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穆羽歇息片刻,已然無礙,便堅持要開始趕制趙麗妃的生辰禮,蘇媚兒拗不過她,隻好作罷。與此同時,虞江南出蕭府後便回到将軍府,管家劉三槍命人添置了一些家具器皿,重新布置了園内景緻,灑掃完畢,煥然一新!
“郎君看看,還缺少何物?我再置辦!”劉管家道。
“你看着辦吧。”虞江南不在意的道。
那宋铎去打探消息回來後奏報道:“郎君!屬下打聽清楚了。右羽林大将軍薛讷拜為涼州軍大總管,赤水等軍并受節度,居涼州,以迎十姓之降者。又左衛大将軍郭虔瓘為朔州鎮(軍)大總管,和戎等軍并受節度,居并州,勒兵以備默啜南侵。陛下又敕嘉惠等與三姓及定邊道大總管阿史那獻互相應援。”
“ 嗯,好!可還有其它消息?” 虞江南追問道。
“屬下找到白朗,問出背後主使之人!穆娘子于三月三燕國公府賞花會上得罪了裴夫人的表妹武二娘子,是她差人指使白朗去為難穆娘子,隻說要下狠手!” 宋铎又道。
“好,此事我已知曉!” 虞江南道 ,“錦風!”
“在,師父!” 這時從門外竄進來一個少年。
“你去暗中保護穆娘子,小心行事!” 虞江南道。
“是,師父!” 錦風随即離去。
錦風原是吐蕃的一個孤兒,幼時靠乞讨為生。因吐蕃連年擴張征戰,每次征戰前都會抓壯丁,就連十幾歲的孩子也不放過,百姓叫苦連天,怨聲載道。錦風是因為實在餓極了,在大街上搶了一個吐蕃将領的錢袋,被随從士兵打得半死。這将領便是乞力徐,那乞力徐單手将已骨瘦如柴的錦風拎起夾在咯吱窩下,扔到軍營裡的馬圈裡,讓他看馬,也正是因此錦風才得以幸存。在一次與唐軍交戰中,錦風害怕之極,縮到一個角落裡瑟瑟發抖。當頭頂上一柄大刀揮舞着砍向自己時,更是吓得魂飛魄散,動彈不得!突然“哐啷”一聲,大刀被橫向攔截,正是虞江南阻止了士兵,救下了自己。從此以後錦風就跟在虞江南身旁,虞江南見他天資聰穎,便傳授他武藝防身,未料想錦風可謂練武奇才,不過三年光景武藝突飛猛進,已然能獨當一面。
話說穆羽了解到趙麗妃能歌善舞,乃樂工趙元禮之女,頗通音律,而唐明皇亦是愛好音律之人。當年唐明皇初見趙麗妃時亦是一見鐘情,榮寵一時。于是穆羽花費月餘時間繡了一扇折疊屏風,分成獨立的四部分,每部分一個場景,連在一起是一整幅作品,以表現趙麗妃與唐明皇伉俪情深的場景,可謂構思巧妙,工藝精湛。
降誕節當日,秋高氣爽,豔陽高照。諸位妃嫔、夫人,都來恭賀千秋,獻上禮物。
“恭賀麗妃殿下千秋華誕!福壽萬安!!” 衆妃嫔、夫人齊聲賀道。
“免禮!看座!” 趙麗妃和顔悅色地道。
“謝殿下!”衆人坐定。
“妹妹,我這裡有一支镂金步搖,最難得的是這支步搖上有一顆紅寶石,通體透亮,尤其是在夜間,熠熠生輝!送與妹妹,願妹妹福壽安康!”劉華妃打開錦盒上前一步道。
“多謝姐姐。” 趙麗妃回禮道。
“姐姐,我這裡是一對新羅國進貢的鎏金嵌珠玉镯,請姐姐笑納。祝姐姐青春永駐!”董芳儀道。
“妹妹有心了。” 趙麗妃回應道。
“我這兒也有一件寶貝要送與妹妹。” 柳婕妤道,隻見随身丫鬟手裡拿着一隻帶罩的籠子,柳婕妤把罩子掀開,衆人一看,原來是一隻七彩羽毛的八哥。
“麗妃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麗妃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那八哥搖頭晃腦的說起話來,清脆悅耳!
“呦!這小東西還會說話呢?”
“是呀是呀,你們看它的羽毛真漂亮!” 衆人都誇贊那八哥乖巧伶俐,趙麗妃聞之甚悅!
