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穿為李世民的吃貨幼妹 > 第10章 第十話

第10章 第十話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阿耶又不是獨你一個女兒,我李四郎亦是他親子,憑甚麼你吃得,我吃不得?”李元吉斜坐胡床辯駁道,手臂将一籃竹筐護在懷中,上下兩片唇皆洇染了殷紅的櫻桃果汁。

李惜願氣惱:“我何嘗言不予你吃,但這等稀罕物至少全家都得嘗嘗,你怎能一人吃獨食?”

李元吉将竹筐摟得彌緊,并不隐瞞心底所想:“先到先得,我先瞧見自然由我獨享,又有何不可?”

“你……無恥。”李惜願才思匮乏,指着他半晌方吐出一句,講素質的李小六平日不愛聽髒話,一時亦想不出文明的叱語。

“無恥便無恥,随你如何評價。”李元吉毫不在意,輕哼一聲,扭頭唾出果核。

趁這間隙,李惜願敏捷縱身,眼疾手快自他懷中奪走竹筐,将腰靈活一扭,風一般跑出門。

李元吉既驚又怒,旋即滾下胡床,套上鞋履,洶洶追出。

“你給我站住!”

“既然你不願拿出共享,那我們誰也别吃了——”

李惜願抱着竹筐跨出門外,跑往白牆黛瓦的街坊,見幾個垂髫孩童照舊在柳樹蔭下鬥草嬉戲,立時停住步伐,招呼道:“來來來,請大夥兒吃櫻桃。”

尋常人家何嘗有機緣享受到櫻桃,孩童驚喜之下當即一擁而上,各自捧了一把揣進衣袖裡,圓睜瞳目朝李惜願連聲說謝謝。

李元吉匆匆趕到一瞥,竹筐已然空空如也,再四顧望去時,周圍稚童們無一不往嘴裡塞着櫻桃,雙頰鼓鼓囊囊,臉上充溢着滿足的神情。

懸在身側的雙手不由攥成拳,他轉向坐在矮腳凳上支頤偷樂的李惜願,怒目而視:“無恥!”

“我無恥?”女孩攤開爪子,“你吃獨食的時候怎不見你罵自己無恥?”

李元吉濃眉擰了擰,須臾間,大步躍向稚童腳下停放的玩具,将那些木雕鳥、瓷哨、陶響球等物一并拎起,揚臂過肩,撲騰一聲擲入兩丈外的池塘中。

孩童們登時瞠目結舌,連口中咀嚼的櫻桃也不甜了,瞬息咧嘴大哭。

“我吃不到,你們也别想舒心。”李元吉暢快展唇,揚長而去。

“莫哭莫哭,我替你們撿。”耳畔啼聲此起彼伏,李惜願顧不得追上去質問,一面慌忙安慰,半蹲塘邊伸長手臂,努力去夠那些暫時還未沉入水中的玩具。

還剩最後一個飄遠的浮球,她撸起長袖,意欲下水去拾,這時有隻手攥着根長枝,片刻已将那球撥至近處。

“不用謝我。”手的主人聲似少年,掌心托着浮球,伸向從地上直起腰的李惜願。

她擡首,見是杜如晦的四弟杜楚客,一起學習的好夥伴。

“你怎在此?”

杜楚客側身指向柳蔭下遙遙踱來的二人:“是我哥哥和玄齡先生帶我來的。”

将撿拾的玩具遞予蜂擁前來認領的孩童,方才義憤一掃而空,李惜願揚起臉,心情霎時晴朗,未能顧得上與他們道不用謝,便雙手提裙向兩位男子小跑而去。

“房先生,小杜先生!”

杜如晦察她襦裙下擺沾有塵土,于是俯身輕拍,房玄齡笑道:“看小六适才氣呼呼,可是誰又惹你生氣了?”

“三胡太過分了。”李惜願皺起小臉,“欺負我就罷了,竟然連小孩子都惹哭。”

“不提他了,先生來我家是有何事麼?”她在心裡提醒自己莫為不值得的人生氣,壓下不快,眨目問道。

杜如晦道:“并非是為要事。乃今日大興善寺開俗講,兼有天竺僧人達摩岌多于寺内譯經弘法,遂前來邀請二郎同去。”

“那可能要令先生失望了,哥哥不在家。不過——”李惜願轱辘轉動眼珠,嘻嘻笑起來,“我在呀。”

于是當天前往大興善寺的三位青年郎君中間,多了隻四處張望的興奮小兔。

大興善寺位于城東靖善坊内,開山祖師為昔日文帝楊堅的布衣知友靈藏大師,受皇帝鼎力支持,香火繁盛,陸續有天竺高僧不遠萬裡前來傳宗。

寺樓崇廣,居長安之冠,李惜願以前未曾到此,故而諸多景觀于她眼中新鮮異常。

原來長安城這般大,還有如此多的地方未曾探險。

院中空地上支了一口大鍋,裡間炖着施主們捐贈的糧米雜果,熱氣咕嘟咕嘟往外冒,不少百姓正端着碗排成隊列,翹首以盼鍋旁的師傅分粥。

聞起來鹹香四溢,李惜願隻恨出門太匆忙,未及想到帶一隻吃飯家夥過來。

她與杜楚客同在前院後排席地而坐,因抵達殊晚,是故隻能位居人後。

而房玄齡杜如晦并不參與面向普羅大衆的俗講活動,囑咐杜四郎務必照顧好小妹妹,二人自去内堂聆聽高僧譯經。

略候半晌時分,但聽一聲響亮“升座”,随之兩旁鼓磬梆啷齊鳴,李惜願左顧右盼,盯着主講僧人自邊門出,拜佛行禮畢,乃端坐正中央高座之上。

觀者霎時安靜,待僧人誦畢佛号,講經開始。

俗講與平日晦澀難懂的唱誦不同,乃采用白話,語調生動惟肖,多講述勸善故事、民間風光與曆史傳說,就連不學無術的李小六也能聽得身臨其境。

由于主講僧人言語感染力頗強,兼以說學逗唱,台下觀者無不屏息凝神,已有婦人褪摘首飾珠寶遞予僧衆,充當香火資費。

李惜願心道若是學塾先生上課也能這般形神兼備,她又何至于來這以後學會的詩賦不超一隻手。

都怨漢賦太晦澀了!難怪後世沒有一篇入選課文,是以自己不會背太正常啦。

今日俗講主題是《孔雀東南飛》,原詩她雖草草學過,奈何未能深究,目今主講僧人換了種趣味十足的方式輸出,便成了一篇全新的社會寓言。

“都怨焦母,如若她能心腸和睦些,這一家子怎會死的死,散的散。”杜楚客忍不住發表意見,扭頭與李小六耳語。

李小六卻不以為然,不甚認同道:“哪能全賴她,焦仲卿也不是甚麼好男人,他但凡是個有骨氣的,還能保護不好自己的妻子?”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