愛吃水煎包和手抓餅,在配上她最愛甜豆漿,無敵了。
班長經常吃肉夾馍、麻團和爆蛋吐司,邊趕作業邊寫。有時還有同學去問他題目,他就會停下吃飯動作,把嘴裡食物咽下去,喝口水清清嗓子,再耐心解答。我清楚是我偶爾早上趕作業時去問他。随便順走一兩個麻團。
校霸喜歡讓他同桌帶烤冷面,僅限于黃蟹家。黎冰常喝東街盡頭的皮蛋瘦肉粥。
莫彤她不吃外面小攤,她也來得晚。但吃得豐富。一個月的每天早上都不帶重樣。三明治、梨花酥、流沙包、牛油果花卷……每次我看她桌上的早餐最有食欲。
還有我們班熱門早餐——熱幹面和酸辣粉。每天一下晚自習就能看見他們在樓梯間角落裡蹲一排。
留一個吃油條面包的人在轉角放風看着,一有情況就通風報信。大夥便一哄而散,銷毀或藏匿證據,裝作熱愛學習的無事人繼續幹昨天沒寫完的作業。
根據早晨教室裡的香氣,我也能大緻推斷出早晨的小吃街是什麼氣味的。
比起其他同學早餐的豐富多彩,我的早餐略顯單調。永遠是茶葉蛋配熱牛奶,從小吃到大。冬天也許還可以與烤紅薯換着吃。但總歸還是會吃厭。
很久以前,高一上學期的時候,我還算勤奮。還能趕上早餐攤收關前幾分鐘。能買到一下餅類包子類早餐。後來逐漸變懶惰,能不遲到依然是不幸中的萬幸。
那時候,就算我沒來得及買早餐,也有小沫給我順便帶。雖然她總說,帶兩份隻是因為自己喜歡雙數,但我知道她也是個忠實的節食減肥執行者,胃口也很小。
高一是我吃得到美味早餐的快樂時光。後來分班和小沫相隔兩地,自然不能再“順便”了。
再後來,有了路搭子。早上一起去就順帶買早餐了。
第一天我起的可早了,到校門口時離遲到鈴還有十幾分鐘呢。
于是我和南樛從西街逛到東街,折回校門口是發現手裡已經拿了更多早餐。幾乎把以前在班上看到饞得我不行的早餐都買了一遍。
不隻是我,還有南樛的手裡也有很多。都是我順手幫他也拿的。
我當時問他:“你剛才是不是有說理性消費?”
南樛:“有啊,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