“這八哥很通人性,聰明乖覺,最能與人逗悶兒!不知妹妹可喜歡?” 柳婕妤又道。
“好!好!多謝姐姐。” 趙麗妃一邊逗弄八哥一邊應道。其餘妃嫔、夫人也都紛紛拿出各自的奇珍異寶獻與趙麗妃,趙麗妃皆一一笑納。待到所有人都将自己的禮物展示完畢後,姚夫人鄭國夫人鄭氏才着人從門外擡進來一扇蘇繡折疊屏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蘇繡屏風上,那繡品簡直是光彩奪目,美輪美奂!第一扇面上繡的是樹木山石,一座八角涼亭的一部分;第二扇面上繡的是涼亭的另一部分,涼亭内一張石桌,一男一女相對而坐,男子着橘黃色長衫,女子着紅色襦裙,白色披帛,兩人含情脈脈,相談甚歡。旁邊一個婢女側身而立,端着一個圓形托盤,盤中盛有一把長嘴酒壺、兩隻酒杯、一碟葡萄,不遠處一個十來歲的孩童正在蹴鞠,另一個婢女臉朝着孩童方向,作俯身狀;第三幅扇面中間有一女樂在萬花叢中巧笑嫣然,翩翩起舞,裙擺飛揚,飄飄欲仙;第四幅扇面則是市井作坊,百姓勞作的場景,遠處背景水天一色,整幅作品渾然天成!衆人圍在左右,邊看邊啧啧稱奇。
“看這針法細密勻稱,層次分明,脈絡清楚,着實難得!” 劉華妃贊道。
“倒是比尚功局制的還要好呢!” 趙麗妃上前以手撫之道。
“可不是嘛?最難得的莫過于這人物繡的栩栩如生,就像從畫中走出來一般!” 盧美人附和道。
“這屏風寓意極好!恭祝陛下與殿下伉俪情深,皇太子萬福金安!” 鄭國夫人道。
“恭祝陛下與殿下伉俪情深,皇太子萬福金安!” 衆妃嫔、夫人齊賀道。
“免禮!” 趙麗妃喜上眉梢道 ,“這屏風是出自哪位繡娘之手?帶來讓本宮瞧瞧。”
“啟禀殿下,這屏風是蘇氏繡莊穆娘子所繡,現人就在宮外候着。” 鄭國夫人姚夫人回道。當日姚夫人遣人取回屏風後被這精湛的繡藝震驚,料想趙麗妃必會召見她,所以已提前安排,讓穆羽随她一同前來。
“傳!” 趙麗妃一聲令下,早有司贊前去傳喚。
“穆羽拜見麗妃殿下!” 穆羽跪拜道。
“起來吧!” 趙麗妃道。衆人皆打量穆羽,穆羽的着裝打扮倒是有些男子之風,一身白色胡服,束腰裹腿,未施脂粉,頭上用一支水滴形木簪簪了一個朝雲近香髻,除此之外,毫無修飾,倒顯得落落大方,素雅清爽。趙麗妃見竟是如此一個妙人,心中也自是歡喜。“賞!” 趙麗妃點頭微笑道,早有兩個宮女手捧托盤,其中一個托盤中放有一匹上等糖绛色蜀錦,另一個托盤中放有兩錠銀子和一些珠翠首飾。
“謝殿下恩賞!” 穆羽再拜道。
趙麗妃擡擡手,道:“這屏風繡工了得,構圖精巧,甚合本宮心意!不知你用了何種繡法,能做到如此逼真!”
“回禀麗妃殿下,主要是平繡,内含齊針、散套、亂針、滾針、正反搶針等幾十種針法,虛實相應。比如這整體的背景用的是搶針繡,再比如這花蕾、嫩葉則用的是齊針繡,而花蕊和花須則是在花瓣重疊、葉片交錯、枝莖分叉的地方,留一線距離以露出繡底,以此做到層次分明。” 穆羽有條不紊的回道。
“喲喲喲!隻聽着就甚覺頭疼,難為你如此心靈手巧,心思細密!” 劉華妃道。
“承蒙殿下誇獎,穆羽愧不敢當!” 穆羽自謙道。
“啟禀麗妃殿下,太常卿來報梨園内宴席已備好,教坊司準備了歌舞、雜戲,還有投壺和蹴鞠,請殿下前去。” 女官禀道。
“知道了。” 趙麗妃道,“走吧,咱們同去梨園吧!”
“是!”衆妃嫔、夫人應聲道。
“你随本宮一同前往!” 趙麗妃扭頭對穆羽道。
“是!” 穆羽回道。穆羽跟在姚夫人身後随衆嫔妃、夫人們、女官及侍女們,一行人等浩浩蕩蕩直奔禁苑而去。
穆羽随着衆人來至禁苑梨園内,按位入座。那裡早有文武百官按位排列立等;諸尚宮、尚儀、司賓、司樂及各宮各司女官、女史位列多時。唐明皇的銮駕迎面而來,至梨園落定,唐明皇攜趙麗妃一同入席。
“聖人至!麗妃殿下至!”高力士高聲宣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衆人跪拜山呼萬歲。
“衆卿平身!”唐明皇道。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及衆夫人、娘子等依次就座于長桌前。文武重臣等均位列兩側第一排就位,嫔妃及各位皇子、公主及宰輔大臣等的家眷于第二排按左尊右卑順序就位。其餘各家郎君、娘子位列最後一排,男女分開。
“羽姐姐,快過來,這邊坐。”姚蘭兒悄聲向穆羽招手道。穆羽從後面繞過去,坐到姚蘭兒身邊。另一邊是宋敏芝,李意茹,武玲玉,張秋芬,杜意婉。虞江南、蕭華、姚弈、張拯、宋昇、張埱等皆坐對面。虞江南沖着穆羽點頭示意,穆羽也點了點頭回應,李意茹則将二人神情盡收眼底,心中不悅。蕭華與宋敏芝二人更是少不得眉目傳情。
高力士接過尚食斟好的爵酒畢恭畢敬放到聖人面前,聖人舉起酒杯,樂隊奏休和之樂,“萬歲萬歲萬萬歲!”在位的群官客使再次高呼萬歲。待聖人飲完酒,高力士上前接下空爵并遞給尚食,音樂停止。
“恭祝陛下江山永固!恭賀麗妃殿下千秋華誕!”群臣百官們紛紛借酒向唐明皇、趙麗妃祝賀。
“賜酒!”高力士又高聲宣道。
太常卿引導年輕俊秀的樂工組成雅樂隊,每部數十人,其中參雜着胡人的技藝。幾十名宮女穿錦繡衣裳從帷帳中出來,敲擊雷鼓,表演《小破陣樂》。唐明皇與趙麗妃相視對飲,酒過三巡,尚食又為聖人進獻禦食,此時樂隊奏休和之樂,待聖人進食完畢後,音樂方才停止。
唐明皇有意将趙麗妃的千秋宴舉辦的隆重奢華,聲勢浩大,足見對趙麗妃寵愛有加!席上各色美酒佳肴,琳琅滿目!諸如貴妃紅、漢宮棋、長生粥、甜雪、單籠金乳酥、曼陀樣夾餅、八方寒食餅、水晶龍鳳糕、禦黃王母飯、生進二十四節氣馄饨等各式點心;通花軟牛腸、羊皮花絲、仙人脔、小天酥、鳳凰胎、光乳釀魚、西江料蒸彘肩屑、分裝蒸臘、蔥醋雞、雪嬰兒等各色美味菜肴;配以明蝦炙、紅羊枝杖等燒烤,八仙盤、逡巡醬、丁子香淋脍、吳興連帶鲊等涼菜拼盤,再加上卯羹、白龍臛、湯浴繡丸等羹湯總共有幾十種菜品;最後還有一道素蒸音聲部,此菜用素菜和蒸面做成一群蓬萊仙子般的歌女舞女,大大小小共計七十餘件,無不彰顯出宴席的華麗和壯觀!
穆羽也是開了眼界,破天荒的空降到大唐,見證了這皇家的饕餮盛宴,“啧啧!真是浪費!如果能打包帶走就好了!” 穆羽心中暗想到。然後撿了幾樣自己愛吃的糕點,喝了半碗長生粥 ,便起身離開了。姚蘭兒回身看見,便也離了席。武玲玉,杜意婉也随後跟了出來。
“虞将軍,請!” 宋昇舉杯道。
“宋少卿,請!” 虞江南一邊應付着,一邊朝宋铎使了個眼色,宋铎點頭離開,遠遠跟在穆羽和衆娘子身後。
“羽姐姐!” 姚蘭兒追上穆羽道,穆羽回應道,“蘭兒。”
“姐姐為何突然離席?” 姚蘭兒問道。
“沒什麼,就是想出來透口氣。” 穆羽道。
“坐在席間也着實無趣。那羽姐姐,我們去玩投壺吧!” 姚蘭兒拉着穆羽來到投壺場地。
那裡早圍了一群女官、宮女,叽叽喳喳的看熱鬧,原來是永穆公主和張秋芬兩人鬥得正歡。穆羽和姚蘭兒擠到前面去瞧個究竟:兩矢開外的空地上擺着一張長腿高桌 ,上面放有兩個雙耳銅壺,永穆公主與張秋芬兩人手裡各拿一支竹矢,女官崔尚儀主持,兩個宮女手持矢壺于兩側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